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610章 鐵代謝與神經細胞自噬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陡然發生了變化。

    連許秋都沒有預料到,s+手術竟然將手術損傷降低到了百分之五十!

    再加上額外獎勵中對預後的加成、對併發症的控制等,病人的恢復效果恐怕會比許秋預估的還要好上很多。

    他承諾擔負超出醫保限額的錢,很有可能花不出去了……

    ……

    “許醫生,這病人的術後……”出了手術室後,應付完病人家屬,腦外科主任就急急忙忙地找來了。

    一般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按照常規術後護理即可。

    除開密切監測生命體徵、神經系統體徵變化等外,還有脫水降顱壓、控血壓、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專科護理。

    但就拿控血壓這一點來說,臨牀上一直頗有爭議,到如今都沒有準確的定論。

    一來,高血壓和高血容量是減少血管痙攣、預防缺血最重要的舉措之一;但同時,血壓增高卻也能導致收縮壓超過血凝塊順應性的跨壁壓力,

    這和手外科的斷指再植差不多。

    斷指再植術後,康復運動進行得太早,縫合的肌腱、肌肉、神經等都有撕裂的風險;但進行得太晚,處於癒合狀態的肌腱等組織則會發生黏連。

    如果只是一般的動脈瘤夾閉術,血壓控制個大概就好了,但面對如此兇險的病情,大概率還會醫保超額,因此具體的護理細節還需許秋敲定。

    腦外科主任道:“按照歐洲卒中管理組織那邊的建議,收縮壓小於180mmhg能減少再出血的風險……”

    許秋搖搖頭:“收縮壓小於140mmhg,仍然很難抵消早期再出血的風險。”

    腦外科主任一驚:“這是哪裏的研究,莓國?還是小日子國?”

    許秋給不出答案……這些都是從模擬手術室和大師級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教訓,沒有循證醫學證據,自然拿不出權威的研究數據。

    “繼續往下壓,血壓控制在130mmhg左右。”許秋道。

    腦外科主任臉色微變:“臨牀一般是控制在160左右……太低的話,血管痙攣和缺血的發生率會大大提升啊!”

    “不會。”許秋篤定地道。

    再出血的發生率與高血壓直接相關,血壓高了,血管就會被衝破,這是s+的額外加成都很難避免的。

    而血管痙攣、缺血,卻能借助各種增幅效果控制。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地降低血壓,至於較低血壓帶來的其他併發症,都能由s+的加成規避……

    想到這裏,許秋補充了一句:“130的血壓控制僅限於這一位病人,不要運用在臨牀上。”

    他有系統的幫助,其他醫生可沒有。

    腦外科主任擦了擦汗……這麼大膽的控血壓方案,就算讓他們學他們也沒這個膽子啊!

    “對了,還有一點。”

    辦公室寂靜良久後,許秋突然開口。

    腦外科主任立刻嚴陣以待:“許醫生你說!”

    “術後額外監測一項,鐵代謝水平。”

    “鐵代謝?”腦外科主任有點摸不着頭腦。

    臨牀的鐵代謝監測,多用於血液疾病的診斷,如缺鐵性貧血等。

    但真要和神經外科聯繫起來,倒也確實能牽扯出一些理論——譬如鐵是神經細胞生長髮育過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神經遞質合成、dna合成,乃至於對神經細胞正常功能的維持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腦外科手術後監測鐵代謝水平,他還是聞所未聞。

    許秋給出瞭解答:“與生長髮育無關,關鍵是,鐵代謝會產生具有神經毒性的氧自由基,它在ebi中起到重要作用。”

    ebi即早期腦損傷,腦外科主任自然能聽懂。

    他有些驚訝:“這是什麼原理?”

    許秋反問道:“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病人出現腦損傷的機制是什麼?”

    這是主任的研究方向,他脫口而出道:“微血管功能障礙,以及皮質去極化。”

    許秋點點頭:“還忽略了一點,出血本身對大腦的損害。”

    主任猛然一驚:“你的意思是……紅細胞會損傷腦組織?!”

    “不,紅細胞自身對腦組織沒有影響,但是,紅細胞溶解過程中會釋放出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繼續溶解,則會產生鐵離子、活性氧……而這兩種物質都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

    主任的臉色徹底變了,不可置信地盯着許秋。

    後者繼續道:“任由鐵離子堆積,神經細胞會誘發自噬機制。”

    腦外科主任嚴肅地道:“好,我立刻通知護理部那邊監測腦脊液鐵代謝水平,儘可能降到最低!”

    “不。”

    許秋搖了搖頭:“鐵離子對神經細胞自噬機制的誘發,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損傷神經元的作用,甚至能對抗腦損傷。”

    人體的智能遠超最精密的機械,其自身的吞噬機制,可以對受損細胞器和可降解細胞物質進行消除,這是機體自穩的能力之一。

    許秋要做的,就是將自噬機制維持在剛好能吞噬受損神經元,卻又不至於過於亢奮、對正常神經細胞造成損害的臨界點。

    中庸之道貫穿醫學始終,“剛剛好”纔是最精髓的三個字。

    “我明白了……”腦外科主任長出一口氣,臉上的表情鄭重得不像話,看向許秋的眼神也多了一分崇敬和感激。

    這才幾天的時間,他從許秋身上就已經學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臨牀經驗,光是監測鐵代謝水平這一項,就能讓綠城一院腦外科的預後提升一大截。

    ……

    術後第四個小時,腦外科和icu還在猜測病人能不能在黃金七十二小時內醒來,病房那邊就傳來了病人甦醒的消息。

    一時間,腦外科主任、icu主任等都震驚了。

    這是什麼離譜的恢復速度?

    危重症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波及了腦幹,一臺手術下來,能在三天內醒來都算是好的,有不少病人甚至可能發展成不同程度的植物人……

    結果三個小時醒了?!

    “難怪許醫生能開講座啊……”

    “四個小時!就算是做個普通的全麻腹腔手術,都不敢說四個小時一定能醒!”

    “手術視頻都錄下來了嗎?趕緊,找專家組過來,請全省腦外科大拿共同分析,這臺手術和普通手術相比,到底做了哪些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