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詭三國 >第2788章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
    雖然說是諸葛亮提出可以藉着五溪蠻投靠的機會搞一把江東,但是真正引起波動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五溪蠻起了什麼二心,而是因爲江東對於蠻越一帶的加稅。

    而且這加稅的原因麼……

    其實多多少少也和斐潛相關。

    刨韭菜根殺雞取卵麼,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喫的時候就忘了。

    對於武陵蠻進行稅收這個事情,江東一直都在搞。

    加稅好不好呢?

    其實大家都清楚隨意加稅這個事情不好,但問題是花錢很爽啊,一直花錢一直爽,若是可以花無數的錢,那就是無窮無盡的爽。

    可惜,賺錢很難,很辛苦。

    所以當一羣腦袋裏面只有如何爽,如何花錢,不懂得節儉,又是迴避辛苦,不想面對困難的士族子弟爬到了高位的時候,剩下的便是最直接的一條路……

    江東政權爲了穩定社會治安、獲取兵源,強迫大量山越從山區遷往平地,將其男子充軍打仗,使得越人他們的生活習慣、語言服飾等等,也在這個過程當中被強制改變。這個過程,江東也賦予了一個特別的名稱,來表示和驃騎那邊的教化完全不同,其被稱爲『從化』。

    看到沒,關中那邊是『教』,江東這裏就是更上一層,直接『從』了,多好?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是全新的發展,這絕對不是抄襲思密達。

    說到了這裏,又不得不提一下關於三個地區,或是歷史上三國不同對待周邊少數民族部落的不同態度了。整體上來說,三國之中,各個政權,對於周邊的少數民族都還保持着一定的壓制力的,而到了天下歸晉之後,司馬家一頓亂搞……

    歷史上的曹魏政權,接觸的是漢朝一直以來的邊境大患,比如匈奴、烏桓、鮮卑,還有氏、羌、揭、丁零等等,基本上來說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遊牧民族,對於這些民族,曹魏採取的政策是抑強扶弱、分化瓦解,拉打併舉、靈活應對。

    有大棒子,也有胡蘿蔔,攻伐和政治手段雙管齊下。比如在對於南匈奴的安置爲題上,曹魏並沒有一味地攻伐,而是利用政治手段,將其劃分爲五部,然後再分別控制。在具體管理時,一方面選擇各部貴族作爲統帥,另一方面又派人擔任各部司馬,名義上統帥爲最高指揮官,實際上由司馬控制大權,即避免了激化矛盾,又實現了對匈奴的控制。

    而對於更爲強大的鮮卑,曹魏則是避免正面衝突,專門設鮮卑校尉管理鮮卑事務。當鮮卑一分爲三時,曹魏又利用手段挑起其內部矛盾,致使鮮卑內部自爲仇敵,互相攻伐。

    曹操大棒子揮舞得最狠的,當然就是對烏桓、棒子前身高句麗等民族,尤其是對於附蜀反魏的氏、羌、胡等少數民族,曹魏的打擊力度非常大,經常動用屠滅遷徙等手段。

    西南方向的蜀國民族策略,則是得益於羅老先生的發揚光大,能爲後世更多的人知曉。不過按照歷史上的情況來看,蜀國面對的問題相比於曹魏和東吳,其少數民族形勢更加複雜。針對這一複雜的情況,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主張,併成爲蜀漢建國後對付少數民族基本方略。

    除了演義之中的孟獲之外,歷史上的馬超就是在這個政策之下,成爲五虎上將的,甚至還有姜維在其中表現出來的效用……

    這些效果也確實對於蜀國有了一定的促進,至少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西北地區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作出積極響應,這其中氐、羌等少數民族對於蜀漢的偏向態度,也是在這個過程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東吳麼,相比較曹魏和蜀漢來說,在處理這些民族問題上,就比較奇葩一些了。

    或者最不可思議。

    若是和曹魏相比較,東吳的這些邊境民族無疑都比較弱小一些,和蜀漢相比,東吳又會顯得種類有些比較單一,因爲東吳境內的少數民族主要是蠻夷和百越後裔,並不像是蜀漢周邊那麼複雜的環境,北有胡,南有蠻。所以東吳整體上來說應該是相對比較安逸的,但是東吳卻幾乎從未消停過。

    當然,如果硬說百越就是一百個『越』,那麼也可以……

    東吳的名將,幾乎都參與過征討百越的戰爭。

    然後越打,問題越多。

    反叛年年有,大小三六九。

    東吳也不是沒有招撫,但是招撫的對象往往是更加偏遠一些的交趾地區,對於比較靠近揚州的這些百越來說,東吳的態度一項是不怎麼友好。

    這就導致整個江東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江東需要越人來補充兵源,另外一方面整個策略有對於這些越人極不友好。想想看,東吳大將燒了越人的寨子,殺了越人的親朋,然後搶了越人的妻女,現在還要越人去替東吳打仗……

    鬼知道這些越人拿到了刀子等到了機會,是會先捅對面的敵軍,還是直接捅自家將領的菊花?

    因此在東吳的戰爭模式之中,這些動物的將領就必須保持大量的私兵,而越人就是炮灰。在這樣的軍事結構之下,別管有多少人,只要類似於張八百的情況一出現,孫十萬的潰敗就在所難免。

    這種隱患,一直存在於江東,也一直是潛藏在江東之中的大小官吏心中,使得他們的行爲難免就有時候會出現各種矛盾的現象,不同的抉擇。

    此次孫權在權柄鬥爭當中出現的醜態,並非僅僅是單純在軍事上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說是孫權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江東奇葩的東西太多了,而且江東人還習以爲常,或者雖然覺得不妥,但是覺得太難改了就乾脆不改。

    這就導致了江東官吏,對於孫權這個人,有着不同的態度。有的人相信孫權早晚會復出的,但是也有人對於孫權有一些顧慮,也有一些人是根本不在意孫權不孫權,只要他自己還能撈錢……

    反對孫權的那些人當中,基本上的意見都是集中在孫權的『假大空』上面。要知道,就算是不以成敗論英雄,當初孫權在掌權的時候,乾的那些湖塗事情,征討江北,幾千上萬人因此喪生,可是並沒有給江東獲得了什麼直接的好處,甚至連長久的佔據都做不到,只是掠奪了那些地盤,這不是殺雞取卵,圖一時之口舌之快,又是什麼?

    沒有長遠的眼光,沒有遠大的戰略,似乎像是兒戲一般說要打就要打,如此的江東君主,又怎麼可能讓在江東之中的將領謀臣可以託付身心?在這些江東中層人員的心中,又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情況又會導致什麼後果?

    這些問題,或許孫權都沒有想,也或許孫權想了,但是他不在意。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孫權他在意的那些問題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相反他所忽略的問題,纔是和整體大戰略的方向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