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諸侯爭霸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當家做主
    而且陳餘和張耳二人,也是在一個地方一起做過裏監門藏身的,可以說是一對患難與共的刎頸之交了。

    後來這個陳餘,也確實是成爲秦末亂世之中的一路諸侯勢力了,只可惜陳餘這個人驕傲自大,後來又和張耳反目。

    到最後卻連一個王位都沒有混上,還因爲後來又站錯了隊伍,與漢高祖劉邦爲敵,被韓信在背水一戰中所斬殺。

    還有長沙王吳芮(rui),吳芮本爲吳王夫差的七世孫,雖然吳國並非是被秦國所滅亡的,但是這個長沙王吳芮。

    卻依然是陳勝和吳廣二人,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後,第一個公開正式響應陳勝和吳廣二人起義的秦國官吏。

    而這個長沙王吳芮,也正是在秦始皇嬴政在推廣郡縣制的時候,被當地的老百姓們,給舉薦爲番邑(即鄱陽)令的。

    可是這個長沙王吳芮,卻一點也沒有感念秦國當初的任用恩情,在陳勝和吳廣二人發動了大澤鄉起義之後。

    就第一個跳出來響應,這要是說之前他們這些反秦的人,在暗中沒有提前聯繫溝通過,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長沙王吳芮這個人做事情很有手段,在站隊選邊上的眼光也很好,絕對不是那種讓別人隨隨便便的一忽悠。

    就頭腦發熱去帶頭衝鋒的愣頭青,和漢高祖劉邦一樣,不會在外人的蠱惑之下,去當那個出頭鳥,而是要等別人先來。

    這一點從長沙王吳芮在進行起義的初期,就一直在跟隨楚霸王項羽,後來又果斷選擇跟隨了漢高祖劉邦,並且幫助漢高祖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且這個長沙王吳芮,也是漢高祖劉邦手底下的這些異姓封王當中,唯一一個得以善終。

    並且還讓自己的子孫們,得以世襲自身王位的人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沙王吳芮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人物了。

    要知道那可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代言人漢高祖劉邦啊,殺起功臣來那可是毫不手軟的啊。

    後來漢高祖劉邦更是在白馬之盟中,確立了一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最高方針。

    但是長沙王吳芮,卻偏偏能夠成爲那唯一的一個例外,這就不得讓人佩服他了。

    而最可笑的秦國反賊,應該就是這個秦朝末年時期的會稽郡太守殷通了,殷通正是項梁和項羽等人,在會稽郡的最大保護傘。

    這個會稽郡太守殷通,應該也是早就已經對秦始皇嬴政,有了不臣之心了,一直在暗中的悄悄積蓄着實力。

    結交和庇佑如同項梁這樣的志在反秦的六國餘孽,結果等到了陳勝和吳廣二人發動了大澤鄉起義之後。

    會稽郡太守殷通本來也想跟隨一起響應,一同起兵反抗暴秦的,還私下裏特意找項梁來一起商議具體的反秦事宜。

    想要任用項梁和恆楚爲將領,來一起在會稽郡發動叛亂反秦,卻反而被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趁機合謀殺死奪權。

    爲項梁和項羽日後的反秦事業,白白地做了一件嫁衣裳,這就屬於是典型的官匪勾結,想要一同密謀造反。

    結果最後卻讓人家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給黑喫黑了,因爲人家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

    更想要自己當家做主,不願意頭上再有他會稽郡太守殷通,這麼一個多餘的主公了。

    只是可憐了這個會稽郡太守殷通,白白的給項梁當了那麼久的保護傘,還以爲自己已經成功地收服了項梁。

    結果沒想到人家這個項梁,居然還是一個不肯久居於人下的梟雄級別人物,然後就白白地死在了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的手中。

    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啊,而項梁這個人,也確實是十分的不簡單,本就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

    屬於楚國的貴族階層,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六國餘孽,可就是這樣一個本該受到秦國通緝懸賞的楚國餘孽。

    卻曾經在秦始皇嬴政的統治期間內,多次犯禁而又屢次輕易地順利脫身,這都已經不是囂張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就好比漢朝已經統一天下了,卻在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裏跳出來了一個所謂的秦朝貴族,自稱是某某秦朝名將之後。

    在漢朝各地瘋狂地進行活動,宣揚什麼秦隨一戶,但是亡漢必秦的反漢朝言論,這明顯就是要反漢復秦啊。

    而項梁當時在秦朝做的,就是類似的事情,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算是一句十分有名的反秦名言了。

    簡直就是在對秦國的律法,進行瘋狂的騎臉輸出,生動且形象地詮釋了,所謂的嚴苛至極的秦朝律法。

    到底是如何虛有其表的一隻紙老虎,又或者是在那些秦國官吏們的施政下,這些秦國的律法到底起到了多少的作用。

    又有多少秦國的官吏,真的是在依照秦國的律法辦事,而不是徇私情、論關係、談背景的徇私枉法、官匪勾結。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的時間太短了,哪怕是秦始皇嬴政修建了馳道,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聯繫。

    但是卻依然沒有對原本的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他們這六國的區域形成真正意義上整合。

    原本的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他們這六國的人其實還是在各行其是,進行地方自治。

    所以很多的人,只要是一犯了秦國的律法,那他們就只需要逃到偏遠一點的地區,山高皇帝遠。

    秦國的律法,也就拿這些人沒有辦法了,就比如說這個項梁就是如此,這就說明秦國的法律雖然嚴苛。

    但是真正執行起來的力度卻還遠遠不足,而這種不足,也正是源於秦國各地區底層官吏們之間的地方保護和鄉黨情節。

    而這個項梁之所以能夠如此的囂張,並且還能手眼通天地屢屢逃脫了秦國律法的制裁。

    也正是因爲人家項梁除了有背景、有關係以外,還有着多層秦國官方的保護傘官吏,在暗中爲項梁保駕護航。

    除了之前提到的那個冤大頭保護傘,會稽郡太守殷通以外,會稽郡首府吳縣的縣令鄭昌。

    就同樣也是項梁的一個重要保護傘,項梁在外面殺了人,就是和項羽一起在吳縣之內躲避仇敵的。

    因爲項梁在吳縣是頗具威望的大人物,當地的那些賢士、大夫什麼的,論才能都比不上項梁的本事大,連會稽郡的太守殷通都尊稱項梁爲夫子。

    一個觸犯了秦國律法的殺人犯,卻可以在秦國的疆域之內,堂而皇之地成爲一名聲名顯赫、人人敬仰的大人物,真是世事之奇,莫過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