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諸侯爭霸 >第四百二十一章 落了毛的鳳凰
    ‘後蒙舉軍西上,南郡太守麋芳開城出降。蒙未據郡城而作樂沙上。翻渭蒙曰:“今區區一心者麋將軍也。”’

    ‘“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從之。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不行。’

    大致的意思如下:說的是後來東吳政權偷襲荊州的時候,呂蒙白衣渡江,率領東吳政權的大軍西上攻打荊州地區。

    當時蜀國政權的南郡太守麋芳,已經開城投降了,但是東吳政權的大都督呂蒙,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進入南郡城池。

    將南郡城池給徹底的佔據和控制下來,而是在南郡城外的沙灘之上作樂,以慶賀戰事進行的順利。

    虞翻一看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這個呂蒙有點高興得太早了,已經得意忘形了啊。

    於是虞翻就對東吳政權的大都督呂蒙說:“如今一心一意投降我們東吳政權的人,應該也只有麋芳將軍一人而已。”

    “這個南郡城池裏面,還有着那麼多的人,又怎麼可能全部都值得咱們的信任呢?”

    “爲什麼不趕快進入到南郡城池之中,去趕緊控制住這座城池呢?”呂蒙聽完之後,就立即聽取了虞翻的意見。

    立刻派人進入南郡城池,將南郡城池給徹底的控制住了,而在當時的南郡城池之中。

    也確實是有人正在策劃埋伏襲擊東吳政權軍隊的計劃,幸虧呂蒙及時採納了虞翻建議,纔沒有讓他們得逞。

    只能說虞翻不是不知道,麋芳在投降了他們東吳政權之後,其實就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了。

    因爲凡事可一、可二,就絕對不能再可三了,既然現在他麋芳已經從蜀漢政權拿那裏,跳槽到了他們東吳政權。

    那麼他麋芳日後就絕對不能再輕易地,跳槽到其他諸侯勢力政權了,否則豈不是和那個人人喊打的三姓家奴呂布一樣了。

    以後他麋芳也只能是跟着他們東吳政權,繼續在這一條道上,一直走到黑了,但是這仍然不影響虞翻。

    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對這位一心一意投降他們東吳政權的麋芳將軍,當衆隨意地進行侮辱。

    因爲後來的麋芳,對於東吳政權和東吳大帝孫權,都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了,只是一個標杆罷了。

    告訴其他蜀漢政權的人,如果實在不行了是可以投降東吳政權的,你看那個投降了東吳政權的麋芳,不還活的好好的麼。

    所以說人生在世啊,想要做點什麼樣的事情都好,就是千萬不要去做些什麼虧心的事情。

    否則有朝一日,就會讓人家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對你指指點點地隨意侮辱,可你卻完全無法反駁人家。

    那麼憑什麼那個潘濬,同樣也是一個從蜀漢政權,投降到了東吳政權的貳臣賊子。

    就可以不用像麋芳這樣,在東吳政權成爲一個誰都可以侮辱他麋芳兩句的小丑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潘濬對東吳大帝孫權更有利用的價值罷了,人家潘濬本來就荊州地區的本地人。

    在荊州當地潘濬也十分的有名望,算得上是荊州地區士族階層的代表人物了。

    據記載潘濬此人十分的善於觀察,說話也特別的有條理,所以在潘濬二十一歲的時候。

    就得以拜師於東漢末年當時的大儒宋忠,並且還受到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賞識和看重,因而在荊州地區廣爲知名。

    後來在潘濬還不到三十歲的時候,潘濬就又被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所看重,給任命爲江夏從事了。

    當時荊州地區江夏郡的沙羨縣長貪污腐敗,被潘濬直接審查處死,使得整個江夏郡都震驚恐懼。

    後來潘濬又擔任了荊州地區零陵郡的湘鄉縣令,在治理湘鄉期間,潘濬應該也是幹得相當不錯,得了一些好名聲。

    等到後來蜀漢昭烈帝劉備入主荊州地區,自領荊州牧之後,同樣也對這個潘濬十分的欣賞和看重。

    直接任命潘濬爲治中從事,等到後來蜀漢昭烈帝劉備,準備入蜀的時候,更是專門把這個潘濬給留下了。

    讓潘濬留下來,以便繼續管理蜀漢政權在荊州地區的事務,從潘濬前半生的履歷來看。

    這個潘濬就應該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人,至少也是一個善於治理一方的能臣幹吏。

    畢竟是能夠被以善於識人而著稱的蜀漢昭烈帝劉備,所看中和賞識的人才麼,自然是有一點不凡之處的。

    而潘濬後半生在東吳政權的平步青雲,似乎也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證明了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

    跟麋芳和傅士仁二人那種廢物點心,完全就不一樣,別看麋芳和傅士仁二人,跟着蜀漢昭烈帝劉備的時間更長。

    可是麋芳和傅士仁二人的能力平平,跟潘濬這樣的能臣幹吏比起來,可以說是除了忠誠以外,一無是處。

    但是偏偏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就是在自己唯一還可以稱道的忠誠上面,做出來了一個自毀長城式的糟糕選擇。

    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居然選擇背叛了一直都非常相信他們兩個人的蜀漢昭烈帝劉備。

    轉而投靠了東吳大帝孫權,那麼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對於人家東吳大帝孫權來說,又還能夠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呢?

    畢竟麋芳和傅士仁二人,跟人家東吳大帝孫權,又不像是和蜀漢昭烈帝劉備一般,有什麼患難與共,日積月累的深厚感情。

    蜀漢昭烈帝劉備,還能夠看在麋芳和傅士仁二人,跟着他東奔西跑了這麼多年的份上。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的面子上。可以對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委以重任,另眼相待。

    哪怕是蜀漢昭烈帝劉備,明明知道麋芳和傅士仁二人,遠遠不如潘濬這樣的能臣幹吏更有才幹。

    蜀漢昭烈帝劉備也依然願意給麋芳和傅士仁二人機會,因爲麋芳和傅士仁二人是他們蜀漢政權的老臣,在忠誠度上面肯定要更加的有保證。

    但是等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到了東吳大帝孫權的手底下之後,那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人家東吳大帝孫權看來,你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就只不過是兩個貪生怕死、不忠不義的貳臣賊子罷了。

    如果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很有才幹的話,那麼這個貳臣賊子的糟糕印象,也不是不能夠慢慢的改觀。

    甚至日後東吳大帝孫權專門出手,幫助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專門來改寫一下這段歷史也說不定。

    畢竟歷史本來也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只要大人物們願意,那還不是在規則之內想要怎麼改,就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