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760章 幾個億而已,不差錢
    許秋點點頭。

    他明白市監局的意思……

    同一個國家,定價卻不同,很容易就給人鑽空子。

    譬如在猶他州售價僅三百萬莓元,而其他州四百萬元,這一百萬的差價,足以讓很多醫院借猶他州的名義購買,最後再轉送到自家醫院。

    但……定價關係到自動開顱機的利潤,巴頓給猶他州優惠是情分,不可能再白白讓其他州佔便宜。

    果然,巴頓也跟着笑了笑,道:“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任何一臺賣出去的機器,我們都會嚴格審覈,並限定使用醫院,否則就要承擔鉅額的違約款。”

    市監局的人這才放心下來。

    ……

    半個小時後,最終的定價確認。

    正常的價格在一千六百萬左右,但市監局和醫保局的出面,直接承諾採購五十臺設備……

    再加上許秋在巴頓團隊內的影響力,最終把定價談到了一千三百萬,每臺自動開顱機都節省了三百萬。

    而國際社會的價格。

    拿主流國家莓國舉例,在猶他州的售價爲兩百七十萬,也即大夏幣一千九百多萬。

    而莓國本土的其他州則定價三百九十萬莓元,差不多是兩千八百萬。

    各國的定價也差不多是這個水平。

    在場的大夏官員都鬆了口氣。

    能把價格談到一千三百萬,也算是賺大發了。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自動開顱機的工廠是建在大夏的,這能給大夏創造不少就業崗位,且帶動產業發展。

    明面上看是一千三百萬的優惠價格,但各類成本都是從大夏採購,實際上大夏花費的代價比想象中的還要小!

    從外國採購設備,花費一千萬。

    和在本國採購自己生產的設備,花費一千萬。

    兩者價格雖然一樣,但帶來的收益卻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

    三個小時後,會議結束。

    雖然自動開顱機的話語權在巴頓手中,但由於許秋在新式開顱機的改良上貢獻巨大,因此大夏在談判中拿到了很大的主動權。

    也爲大夏醫院爭取了極大的權益。

    巴頓團隊也很興奮。

    之前,他們的開顱機被湘省附一壟斷,雖然有附一那邊的資金支持,但市場一直打不開。

    現在有許秋這一層身份,大夏官方直接給自動開顱機批了綠色神情通道,驗證合格後迅速上市。

    而且,光是大夏內部,就至少有五十臺的銷量,佔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了。

    和幾年前與附一合作相比,簡直是賺翻了!

    “接下來,就等開顱機上市了。”許秋道。

    自動開顱機的作用很強大,哪怕是經驗不豐富的腦外科醫生,也能在三分鐘內完成精細的開顱,且幾乎不可能出錯。

    而在以往,平均開顱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有些複雜的開顱手術,甚至需要一到兩個小時!

    節省下來的時間,反饋到醫生身上,就是更大的容錯率、更從容的手術過程,反饋給病人那就是更低的風險與更良好的預後。

    甚至可以說,這臺機器將帶來腦外科開顱手術史的變革,讓開顱走向分鐘時代。

    “帶來的利潤,也相當可觀。”

    拿國內的售價來說,一千三百萬,其中三百來萬是避不開的原材料成本,兩百多萬是各類人工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單臺機器的淨利潤能有七百萬左右。

    巴頓整個團隊,拿其中的五百萬。

    許秋則是技術控股,靠核心的改良設計圖,獨拿兩百萬。

    也就是說,光是將國內五十臺賣出去,許秋就能有一個億的收入。

    而且,五十臺只是初期的最低銷量,也就是交了定金的一批,等售價徹底公佈後,其他醫院看到自動開顱機的優勢,不可能不採購。

    而這些還只是大夏內部,給的是最優惠價格,賺得已經很少了。

    像莓國這些國家,一臺機器就能賺兩千多萬大夏幣……

    “幾個億而已,不是很差錢。”許秋搖了搖頭,表情有些漫不經心。

    ……

    數個星期後,自動開顱機正式進入市場。

    第一批設備出廠,迅速發往全國各地。

    臨醫則留下了其中的兩臺,成了國內第一個擁有雙開顱機的醫院。

    醫學界也隨之掀起軒然大波。

    開顱機的歷史地位太高,它一出,開顱淪落爲一項基本操作,藉助影像設備確認病人顱腦的解剖結構後,再複雜的顱腦都能在三分鐘內打開……

    許秋則再度成爲醫學界關注的焦點。

    不過他早已經習慣這一切,依舊平淡處之。

    “接下來,就等七星片臨牀試驗結束了。”許秋期待着。

    這關係到全國四十多萬肝癌病人的治療,也是替代肝安寧的最好藥物,惠及無數病人與家庭。

    而它的售價,單盒僅僅是五十七元。

    隨後的時間裏,臨醫之內,科研成果頻出。

    目前各科室在研科研項目一共有五十三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二十七項。

    論文數量方面,更是打破新高,去年全年光是sci論文就有71篇。

    其中又以腦外科的論文數量最多,接着是急診科、心外科……

    這也讓臨醫徹底站穩了南部第一大院的腳跟。

    二月初,臨醫再度忙碌了起來,各科室都嚴陣以待。

    院外添上了新的橫幅,正好在許秋的宣傳語之下:“歡迎大夏腦協會專家組前來考覈!”。

    這次的考覈,針對的是全國第二家腦外科中心的頒佈與建設。

    這事在許秋入院的時候就已經在提,這些年一直在進行,如今已經是許秋來到臨醫的第三個來頭,總算是開始了。

    專家組爲首的就是腦協會會長沈華院士,許秋的老熟人。

    其次,還有唐雲舒等人。

    大夏對着第二個腦外科中心可以說是勢在必得。

    論實力,大夏腦外科的綜合水平絕對不差,原本的藺主任、金副主任等,兼顧醫術與科研,本身就是省內的專家。

    後來又來了個竺主任,她是附一的第一人。

    許秋還給腦外科帶來了來自全國各地腦外科醫院的核心技術等,再加上臨醫實在是太有錢了,硬生生在三年時間裏,把臨醫腦外科提升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從實力上看,有許秋坐鎮的臨醫腦外科絕對能排進全國綜合前五。

    而頂尖的手術層面,臨醫甚至能排進前二,與腦外科龍頭天壇醫院都能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