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雙穿門:直通明末1639 >第67章 不同勢力的春節
    崇禎在崇禎十四年這個春節過得很不開心,他本以爲朝廷成立的平寇基金會成立之後會和遼南的復遼基金會一樣一呼百應,沒想到平寇基金會成立之後應者寥寥。

    崇禎帝研究了一陣,覺得可能是自己沒起表率作用,便決定用拋磚引玉的方法吸引捐贈。

    他先是將自己並不多的內帑投入了基金會,又吩咐皇后去找周奎,讓周奎投五千兩白銀作爲表率:

    然後周奎轉頭抹了兩千兩白銀只投了三千兩,把皇帝和皇后氣得夠嗆。

    皇帝的岳父對基金會都是這個態度其他官僚勳貴就更不用說了,特別是官僚們,他們擔心捐贈太多反而引來皇帝的猜忌,便一個個開始了裝窮表演,把京城搞的烏煙瘴氣。

    除了基金會沒籌到幾個錢這攤爛事,更令崇禎帝擔憂的是關內的戰事:

    湖廣方面的戰事倒是有所起色,雖然張獻忠一度大破左良玉部,擊潰了圍剿的官軍,逼近襄陽,但隨着洪承疇派出曹變蛟的軍隊加入戰場,形勢就變了。

    曹變蛟的軍隊實力遠勝關內的明軍,曹變蛟先是在開縣擊潰了張獻忠,張獻忠帶着餘部和羅汝纔會合之後於雲陽與曹變蛟再次大戰,再次被曹變蛟再次重創,兩人不得不率領殘部逃往河南投靠李自成。

    與湖廣方向凱歌膏奏不同,河南方向明軍接連戰敗:

    先是李自成率領闖軍進逼汝州,汝州知州在提前剿滅城內企圖和李自成裏應外合的土寇的情況下仍然被闖軍的迅猛攻勢擊破,汝州失守。

    汝州失守標誌着闖軍已經擁有了正面擊破明軍城池的實力,很快闖軍又掃蕩了開封四周,闖軍前鋒已經直指開封,開封的求援信已經發了一堆。

    仗打到現在,崇禎帝已經對關內諸部深感失望,他感到靠關內的明軍已經不可能消滅農民軍,如今能對義軍造成殺傷的,還得是關外的部隊。

    崇禎帝在腦中掃過關外諸軍:

    想到一樣與清軍連番作戰,關寧軍輸成狗,如今困守寧遠,而遼南的明軍則是連戰皆捷,地盤從長生島一直擴展到熊嶽,明顯是遼南明軍更強。

    想到這崇禎帝決定調遼南的明軍入關作戰,並嘗試着往遼南摻沙子:這麼強的一支部隊不掌握在自己手裏崇禎帝自然心有不甘。

    不過如今遼南幾乎不爲朝廷所控,崇禎帝想要調動遼南的話還得與李子明進行一番扯皮交易。

    想到這,崇禎帝便對王承恩說道,“李子明最近有什麼奏疏上奏嗎?”

    王承恩立刻迴應道,“稟聖上,李子明前幾日上疏爲前湖廣巡撫方孔炤求情,奏疏在此。”

    崇禎帝接過奏疏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便把奏疏扔下,撫了撫額頭,說道,“李子明怎麼和東林攪在一起了。”

    崇禎帝其實一點也不喜歡東林黨,當然,這也和東林糟糕的辦事能力和口無遮攔有關:

    東林一方面張口閉口天地正氣,但另一方面他們自己又限於自身的侷限性提不出什麼像樣的具體性意見,這就讓皇帝感覺這羣人只會喊口號而已。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補充道,“當年李子明在江南籌款,曾捐資重修東林書院,然後得到了錢謙益的歡心,錢謙益向李子明捐贈了一套古籍,據說幫李子明籌了三千兩白銀。”

    崇禎帝對錢謙益印象很不好,說道,“錢謙益乃一沽名釣譽之徒,此舉無非是想撈功勞而已,他想起復朕偏不讓他起復。”

    王承恩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無意一句話讓錢謙益的仕途判了死刑,他在心裏對錢謙益說道,“對不起牧齋先生,咱家不是故意的。”

    沉默許久,崇禎帝說道,“算了,現在朝廷有求於遼南,朕就給李子明這個面子,把方孔炤放出去,還有發詔書去遼南,讓李子明抽調一支三千人的部隊協同河南官軍剿滅闖賊。”

    下達完指令之後崇禎帝煩躁地說道,“這都多少年沒有好好過一個好年了!”

    “特麼的王銘,大過年的非要給我們找事吧,什麼軍事文化測試,靠寫字能寫死建奴?”長生島上,一羣聚在一起的遼南將領也個個一臉不爽,因爲李子明下令遼南所有將領都必須參加文化課學習,考試合格的才能繼續擔任原有軍職。

    消息一出,軍中一片譁然,衆人不敢找李子明的晦氣,便個個都在罵王銘,認爲是他這個半桶水出的主意。

    第二師相對來說好一些,沈克青原本就有一些文化基礎,他也鼓勵軍官們學習認字,第一師就比較抗拒,很多將領認爲有了宣撫員這些文書往來由宣撫員負責就行,將領並不需要什麼文化。

    然而,李子明推行全軍識字是很堅決的,以前是沒條件,如今讀書人夠多了李子明便打算從軍官開始,力爭軍中人人識字。

    於是一衆將領不得不熬夜學習,對很多將領來說,認字比和清兵還痛苦,而認字之後那些所謂的【操典戰術】,【基礎陣型】等理論課同樣讓將領們非常難受。

    比起遼南將領的煩惱,清兵這邊更是一片愁雲慘霧,遼南明軍的狙擊隊嚴密地封鎖了熊嶽至榆林鋪的廣大地區,清軍已經完全喪失了對遼南的消息打探,所有遼南的消息都只能來自商隊的各種傳聞。

    更糟糕的是漢民的外逃之風愈演愈烈,清兵不得不浪費大量兵力用於堵截漢民,皇太極多次力排衆議大幅提升漢民的地位,恢復漢民權利,但仍然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