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307章 打破人工血管禁區!全國震動!
    困擾整個行業三十多年的一個難題,終於被攻克。

    以往,常用的人工血管材料基本都有一個問題。

    長期使用過程中,人工材料會出現老化降解和鈣化的現象。

    這導致人工血管很容易產生裂紋,甚至全部破壞。

    最開始,新型人工血管也被這個問題困擾。

    不過,許秋大手一揮,直接開始上動物實驗,將新型人工血管植入到了狗頸動脈部位。

    一個月後,再進行解剖、病理檢查,從這些實驗血管中,研究組發現了血管壁內有大量散在分佈的炎性細胞浸潤。

    而這也進一步鎖定老化鈣化的根源——免疫反應細胞的氧化降解。

    之後,研究所將研發主力放在了提高材料的組織相容性之上,使得材料少誘發,甚至是不誘發炎性反應,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三個月,臨海研究所和臨海大學、臨海一院配合,最終在數條實驗犬身上完成了動物實驗!

    一共六例狗動脈置入,楊晨曦、許秋,還有頸外科、心臟外科等主任共同開展手術。

    最終,全部成活。

    而且這六條狗術後依舊健康活潑,那根六毫米的人工血管,幾乎完美地和它們的頸部動脈貼合。

    其中,被命名爲“臨臨”“海海”的實驗犬,用的更是一截四毫米的血管!

    當然四毫米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動物實驗身上。

    它的技術難題更多,缺陷也更大!

    想要推廣到臨牀,起碼要等兩三年之後了。

    目前研究所的重心依舊是六毫米血管。

    第一批實驗動物存活的消息,也由許秋、楊晨曦、任超、王晟德、白雲省第一書記傅清等共同署名,向國家提交報告。

    按照規定。

    在一定數量的動物上進行實驗並且成功後,這項技術就能夠進入人類臨牀試驗階段。

    三次臨牀試驗評估均合格後,就可以正式確立上市,走向市場!

    眼下,六條活着的狗,是這根新型人工血管可行性的最有力證據。

    ……

    這一刻,業內震動!

    “臨海研究所?”

    “這地方做禁區血管的動物實驗,還成功了,可信度有多高?”

    “發起者是許秋……臨海一院那個許秋?”

    “他什麼時候過來搞人工血管了,許秋不是腦外科的大佬嗎?”

    人們無法理解,也想不明白。

    此時。

    阜外醫院。

    曾經獲得“人工血管排頭兵”“先遣隊”容易的阜外,在楊晨曦的帶領下,一直走在大夏自主血管研發的最前沿。

    而如今,楊晨曦出走,大批科研人員被這位楊教授和馬勤教授給抽調離開。

    幾個月的時間,阜外的血管中心只剩下一個空殼。

    連熟悉這些科研人員口味的食堂大叔、阿姨都特麼的公費出差了。

    要不是阜外院長攔着,掃地大媽也要被薅走。

    至於先前的6.5mm輕進口化人工血管,早就擱置下來了。

    人、錢、設備全跑了!

    爲了表達歉意,楊晨曦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老東家,宣佈了這則消息。

    阜外院長只覺得渾身一震。

    竟然……

    真的成功了?

    被邁柯維、泰爾茂等巨頭劃定爲禁區的6mm血管,竟然率先在大夏一個不起眼的地級市完成第一輪動物實驗,即將走向人類臨牀階段?!

    阜外院長突然老淚縱橫。

    阜外雖然是一家全國聞名的綜合性三甲醫院,但它的王牌,始終是血管外科、心臟介入外科。

    歷屆院長,基本都是從心外、血管外升上來的,都憋着一口氣,想要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來!

    如今,他們終於看到了一點希望的曙光。

    儘管不是在阜外。

    但,有阜外的楊晨曦等人蔘與。

    這是在大夏本土,沒有一個外國人,實打實做出來的國產人工血管,打破6mm禁區的小口徑人工血管!

    “六十多萬患者等着血管重建,若能成功,這將是大夏醫生最偉大的壯舉!”

    ……

    同一時間,陳院士、林協、沈華院士等人,也收到了臨海研究所六毫米人工血管動物實驗大獲成功的消息。

    “成功了?”

    林協震驚不已,“這麼快就走到臨牀試驗這一階段了……”

    這小子。

    當初答應自己要在肝膽外科做出一點成績的。

    怎麼先去搞血管外科了啊!

    等結束了手裏頭的項目,許秋那邊順利的話,或許已經完成臨牀試驗,正式宣佈大夏攻破禁區了。

    到時候,他再親自去一趟臨海,問問許秋,到底什麼時候也給肝膽外科打破點禁區。

    像肝門部膽管癌根治、尾狀葉的切除嗎,都被視爲肝膽外科的禁區、無人區。

    醫生始終沒法將手術刀,伸向這些難度極高的區域。

    陳院士也在做研究,但他已經八十八歲了,逐漸有些力不從心。

    培養的學生,都是高沛安這種永遠活在他“陳院士的學生”光環下的庸才。

    雖然被陳院士栽培,平步青雲,但這也成爲了他們最大的枷鎖。

    不能超越陳院士,當然會是枷鎖。

    然而,如今陳院士在許秋身上看到了希望。

    這小子研究得雜,但每一個領域卻又不可思議的精通,讓他再多搞個肝膽外科,這不輕輕鬆鬆!

    此刻。

    林協也是同樣的想法。

    這小子研究得雜,讓他多搞個肝膽外科、骨骼重建,不是輕輕鬆鬆?

    沈華院士:多來個腦外科的禁區手術。

    王晟德:多來個手外科。

    孔慧霞:多來個婦產科。

    王平:多來個肺栓塞……

    ……

    當天,在臨海研究所提交審覈的一個小時後,這份機密報告就送到了最高層手中。

    按照常規流程,到這一步可能需要數個星期,甚至幾個月。

    然而,打電話、寫信過來推薦的太多了,光是院士就有兩三位!

    這綠色通道開得連最高層領導都震驚了。

    “小口徑……動物實驗……全部存活?”

    當他看完手裏的文件,整個人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