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廢 >第 187 章 扛過永樂朝的都是好官
    “哦,相公是讀書人。”劉娘子輕輕嘆了一口氣。

    “聽不得這血腥的,更見不得,從上上個月,陪里長去見了那被殺的一家五口,就樣了。”

    “這些日子,他連課都沒上,學生的束脩都是按月給的,再這樣下去,家裏都沒得花銷了。”

    要不然,她也不會想把家裏借住出去。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鬧起來的。”劉娘子想了想後道:“大約是三月前,前兩年,朝廷不是打倭寇嗎?”

    “聽聞就是那些倭寇敗了,先是逃竄到撫州府,可那兒不是有欽差大人嗎?

    那欽差大人可是厲害,帶着人把窩給他們端了,剩下的便又逃到咱們這兒來。”

    咱們這兒地僻,加上前兩年鬧災,收成也不好。

    府裏的官兵不愛往這跑,縣裏的衙役又不成器,哎。”

    那些都是殺人殺習慣了的,衙役對付普通老百姓還行,對付這些盜賊可不行。

    再說,這地兒山挺高的,人家搶了人殺了人就跑進去躲着,你拿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景舒又道:“那這三個月,有多少家出事了?”

    劉娘子神神祕祕地說了個數,景舒和朱瞻基眼底閃過一絲瞭然。

    看來這些人,還是知道害怕的,一月就動兩戶人家。

    “那他們大概有多少人?”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劉娘子笑着搖頭,輕聲道:“只不過聽仵作,出事人家的屋子裏,有十多人的腳印呢。”

    才十多個人,那還不簡單?

    景舒用星星眼去看了眼小朱,彷彿在說:我知道你沒有問題的,對吧?

    畢竟此次跟來的,還是有不少能打的。

    那個焦毅就不錯的,雖然他好像有些瞧不上自己,但是能力歸能力嘛。

    察覺到妻子的目光後,朱瞻基不自覺地挺起了脊背。

    男人,自然是不能說不行的。

    當天晚上,景舒和小朱在劉秀才家睡了個好覺,本來以爲第二日就能停雨。

    然後他們就可以爲民除害,最後再繼續往前走了。

    誰知道,這雨卻沒有絲毫要停的架勢,反而越發大了。

    “這怕是要漲水啊,不知又要淹多少莊稼。”

    秀才娘子站在屋檐下,憂心忡忡地感嘆了一句,便扭頭去竈臺忙活了。

    而劉秀才……

    額,他還盯着書殼發呆。

    王榮忍不住上前同他攀談,言語中皆是對他的不贊同。

    “我說這位秀才,你可是個男人,還是有功名在身的男人,嚇個幾天也該好了,你怎麼還……?”

    這副樣子呢?

    還不如他一個閹人呢。

    “王榮。”小朱輕輕呵斥了他一聲,示意他莫要再說:“劉秀才是爲淳樸人,膽子小些很正常。”

    讀書人,怕刀劍也很正常。

    不然那些東林黨人,又怎麼會開開心心給闖王稱臣。

    劉秀才目光呆澀地擡起頭來,看向小朱,然後木然地道。

    “距上回盜賊下山已過了半月,他們沒有糧了,又該來了。”

    這回,會不會輪到自己家呢?

    劉秀才說完便轉身,默默回了自己屋子。

    待秀才娘子做好早飯,去叫他的時候,他卻怎麼也不肯出來。

    “你整日擔心有什麼用,不管那盜賊來不來,來了會先到誰家,那咱們也得喫飽飯,做個飽死鬼是不是。

    你要是不喫這糧食,那咱們不就便宜了那幫賊了嗎?”

    話都說到這份上,劉秀才還是不出來。

    他老婆沒有法子,只得招呼衆人喫飯。

    早飯是貼餅子就鹹菜,配着一鍋米湯,米很少,但配餅子是夠了。

    喫過飯,秀才娘子拿出傢伙,在屋檐下開始納鞋子。

    小朱冒着大雨,不知道跑出去幹什麼了。

    只剩下景舒和蕊初在這裏呆着,很有些無聊。

    好在別人小孩子胖嘟嘟的,很是惹人疼愛。

    景舒時不時抱在懷裏逗上一逗,也算是能打發時間。

    京城。

    張太后收到兒子的信,便叫來了內閣大臣們商量。

    “你們說,應該派那位大人,去汝寧府巡查啊?”

    楊士奇想了想,便道:“太后,臣覺得,周忱或可行。”

    周忱,字恂如,號雙崖,是江西吉安縣人。

    明朝初年的名臣,財稅學家,歷史上整頓江南稅賦,頗爲能耐。

    可惜在正統七年的時候被誣告罷官,黯然離世。

    “他是永樂二年的進士。”張太后輕輕呢喃了一句,然後道:“那就他吧,你告訴他,這事瞧着牽扯不小,一定要好好查辦纔行。”

    “領了旨意就直接去,速戰速決,不要給那幫人準備的機會。”

    在她心裏,經受過永樂一朝毒打過的官員,那就都是能辦事的好官。

    這事完了,張太后纔看向一邊不說話的大孫子。

    “你說你爹也是,我都這麼大把年紀了,還不讓我歇着,你還是快些長大吧。”

    “操勞一輩子了,也不知道怎麼時候是個頭,自從嫁到老朱家來,我就沒輕鬆過。”

    “剛進門的時候,忙着給朱家添丁,後來又幫着太宗管家,再後來,又要幫着先帝處理政事。”

    “本來以爲到了你爹這裏,我就能鬆快鬆快了,誰知道他帶着媳婦兒就跑了。”

    “現在好了,前朝後宮我都得管着,有一天我要是死了,那絕對是累死的。”

    她年紀大了,還是逗逗孫子,聽聽曲兒纔是正經事。

    “那是因爲皇祖母有能耐。”錦兒笑嘻嘻地給她捏肩。

    “爹可是常說,祖母您是女中堯舜呢,正是因爲有您這麼好的娘,他才能安心出門兒啊。”

    這話張太后倒是愛聽,可卻也沒有忘記兒子交代的正事,拉着大孫子教導道。

    “其實這稅賦問題啊,汝寧府的問題還沒有江南的問題大。

    汝寧府只不過是商稅重些而已,可江南是田賦重。

    賦稅拖欠,百姓生活很是艱難,只得往外逃。

    農民外逃得厲害,欠稅就越發嚴重,朝廷是有心減稅。

    可戶部卻總是有藉口去推託,你太祖皇帝,你太爺爺、你爺爺,你爹,一個都沒法子。”

    雖然他們現在有銀子,但人到底還是靠糧食喫飯的。

    國家收不上來糧食,總不能抱着銀子啃吧?

    江南土地肥沃,要是江南都收不上糧,那可就不好說了。

    錦兒輕聲安慰道:“祖母別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待去暹羅的特使回來,說不定能帶回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