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你我本無緣,全靠王爺肯花錢 >第24章 筆名:青莘
    沈青卿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青莘”,留在了文章的落款處。

    剛好是她名字反過來讀的同音,就是想着將來爆馬的時候也有個依據。

    如今樓已經解封,沈庭出門就方便了許多,沈青卿連夜寫好文章,用信封封好,最後交給弟弟讓他趁着夜色塞進了雅集門口的投稿箱。

    翌日。

    恰逢學府休假,李秉與約好的同窗一起來了蘭亭苑,想着看看近日可有什麼好文章共同揣摩揣摩。

    他剛同友人並肩進了雅集的院門,就聽到裏面格外熱鬧,正有人高聲讚道:

    “妙!妙啊!”

    隨之是道道附和聲,

    “此文章見解絕佳!”

    “甚好甚好!”

    ……

    李秉聽罷頓時亮了眼眸,腳下步伐都快了不少。

    進了庭院,只見平日裏最是傲氣的陸秀才正拿着一篇文章看得全神貫注,時不時還拍拍大腿,道一聲“妙!”

    而他身後圍着不少人,皆是伸長了脖子踮着腳,只爲能清楚的看到他手中的紙張。

    李秉頓時被這場面勾起了好奇心,迫不及待的走了過去,與衆人一一拱手見禮後這纔開了口,

    “陸兄手中拿的文章可是哪位大儒所做?”

    陸秀才平日自詡多才,對待旁人都有些自傲,但與李秉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見他來了忙朝他招手,言道:

    “秉弟快來!瞧瞧這文章寫得絕妙!”

    李秉被他拉上前,兩眼立馬看向他手中的文章。

    入眼便覺紙上字跡工整,筆鋒犀利起落有致,見字便知其主人定是位灑脫之人。

    再看其內容:

    志士仁人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爲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以示之。

    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繫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

    ……

    是其以吾心爲重,而以吾身爲輕。其慷慨激烈以爲成仁之計者,固志士之勇爲而亦仁人之優爲也。視諸逡巡畏縮而苟全於一時者,誠何如哉?

    以存心爲生,而以存身爲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決也。視諸迴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1

    ……

    此文章行文流暢,措辭激昂,寫出了其對於世間真正仁義之舉的欽佩與讚揚,讓人閱讀之後心中不由自主隨之激盪。

    李秉這會兒眸間鋥亮,讀過一遍仍不覺過癮,又拿到自己手中從頭讀了起來。

    直至反覆看了三遍才意猶未盡的放下。

    他看了眼落款處的“青莘”二字,疑惑的問道:

    “不知這位青莘是何處之人?年歲幾何?看行文不似吾等熟悉之人。”

    衆人聽罷皆是搖了搖頭,陸秀才開口道:

    “這是今日投到稿箱中的文章,並不知從何處投來,更不知投稿之人姓甚名誰,只知這青莘二字。”

    李秉聽罷頗爲遺憾,正想再讀上一遍時,陸秀才忽得驚呼一聲:

    “咦?這裏竟然還有行字!”

    李秉見他指着自己手中紙張的背面,忙翻過來看了看,只見上面寫着:

    “初次投稿,並無與諸位比較之意,願以文會友。”

    李秉見之大喜,暗道定要想法子認識認識這位“才子”。

    衆人將文章反覆閱讀之後,便將此稿交給蘭亭苑院長,準備將其登印至社稿之上,以供天下學子傳閱揣摩。

    沈青卿的文章被人口口稱讚之時,她自己也在看一篇東西,是薛禮一大早便託人給她送來的信。

    薛禮這人倒是比沈青卿所料想的更有毅力,

    他信上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中心思想不過是你一個青樓女子,即便再貌美再又才華也是無法跨越身份低賤的鴻溝,他願意日後只寵愛她一人,日後若是沈青卿再給他生個一兒半女,他便擡她爲貴妾芸芸……

    沈青卿看得直皺眉頭,將信撕碎了扔掉,隨之又告訴紅媽媽日後若是此人再傳書信進來一律不收。

    紅媽媽見她如此識趣自然是欣慰的很,笑着誇讚她道:

    “這就對了,既然有五爺擡舉你,日後便同那些無用的鑞槍頭遠些,有這等閒工夫和五爺鴻雁傳書纔是正事。”

    沈青卿十分佩服紅媽媽這股見風使舵的勁頭,

    倒也奇怪,自打醉仙樓解封之後,再也沒聽她提過那位肥膩的陳大老爺,而那位陳老爺倒也老實竟一次都沒來過……

    那篇《志士仁人》投出去後,沈青卿每隔一日便往雅集投上一篇文章,有時是針對那些頗有爭議題目的自我見解,有時是兩篇隨性而做的小詩。

    幾日過去,青莘之名在文人墨客的耳中越發響亮,無不好奇此人究竟是哪家的英年才俊,有這般深厚的底蘊才華,待今年秋闈參考,定是會榜上有名。

    燕王府。

    燕王幕僚秦川手中拿着幾篇新出的社稿,滿臉激動的求見燕王盛驍,進門後語氣歡喜道:

    “王爺!您看看這名叫青莘所做的幾篇文章,無不精彩絕倫!其見解獨特且十分有遠見,

    以秦川之見,此子日後定有大爲!吾等應想法子尋到此人,勸其投入王爺麾下!免得被朝廷……”

    書房內盛淮安也在,聽到此處擡了擡眼,開口打斷道:

    “先生慎言,投入父王麾下與報效朝廷一般無二,皆是爲我大魏。”

    秦川“啊”了一聲,連忙拍了拍嘴,“五公子所言甚是,是秦某失言了。”

    燕王這會兒已經被文章吸引了注意力,聽到他二人對話笑着擺擺手道了句“無妨”,隨之讚賞的看了盛淮安一眼,

    “老五也來看看,能得秦先生這般稱讚之人,本王可是頭一回見。”

    盛淮安從善如流,走至近前拿起文章看了起來。

    他是武將出身,一向對這種文縐縐的東西無甚耐心,

    但這個青莘的文章竟然能引得他一直看下去,還覺得此人說的有道理,確實有些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