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詭三國 >第2768章四地之分
    斐潛往前面走過去。

    許褚則是跟在斐潛後面,衝着斐蓁笑眯眯的晃了晃拳頭,然後往驃騎府衙的校場方向挑了挑眉毛。

    斐蓁則是搖頭苦笑了一下,然後老老實實的低下頭,往前快走了幾步,跟在斐潛身後,往議事廳而去。

    斐蓁比一般的孩子,有着更強的好勝心。

    這自然是斐潛有意的引導,但是好勝心同樣也需要一定的約束,而這個約束,就是『禮』。

    禮,來自於知書達理,人間世故。

    『又去梅嶺莊了?』斐潛一邊走,一邊問道。

    斐蓁點頭,『呃,去了。』

    『又闖進去了?』斐潛問道。

    『沒。』斐蓁低着頭,『說是要靜心苦讀,不見外客。』

    『所以不服氣,準備文的不成,就想要動武了?』斐潛不鹹不淡的說道。

    斐蓁吞了一口唾沫,『這個……』

    『這倒也是個辦法。』斐潛依舊是淡淡的說道,『但是這是莽夫所爲,你是莽夫麼?』

    『啊?』斐蓁擡起頭,然後朗聲說道,『自然不是!』

    『嗯。』斐潛點了點頭。

    隨後斐潛就沒有再說一些什麼。

    斐蓁則是跟在後面,低着頭,若有所思。

    拐過迴廊,前方便是議事廳。

    荀攸,龐統,賈詡已經站在了廳堂之外,拱手相迎。

    斐潛和三人見過了禮,然後前後走進了廳堂之中,分賓主落座。

    『今日之議,』斐潛坐下之後,環視一圈,『西域。』

    三人剛開始都有些默然。

    邊疆問題,幾乎是所有帝國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似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沿着開拓,擴張,然後忙於平亂,止步不前,最後陷入萎縮,崩塌的輪迴之中翻滾回旋。當然,隨着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道路的開拓,一個帝國所能控制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但是這個範圍並非是帝國之中採取了什麼更爲優良的辦法,亦或是改進了什麼策略,而僅僅是因爲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被動提升而已。

    可以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科技如果永遠不變,生產力一切都不會發展,那麼是不是意味着帝國永遠無法走出這樣的怪圈?

    有沒有擴張的願望,其實和皇帝有很直接的關係。

    如果一個皇帝本身就是碌碌無爲,那麼帝國即便是再大,也是止步不前的。

    歷朝歷代的君王之中,在當下之前,有野心並且付諸實踐的,其實並不是漢武帝,是秦始皇。因爲其實漢武帝遠擊大漠,開拓西域,並非是漢武帝本身有對外擴張的野望,而更多的是爲了和匈奴對抗,就像是隴西的地名一樣,張掖等等,是爲了伸出手,揮動雙拳方便毆打匈奴。遠征夜郎國麼,或許也有擴張版圖的想法,但是相信更多的是因爲聽到了夜郎國很有錢,而當時漢武帝很缺錢。

    在漢代之後,不缺錢,又很有野心,然後搞死了自己的,是楊廣。他開挖運河,三徵高句麗,最後導致了國內怨聲載道,最後被李唐所取代。不過楊廣遠征,目的也不是那麼單純……

    沒錢卻將事情給辦成了,但是沒辦好的,則是元朝。先不管金帳汗國究竟是幾種計算方法,但是至少在元朝當時,其經濟條件和生產水平,無疑是相比較中原地區更爲落後的,生產製度和政治模式也是更爲粗糙的,可就偏偏是這樣一個更爲落後且相對來說更爲野蠻的政體,卻能打下當時生產力和科技水準更高的宋朝,說明其實經濟和生產力,並非是制約一個帝國擴張腳步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實際上對於華夏來說,沒能走上對外的征伐路線,最重要的因素,依舊是『人』。

    『西域利害,自孝武起,大漢各便是爭執不定,尤其是孝光武之後……』

    斐潛說了一個開頭,忽然停了下來,然後忍不住自己上方看了一眼。因爲在斐潛剛纔說話的時候,他心中似乎升騰起來了一種奇異的感覺,就像是東漢自光武之後的皇帝忽然都蒞臨左右,或側耳旁聽,或是怒目瞪眼一般,讓斐潛不由得有些發毛的感覺。

    『咳咳……』斐潛輕咳了兩聲,不再講光武之後的皇帝如何如何了,『西域之難,非難於兵,實難於人也。諸位可有何見?但請直言之。』

    西域問題,或者說是邊疆問題。

    其實不僅是漢代,所有王朝都會面臨這個這個問題。

    賈詡笑了兩聲,『若說易,倒也極端易,直遣些官吏,奪了呂奉先兵權,押其來京就是。』

    龐統一旁嘿然,『文和何必試探?主公既召集你我三人於此,便爲了求一長遠之策,若僅是解決燃眉之危,便是庸人也知此法,又是何必贅言。』

    荀攸點了點頭說道:『西域之變,既在西域之中,又在西域之外。觀一地得失,乃爲天下所先也。呂奉先自詡了得,上無君主,藐視律法,當有此禍。然古往今來,僅呂奉先一人乎?春秋鄭伯又是如何?其事不廣爲人知乎?其果不扼腕而嘆乎?奈何今如是!』

    賈詡哈哈笑了笑,『既然如此,凡俗之策就不必談了……嘿嘿,今日不妨且論,鄭伯克段何其多也!』

    春秋,有的人可以在其中看到權柄,慾望,放縱,有人看到了軍事政務,但是也有的人看到了只想要睡覺。

    東漢處理西域問題的方法,其實和其他後續的封建王朝基本一樣,換就完事。

    真的就是換了,就完事?

    很顯然,並不是。

    那麼歸根結底,爲什麼換了人,甚至可以是從上到下里裏外外全數都換掉,依舊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前仆後繼?

    其實很簡單,人換了,權柄沒有換。

    人換了,制度沒有換。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治標不治本,野草吹又生。

    也有人想當然的說只要軍隊裏面有政委,就像是大熊一樣安排就成,但是實際上大熊已經用他親身經歷,以及許許多多的事例說明了,政委不是萬能的,政委一樣可以腐敗和叛變……

    『邊疆之事,需慎之又慎。拘謹太過,將令之不達,軍務亦不暢。』荀攸說道,『若是放任,又是易生呂奉先之屬,稍失轡?4?4,便是禍亂。故某之見,越是偏遠,越需直監,將領雖有臨時處置之權,然需事後上稟。若此可慎行之,當免大禍。』

    荀攸的建議是約束在外將領的權柄,至少要在行事之後,要上報審覈。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