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詭三國 >第2542章找個敵人唄
    敵人,當然不是隨便找的。

    當龐統帶着龐山民來到了青龍寺前廣場的時候,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的觀禮子弟自然是產生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騷動。

    雖然說因爲這些人已是在寒風之中苦候了小半個時辰,心中難免會有些埋怨,也悄悄說了許多牢騷話,但是當龐統等人現身之後,這些人卻皆是在一瞬間就變換了表情,換上了一副諂媚討好的笑臉,將不滿情緒隱藏在心底深處,並且忙不迭的離開了溫暖的遮風棚子,向着龐統等人涌來,在行禮問安之餘,也大聲說着各式各樣的恭維話,期望自己可以引起龐統或者什麼其他人的注意。

    畢竟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像是龐統、諸葛瑾這樣的在驃騎左右的重臣,平日裏絕對是難得一見的,此時遇到了機會,自然是要想法設法的討好恭維,爲自己謀求利益了。

    對於這些子弟的討好與諂媚,龐統卻並不在意,只是向着衆人輕輕點頭示意,腳步卻是毫無停留之意,直直向着青龍寺大殿之處走去。

    諸葛瑾和龐山民也緊緊跟在龐統的身後,對於此起彼伏的問候聲,便是微笑着拱拱手,腳底下也是絲毫不停。

    有一些恰逢其會之人,原本是沒有收到消息,結果見到了當下烏泱泱一羣人聚集於此,便是忍不住好奇也湊了過來,扯前扯後的打聽情況。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個消息,說是龐山民要和鄭玄打擂臺了!

    打擂臺可能誇張了些,畢竟不能真的上去拳腳相加,但是或許也意味着有些別樣的味道?

    而且龐山民還從番邦那邊找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據說是和孔孟一樣的賢者寫出來的……

    這就更稀罕了,泰西之邦也有孔孟?

    龐統仰着頭,前行。

    他這一次前來,是爲了給龐山民撐腰……

    消息麼,當然也是他傳出去的。

    這般消息傳開之後,很快就產生了轟動效應。

    以如今龐統的身家,出場費怎麼也得……咳咳咳,以龐統身份之尊貴,如今竟是親自前來給龐山民作爲前引,自然是表示此事非同小可。

    龐統作爲驃騎之下數得着的重臣之一,或是沒有之一,龐統到了這裏,是不是這同樣也就代表着驃騎大將軍的意思?

    這世上從來都不缺乏善於揣摩的『聰明人』。

    在青龍寺之中,自詡爲『聰明人』的,同樣也絕不在少數。

    於是,諸般猜測之後,今日就許多人都彙集而來,看着龐山民登堂入室。

    龐山民長相其實一般,不過比龐統要好。

    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是豬哥一樣俊秀可人,引人同榻,也不是如同魚醬一般,男女皆宜老少通殺,龐山民就屬於平常人的相貌,不算醜,也不算是好。

    而諸葛瑾麼,自然是風度翩翩。

    因此龐統三人,剛好可以排成一列,充分的表述了從猿猴怎樣……呃,從相當一般到中人之姿,再到容貌上佳的遞進關係。

    衆人見到了龐山民,也不禁議論紛紛。

    這就是傳說當中的隱士龐德公之後?

    畢竟那是標榜着不以財貨名爵爲喜,不附權貴高官的世外高人。

    那麼龐山民爲什麼又會出現在這裏?

    不是自己打自己老子的臉麼?

    這可有意思了嗨!

    在各種各樣的心思轉動之下,包括在一旁的鄭玄和司馬徽,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龐統和龐山民身上……

    另一邊,龐統卻沒有理會其他人的心中疑惑,只是加快步伐,來到鄭玄身前,向着鄭玄拱手一拜,『見過鄭公。』

    鄭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正待捋了捋鬍子,才說了兩句話,卻見到龐統便是幾乎沒有停頓一般,又是走到了司馬徽的面前,拱手行禮,『見過水鏡先生。』

    『呃,好好,好好!』司馬徽呵呵兩聲,斜眼瞄了一下鄭玄的面色,又飛快的收了目光,連連點頭,慈眉善目的笑着。

    大家都是同臺演戲,呃,同臺競技,也就自然不分上下高低。

    既然是一場戲,那麼就需要一個主題。

    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將原本偏離的青龍寺大論的方向,重新引導回驃騎大將軍斐潛所預設的軌道上去。

    偏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點,是鄭玄太過於自持身份。

    在青龍寺之中,鄭玄並沒有盡心盡力。

    或許鄭玄是沒能領悟到斐潛的意思,或許是鄭玄領悟到了但是沒能做到位,或許乾脆就是沒想着要做好,都有可能,但是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鄭玄不能做,或是做不好,既讓旁人來說,來做。

    就像是一個崗位,A做不了,B就換上。

    任何時候,任何王朝,學術是爲了政治服務的。

    或許有人見到這個『服務』,就想起了什麼大保健,什麼冰火兩重天什麼的,便是表面上一臉嫌棄,心中則是那啥的樣子,然後覺得學術這麼幹淨的小娘們,怎麼能跟政治這麼油膩的中年男配對?

    其實一個愛錢,一個好色,不就是正好一對麼?

    這一點都不開玩笑。

    對真理的探尋、對權力的掌控是學術、政治的核心。

    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爲一個人只有掌握了知識和真理才具備成爲『王』的基礎,『哲學家王』其後蘊含的邏輯,就是學術爲政治服務。

    同樣,在春秋時代經典著作中也有類似表述,『聖人王者』要將好的道德品質內化於自身的仁德,掌握了『天道』之後,就可以成爲真正的王。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原本其誕生的土壤就是爲了各個諸侯國探尋政治上的出路,找尋治國理政的方法。

    有人說像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些人的學說微言大義,確實很出色。但是之後華夏這麼多年,爲什麼都沒有出現能與他們相提並論的一批人?

    所以是不是在創造之初,基本上已經到了一個巔峯,所以很難突破?

    實際上麼,是,也不是。

    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後人一直都在創造,都在創新。

    只不過因爲走的方向和前人一致,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沒有變更過,沒有突破過,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後世的理學,還是心學,都可以說是再上了一層樓,有了新高度。

    沒錯,新高度。

    但不是新廣度,也不是新天地。

    這些後來者的突破和進步,如果說拉開一些距離去觀察,又會發現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