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81:從收破爛開始致富 >第兩千一十一章:做的多拿得多
    林然把問題還給了工人,只有讓他們自己思考起來,這件事才能推行下去。

    有一些腦子比較靈活的功能算出來了數值,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難道是三個月的工資?”

    “恭喜你答對了。”林然像節目主持人一樣對他攤開手掌,微笑着看着他。

    “我們就是按照這種新的工資制度,這樣一來,你們手腳勤快,願意幹活的人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錢。”

    “而不會像現在一樣,幹多幹少一個樣!你們自己甘心嘛?”

    林然最後一句話加重了語氣,環顧着四周。

    果然,在工人羣體當中產生了兩極分化。

    他們有一部分人是勤勤懇懇上班,每天都在專注自己的工作,儘量把事情做好。

    可是還有一部分人,上班就是爲了打卡,工作偷懶,拖累全組的工作進度。

    這種人他們平時也看不慣,可是他們都是同事,自己又能做到什麼事呢?

    而且這一批人,絕大多數是最開始建廠的時候就在工廠當中的,屬於第一批元老員工,他們的工資還特別的高。

    把矛盾推回到他們當中,這樣就不會集合起來對付自己了。

    林然笑道:“這樣一來,你們的工資上來了,而工廠的效益也上來了,配合先前的投資計劃,你們在年底可以拿到的錢就更多了,對嗎?”

    本來臺下清一色都是反對他的聲音,現在竟然有人表示贊同。

    其中很明顯不包括最開始的刺頭。

    刺頭一腳踢翻了凳子,站在了桌子上。

    見到這一幕,徐御立刻指着他喊道:“何浩,你在幹什麼?快坐下!”

    何浩不但沒有坐下,反而坐在他身邊的幾個人也跟着踢翻了桌子站了起來。

    指着林然的鼻子罵道:“別以爲你年紀小,我就不敢揍你,少在這裏妖言惑衆!工廠的工資制度是建廠之初就保留了下來的,都持續了15年了,其實你現在想改就改的!”

    “對啊,我本來就手有些毛病,不可能像你們幹活那麼利索,那豈不是意味着我的工資會比其他人少很多?”

    旁邊一個有些矮,但是卻留着長頭髮的男人說道。

    林然冷笑道:“是的,如果你不勝任工廠流水線的活,我們就會尋找更適合的人。”

    “那我怎麼辦?”

    “就是,你這是在踐踏工人的利益,你這個獨裁者!”

    “滾蛋吧!這家工廠不是你該待的地方!”

    他們甚至想激動的衝上講臺,徐御直接拿出對講機把保安喊了過來,才把他們給震住。

    林然卻沒有任何慌張的表情,而是笑道:“你們把這裏當成什麼地方了?這是工廠,不是福利院!工廠的目的是爲了盈利,是爲了大家生存,而不是爲了養閒人。”

    走到社會上之後,除了父母,還有誰會管你死活。

    這些人把工廠當成自己的福利保險呢!

    剩下的人雖然沒有表態,但有一部分人的想法和何浩他們差不多。

    平時幹工作也是能拖就拖,這樣工作就會比較清閒。

    若是一下子增大了工作量,怕是晚上回去會直接累趴下。

    要是乾的工作和以前差不多,他們只能拿到一半的工資,這樣就虧大了。

    徐御卻聽明白了!

    這果然是一個好想法。

    他雖然不是每天都去流水線,但是王主任每天都會彙報工作量。

    其中有些手腳勤快的,每天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務,甚至多出幾天電器。

    可是他們的工作量很大,拿的錢卻和那些不認真工作的人一樣。

    最開始可以憑藉一腔熱血,堅持下來。

    可是長期以往,他們就會產生消極怠工的思想。

    想了很多強行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請輔導員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但多不起作用,反而把輔導員都給帶壞了。

    而公會的存在又導致他們不能隨意開除員工,畢竟前十年的影響現在還在,他們可不想被抓起來遊街。

    正是因爲他們畏手畏腳,才讓這些蛀蟲得寸進尺。

    林然就不一樣了。

    像他生活的年代,員工和老闆都看得很清楚。

    除了關係戶是弄不了以外,其他的人做多少事拿多少錢,天經地義。

    這種計件的方式,可以提升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而且是從本質上提升。

    人工作的目的就是爲了錢,做的越多拿的越多,他們當然願意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並且去提升工作效率。

    有的人都已經想好了,他如果每天做上二十臺,就能拿以前兩個月的工資。

    這對他們來說和平常的工作量沒有區別。

    因此有些人已經站在了林然一邊。

    何浩看拿着電棍的保安,心裏有些膽怯。

    但他還是鼓起勇氣說道:“徐廠長,你可不要被這小子給騙了,他這就是用資本家的方式在管理工廠,這麼做是要被法律制裁的。”

    他說的正是徐御擔心的事。

    其實徐御並不是最開始的廠長,先前的廠長因爲做了錯事,被抓起來了,而當時他是生產部的主任,沒有任何人敢接手這家工廠,最終被拋棄了。

    而在這個時候,有一些人找到了他。

    告訴他可以借一些錢把工廠給接管下來。

    當時工廠的效益還是比較高的,因爲組裝出來的電視機在全國銷量還算不錯,他也看好這家工廠的前景。

    可是他又沒有人脈,到哪裏去借錢呢?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跟他提起了民間借貸的事,也就是他三角債務最初的緣由。

    在別的企業家的擔保之下,他拿到了錢,開始擔任起這家工廠的廠長。

    一開始經營的還算不錯,前幾年他賺了些錢,打算擴建一下工廠的規模,引進一些流水線設備。

    結果在今年年初,有一家鏈條上的工廠跑路了,導致他們處於整條鏈條上的全部工廠需要一起賠償這筆債務。

    而這種連鎖債務影響到的可不是一家工廠。

    絕大多數的工廠拿不出那麼多的現金流,卻要共同賠償債務。

    結果就會導致有些拿不出錢的工廠也陷入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不得不違約。

    一環接一環,導致這裏面欠錢的公司越來越多,欠下的債務也越來越大。

    這個園區的工廠一家接一家的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