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國院士 >第二百五十三章:暗物質
    當人類擡頭仰望天空的那一刻開始,對於天空、宇宙、羣星....的想象就從未停止過。

    太陽、月亮、繁星......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且神祕。

    而在進入現代社會後,科學家們開始利用各種儀器設備對宇宙星辰進行的觀測與研究。

    漫長的時間,讓他們發現我們所處的宇宙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日常所熟知的所有物質,例如:樹、岩石、原子、行星、恆星、星系加起來,重量佔比在整個宇宙都達不到百分之五。

    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到底是什麼,既看不到,也無人知曉。

    在後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對這百分之九十五的物質進行了大量的跟蹤分析。

    最終通過各種物理公式和觀測數據確定,我們的宇宙中有着一種佔比超過整體質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一種看不見物質。

    在當時,第一個推測發現這種物質的天文學家佛裏茨·茨威基教授將其命名爲‘darkmatter’,這就是暗物質的由來。

    而坐在後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darkmatter其實分兩種,一種是最開始提出的暗物質,另一種則是暗能量。

    其中暗物質佔比達到整個宇宙的百分之二十五,而暗能量的佔比達到整個宇宙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兩者相加,總質量達到了整個宇宙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剩下不到的百分之五的物質,才形成了我們如今能觀測到的一切。

    只不過,迄止至今,我們仍然無法具體的觀測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對它們的研究,依舊建立在各種推測以及對那些異常的宇宙現象的觀測。

    比如天體的運動、牛頓萬有引力的現象、引力透鏡效應、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的形成、微波背景輻射等觀測結果等等。

    這些宇宙現象表明暗物質和暗能量可能大量存在於星系、星團及宇宙中,其質量遠大於宇宙中全部可見天體的質量總和。

    再結合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觀測和標準宇宙學模型(Λcdm模型)可確定宇宙中暗物質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佔宇宙總質能的26.8%。

    對於暗物質的研究,一種被廣泛接受的理論認爲,組成暗物質的是“弱相互作用有質量粒子”(weaklyiiicle,wimp),其質量和相互作用強度在電弱標度附近,在宇宙膨脹過程中通過熱退耦合過程獲得觀測到的剩餘丰度。

    此外,也有假說認爲暗物質是由其他類型的粒子組成的,例如軸子(axion),惰性中微子(sterilerino)等等假想粒子組成。

    而在上輩子,徐川就觀測到了軸子和惰性中微子這兩種物質,間接的證明了暗物質的存在。

    如果不是諾貝爾獎的規定,他在上輩子的2018年能直接憑藉這一發現拿到的諾貝爾物理獎。

    按照諾貝爾獎的評獎原則,獎牌並不會將獎牌頒給粒子或者某種已有理論未知現象的發現者,也不會獎勵操作強子對撞機的研究員。

    即便是再轟動世界的成果,也只會頒給這一理論的提出者或者完善者。

    因爲在學術界普遍的觀點中,前兩者的工作雖然重要,但並非是那種決定性的重要。

    而後者的工作,纔是具備決定性的。

    比如在2012年,探測到了希格斯粒子,而在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就頒發給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論的提出者彼得希格斯與弗朗索·瓦恩格勒。

    至於參與實驗的研究人員,雖然大家都有功勞,但很遺憾,諾獎和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

    他的導師愛德華·威騰,其實也是這類型的着名學者。

    他提出了m理論和一系列完善的理論,如果被驗證這些理論真實,那麼他毫無疑問能拿到諾貝爾獎。

    但同樣相當遺憾的是,他的理論要驗證還不知道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做到。

    就像希格斯玻色子是上個世紀六十年提出來的理論,直到2013年,提出理論的希格斯與弗朗索·瓦恩格勒才獲得諾獎一樣,這中間經歷近六十年。

    如果威騰想要憑藉他的m理論獲得諾獎,可能也要等到他和希格斯一樣,都變成九十多歲的糟老頭子才能實現。

    所以徐川也不可能憑藉發現軸粒子和惰性中微子而獲得諾貝爾獎。

    不過如果他將自己以前用於計算‘希格斯粒子與第三代重夸克的湯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變通道’的方法完善一下,將其擴散到大部分的粒子上,說不定有機會再拿一個諾貝爾物理獎。

    一種能大大節省科研資金,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加速尋找新粒子,晚上舊方法的數學模型或方法,對於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的重要性,就像是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對於天文學界和天文物理界的重要性一樣。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他恐怕沒時間弄這個。

    一方面是他手裏有項目,另一方面,則是今年他得先將惰性中微子的發現拿到手。

    畢竟這本來就是他自己的科研成果,沒道理讓其他人拿走。

    儘管諾貝爾獎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他也不是沒拿到過。

    惰性中微子關係到暗物質的發現,這一方面在徐川看來重要性比諾貝爾獎更甚。

    只是目前他沒法出國,只能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從那邊拿到實驗數據,在國內進行分析處理。

    本來華國加入了成爲了會員國是個很好的機會,但可惜的是,目前華國安排過去的人員主要都集中在lhcb和atlas兩大探測器上。

    至於atlce那邊,並沒有安排什麼人員過去。

    這讓他尋要數據麻煩了不少。

    好在他的導師是威騰,再加上現在的身份和以前截然不同,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名聲能幫上不少的忙。

    畢竟哪怕是在這個物理聖地,諾爾貝獎得主也並不算很多,屈指可數。

    一名諾獎得主主動參與實驗數據的的分析,無論是負責atlce探測器的團隊,還是都會歡迎的。

    哪怕他並沒有親自過去。

    ......

    和林風聊了會物理界和前沿的信息後,徐川回到了自己的別墅。

    南大的這邊的年度人物活動已經搞完,剩下的沒他什麼事。

    拿起手機,徐川給愛德華·威騰撥了個電話。

    “喂,徐川。”那頭,愛德華·威騰的聲音傳遞了過來。

    “導師,的atlce探測器前段時間的高能對撞實驗,你有參與進去嗎?或者有熟人蔘與嗎?”徐川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