頂點小說 > 三國之我非豚犬 >第311章 議事(一)
    “臣等拜見主公!”

    “平身!”

    “謝主公!”

    剛剛,劉琮帶着文武百官去祭拜了宗廟,劉琮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正宗的漢室宗親。

    可宗廟之中的牌位,除了劉餘和劉表,劉琮一個都不認識。

    跪在宗廟裏頭,劉琮只在心裏跟劉表說,“父親,孩兒要稱王了,荊楚的基業,在孩兒的手裏,一定會更加強盛!”

    今日的會議,是商討一些具體事件,底下的羣臣已經爲了國號這事,吵得不可開交了。

    “主公雄據東南,以吳爲國號,有何不可?”

    “吳國?江東孫氏也曾自稱東吳,主公以吳爲國號,絕對不行!”

    “就是,主公是執掌荊楚,然後北御曹賊,纔有了今日之強盛!國號當爲楚!”

    “戰國時期楚滅吳,與今日主公無異,當以楚爲國號!”

    江東和其他派系的官員想以吳爲國號,可惜荊楚派系的不同意。荊楚人多,他們更支持以吳國爲國號。

    直到衆人吵累了,才齊刷刷地看向了劉琮,等着劉琮來拍板定音。

    其實這都是兩方以各自的利益來考慮,楚國政治重心必定還在襄陽,吳國,政治重心必定在建業。

    但是對於劉琮來說,不論楚國或者吳國都無所謂,在他看來,王只是個過度,真有一天他統一天下,還得以漢爲國號。

    不過以國號的尊貴程度來說,當以秦、晉、楚爲第一,齊、趙、魏爲第二,韓、燕排在第三,其它的諸侯小國則不值一提。

    環視衆文武,劉琮開口道,“國號之事,孤已經有了決定,就以楚爲國號,定都襄陽!”

    “主公英明!”

    稱王,可以有自己的國號和都城,但卻沒有自己的年號,因爲年號是皇帝才能頒佈的,涉及“正朔”問題,使用獨立的年號也就意味着背叛宗主國的皇帝,是謀逆的行爲。

    劉琮雖然想稱王,但還不想直接和漢室正朔處在對立面。雖然稱王,但劉琮依舊算是尊重天子,只不過是擁有了只比天子小一些的權勢而已。當然,在荊楚,劉琮跟天子沒什麼區別。

    說完了國號和都城,就該聊聊其它的了,王后和王太子的人選,是文武官員在意的另一件事。

    事實上,荊楚派系的官員更想劉琮立蔡葭。可礙於當初蔡瑁的心思,以及劉琮的威嚴,他們不敢開這個口。

    而江東派系的官員,他們也在擔心,雖說孫尚香現在是正妻,但萬一劉琮因爲孫氏的原因,不肯立孫尚香爲後,那江東就真的要永遠被壓一頭了。

    “孤稱王,當以母親爲王太后,以孫氏爲王后,嫡長子劉昌爲王太子!”

    在劉琮的眼裏,孫尚香是正妻,永遠都是!他稱王她就是王后,他稱帝,她就是皇后。誰也不能動搖這個。

    “主公英明!”

    聽聞此言,江東派系的官員最爲歡喜,羣臣也只能叩拜。

    定完了王后和王太子的人選,劉琮接着開口道,“現在孤要稱王了,孤想追諡孤的父親,依你們看,當定何諡號?”

    羣臣再次嘈雜起來,禮部尚書蒯越出列拱手道,“主公,臣以爲,先主在位時,荊楚文化昌盛,經濟繁榮,百姓安樂,先主諡號當爲文宣!”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聖善周聞曰宣。聞,謂所聞善事也。

    楚文宣王,劉表到是當得起這個諡號。

    “臣附議!”

    “臣附議!”

    ……

    禮部尚書伊籍,門下侍中王璨,韓嵩等人紛紛附議。不管怎麼說,劉表在位的時候,對他們這些臣子還是不錯的。

    再說了,也犯不上爲了這麼個諡號,跟劉琮鬧得不愉快不是?

    劉琮點了點頭,“好,那就以文宣爲父親諡號!”

    有朝一日劉琮一統天下,劉表的諡號就可以由楚文宣王,升格爲漢文宣帝!

    唐代之前的皇帝,大多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字的諡號。擁有諡號的皇帝也只會被供奉七代,七代之後,就算的上絕親了。

    只有擁有廟號的皇帝,才能夠被永遠的供奉在宗廟裏。

    自唐開始,帝王人人都有廟號,而漢代的廟號含金量比後世高的多了。

    兩漢四百餘年,擁有廟號的皇帝不過七個,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文皇帝劉桓,世宗武皇帝劉徹,中宗宣皇帝劉詢,世祖光武帝劉秀,顯宗明皇帝劉莊,肅宗章皇帝劉炟。

    漢朝不止他們七個有廟號,但是其他人因爲功績和其它原因被廢除,爲後人所公認的廟號,只有這七個人的。

    劉表可以給加個諡號,但是廟號,說實話,他沒那個資格。不過若是真的在天有靈,得知劉琮給自己加了諡號,劉表應該也足慰平生了。

    說完諡號,劉琮再次開口道,“漢室傳承至今,後宮只有皇后、貴人,其下只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孤要改改這個規矩!”

    自漢武帝、漢元帝始,後宮三千嬪妃擴至十四個等級。即:1、昭儀,2、婕妤,3、(女聖)娥,4、容華,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長使,11、少使,12、五官13、順常,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等。

    東漢時又化繁爲簡,六宮僅有皇后、貴人之稱,其下只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文武們沒有說話,靜靜地等着劉琮繼續開言。

    “孤決意,在王后之下,設貴妃一人,位比三省宰相。貴妃之下,設德妃、賢妃、淑妃、惠妃、麗妃、華妃六人,位比六部尚書。”

    “再增設九嬪,即昭儀,昭容,昭嬡,修儀,修容,修嬡,充儀,充容,充嬡。九嬪之下,爲九婕妤,婕妤之下爲九容華,容華之下爲九美人,美人之下爲九貴人,貴人之下爲九才人。”

    “再之下設二十七世婦;二十七世婦之下設二十七寶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

    說着劉琮鄭重道,“孤定此成例,即爲祖訓,後人不得更改,後世後宮人數不得超過這個數量!”

    最初是蔡夫人讓劉琮給蔡葭個好一些的位置,劉琮纔想了貴妃這個位分。後來又覺得不能委屈了自己其她的女人,乾脆苦心研究了一下。

    這一研究,就發覺自己的女人還是少,不是說劉琮想擴充後宮。而是對比歷史上一些後宮佳麗三千的帝王,劉琮真的算是低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