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三國之我非豚犬 >第601章 此去萬里
    “沿途的國家孤只知道地圖上這些的大概,你們此次出使,有兩個任務,第一,向諸國宣揚我大漢的存在,第二,瞭解番邦諸國的情況。至於是戰是和,是搶劫殺人還是友好交流,孤不管,但孤不能容忍你們做賠本買賣回來。”

    “臣等明白。”

    其實劉琮也擔憂,別的不說,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在1869年才修築通航的,這也就是說,趙諮的船隊只能到達非洲,現在的那裏應該是羅馬人的地盤,但主體人口應該是埃及人爲主。

    劉琮不知道的是,3世紀的世界不僅僅是華夏分裂爲三國,羅馬、帕提亞、貴霜皆是陷入了動盪,開始了各自的衰敗期。

    今年的4月8日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在出徵帕提亞時被殺,羅馬已經動盪了三十多年了。

    “你們出海之後,將所有的旗幟換成大漢的旗幟,等你們歸來的那天,你們會見到一個大一統的,重新回到世界巔峯的大漢!”

    這話,讓三人再次震驚了起來,儘管劉琮多次表現過一統天下的志向,但現在這個天下還是三分征戰不止。

    現在劉琮讓幾人用漢旗,在外交的時候,如何對外描述自己的國家就得有個說法了。

    “敢問王上,我們該如何向別國敘述大漢朝呢?”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不怪趙諮開口問,劉琮不給個明確的指示,他們可真不敢妄自決定,疆域的大小,人口的數量,工藝的水平,他們都需要劉琮給個準確的指示。

    最重要的是,漢室衰落的這段歷史,到底該不該講給番邦聽。

    “疆域就以我大漢全盛時期的疆域爲標準,人口就說魏、楚、蜀三國總計三千多萬。”

    “至於漢室如今的局面,你們大可告訴他們。孤不怕他們非議,更不怕他們瞧不起我天朝。”

    “我們要敢於正視歷史,再者,當今華夏的三國,放眼世界也是一等一的大國!”

    九月十五,劉琮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了襄陽城,送別即將出使西洋的船隊。

    漢水的兩岸盡是停靠下來的商船和水師,水面之上,八百多艘船隻整齊地排列在南岸岸邊。

    “此去碧波萬里,卿等一路保重。”

    劉琮親自將印信和節杖遞給了跪在地上的趙諮之後,開口對着幾人再次叮囑道。

    “臣等定然不負王上厚望,定讓我漢家雄風揚威域外!”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劉琮身穿王服,視線透過冕旒看向了不遠處的船隊,目光之中也是有些激動。

    若是真的能夠抵達羅馬,然後再帶着羅馬的使者回來,那大漢朝的子民也就能夠對世界多一分了解。

    他的王朝也就可以在3世紀的世界裏,開始向世界宣揚漢王朝的文化了。

    歷史上的羅馬爲了找到東方那個神祕的大國,曾經五次派人出使過漢朝。

    帝國間的第一次握手,是在公元100年,東漢和帝時期,目的地是洛陽,此時佛教已經傳入漢朝33年,羅馬使者於此年11月到達東漢的京師洛陽,漢和帝接待了他們,並授予其“金印紫綬”。

    第二次,目的地依舊是東漢的京師洛陽,公元166年,此時正值漢桓帝九年,此次羅馬帝國帶來了無數的珍寶。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

    《後漢書·西域傳》:(東漢)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羅馬帝國第三次來華,漢帝國已經土崩瓦解,此時中國正值三國鼎立,孫權黃武五年(226年),羅馬帝國商人,從越南一帶登陸,於是當地太守派人送他去吳都(武昌縣,今湖北省鄂州市,此時孫權還未遷都南京)見孫權。

    羅馬商人還在武昌住了很久,後來孫權派會稽人劉鹹送羅馬商人回羅馬,但遺憾的是劉鹹病死在途中,中國的使臣始終沒有踏上羅馬的國土。

    《南史夷貊傳上》:“孫權黃武五年(226年),有大秦賈人字秦論,來到交阯,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論方土風俗,論具以事對。”

    羅馬帝國最後兩次來華,都是在西晉的晉武帝太康年間,目的地依然是京師洛陽。此後,羅馬帝國內部危機四伏,中國的史書中,再也未見羅馬來華的記載。

    《晉書列傳第六十七四夷傳》:“大秦國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貢獻。”

    《晉書武帝本紀》:“太康五年(284年),十二月,林邑、大秦國各遣使來獻。”

    再之後,中國進入五胡亂華的大分裂時期,而羅馬帝國也是政局動盪,兩個在同時代並列在東西方的帝國再無交流。

    短短300年間,羅馬帝國的使者或者商人五次到達中夏,儘管他們只是到過洛陽和鄂州兩個城市,但卻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

    中國的史書,也是在漢朝開始第一次提及大秦(羅馬),中夏的目光也是在這一時期第一次看到了西方。

    羅馬五次派人來華,而中夏卻沒有使者到羅馬。不可否認的是封建時代的王朝缺少西方的冒險精神。

    但是更爲客觀的是古代信息和交通的落後,還有中國的大陸體系都是讓中國古人沒有西方冒險精神的因素。

    劉琮本來是想要等到天下一統之後再派人出使西洋,但遼東和臺灣的幾次海外航行都得以安全完成,讓他下定了派人提前出使的決心。

    “此去萬里,必讓我大漢的光輝照耀世界!”

    站在甲板上的趙諮再次在心裏暗暗下決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