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畢業實習:我成了酆都大帝代言人 >第59章 滅佛舉措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後,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

    首先要談到北周的建立。

    宇文護,又名薩保,是宇文泰的侄兒。

    西魏時,曾任大將軍、司空。

    556年,宇文泰病重臨終之際,曾要求宇文護輔佐少主,宇文護表面許諾。

    第二年,他立宇文覺爲帝,建北周。

    宇文覺“性剛果,惡晉公護之專權”。

    宇文護見他不服,不久將他毒死,另立宇文毓爲帝,爲北周明帝。

    北周明帝在位四年後,宇文護又將他毒死,改立北周武帝——宇文邕。

    在武帝掌權之前,大權爲宇文護掌握。

    宇文護大力推行佛道,因此當時的武帝也對佛道極力的推崇。

    天和二年,有一個叫衛元嵩的人給周武帝上書,認爲“唐、虞無佛圖國安。

    齊、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

    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

    夫佛心者,大慈爲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因此,他建議周武帝滅佛。

    公元572年,周武帝誅殺宇文護,把大權收歸己有後,於次年十二月,又召集道士、僧侶、百官再次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這一次,“帝升高坐,辨釋三教先後,以儒爲先,道教爲次,佛教爲後”。

    把佛教抑爲最末,事實上已是滅佛的前奏。

    當時有些佛教徒不知周武帝用意所在,還一個勁地爭辯不休,說明佛教當在道教之上,心裏很不服氣。

    而另一些明眼人卻看透了周武帝的心事,指出:“若他方異國,遠近聞知,疑謂求兵於僧衆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深誠可怪。”

    他們認爲周武帝這樣做並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因爲“但頑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給民,豈能富國”。

    建德三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爲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針對繼續發展的佛教實體,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爲國家編戶。

    此舉對急需兵源和財力的封建朝廷來講,其意義之重要不言而喻。

    畫面轉換,輪到了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會昌年間之排佛事件,世稱會昌法難。

    元和十四年,唐憲宗敕迎佛骨於鳳翔法門寺。

    先在宮中供養三天,然後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禮敬,從而再次掀起全國性的宗教狂熱。

    是時,

    “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

    對此,韓愈從儒家立場出發,予以堅決反對。

    他上表認爲,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

    又說,佛教的流行使“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對封建統治有害而無益。

    他着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

    故不宜敬奉。

    於是他斷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世之惑。”

    並且表示,“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此表正與憲宗的奉佛心意相牴觸,且歷數前代奉佛之君運祚不長,因而招致憲宗的盛怒,欲處韓愈以極刑。

    後經裴度、崔羣等人的說情,最後被貶爲潮州刺史。

    唐憲宗在唐中期還算是個有作爲的皇帝。

    此後朝政腐敗,朋黨鬥爭,國勢日衰,而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唐武宗繼位後,在整頓朝綱、收復失地、穩定邊疆的同時,決定廢除佛教。

    他認爲,廢佛是“懲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濟人利衆”的唯一辦法。

    這是武宗決心滅佛的主要原因。

    唐武宗滅佛,實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

    早在會昌二年,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違戒者還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充入兩稅徭役”。

    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會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爲徹底滅佛作好準備。

    同年四月,即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全面毀佛運動。

    僧尼不論有牒或無牒,皆令還俗。

    一切寺廟全部摧毀。

    所有廢寺的銅像、鐘磬悉交鹽鐵使銷熔鑄錢,鐵交本州鑄爲農具。

    八月,下詔宣佈滅佛結果:

    “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爲兩稅戶十五萬人。”

    同時還“勒大秦穆護、祆三千餘人還俗”,以使“不雜中華之風”。

    最後,輪到了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世宗下詔禁止私自出家。

    訂立嚴苛的出家條件,並規定必須在國家公認的戒壇受戒,否則無效。

    不許創建寺院或蘭若,違反的僧尼,課以嚴刑。

    未受敕額的寺院,一律廢毀。

    民間的佛像、銅器,限五十日內交由官司鑄錢,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處死。

    總計,廢毀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大量的佛像及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世稱一宗法難。

    後周世宗下詔毀壞佛像時,鎮州有一尊銅製觀世音菩薩極爲靈驗,因此無人敢去毀損。

    世宗乃親自前往該寺,用斧頭砍毀菩薩胸部。

    周世宗此次滅佛,並沒有大量屠殺僧尼、焚燬佛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帶有一種整頓佛教的性質改革。

    目睹了四人滅佛採取的措施,一時間殿內寂靜無聲。

    地藏王菩薩表面上不動聲色,實則殺氣內斂,怒火滔滔。

    此時,杜酆從少帝座上緩緩起身,鼓掌叫好。

    “好!”

    “滅的好!”

    “外夷之術蠱惑人心,收斂錢財,禍國殃民,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