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劍來 >第三百九十九章 禮物
    “所以好些個看似長大成人後,有違旁人印象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舉措,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在一個打磨器型的關鍵時刻,父母的言行,至關重要,一句做錯了事卻罵不到點子上的訓斥,或是做錯了,乾脆就覺得自家孩子年紀太小,選擇視而不見,最後可不就是害人害己害子女嘛。所以要賞罰分明,父母要學會給子女立規矩。仁義,理之本也。刑罰,理之末也。”

    韋諒說得語速平穩,不急不緩。

    小姑娘聽得認真,偶爾眨眨眼睛。

    韋諒繼續道:“所以在小的時候,父母以身教子女仁義,稍大一些,學塾先生教弟子書本上的仁義。兩者相輔相成,前者往實處教,後者往高處教,缺一不可,相互拆臺更不行。”

    小姑娘始終默不作聲,也不知道聽不聽得懂。

    但是別人說話時,豎耳聆聽,不插話,小姑娘還是懂的。

    韋諒轉頭笑問道:“知道什麼人相對比較願意聽人講道理?”

    小姑娘搖搖頭。

    韋諒便自問自答,“一開始,孩子聽父母。隨後學生聽先生。長大後,弱者聽強者,貧者聽富者,臣子聽君王,又比如山下聽山上,山上聽山頂。那麼問題來了,強者若是說的不對,弱者卻將強者的所有言語道理,死心塌地奉爲圭臬,怎麼辦?道德仁義,已經很難有效了,就需要有法,世上得有一種東西,比山上的所有仙家術法,更讓人感到敬畏,讓所謂的強者都束手束腳,讓這些人像犯錯的孩子畏懼父母的訓斥,像是教書先生的雞毛撣子和戒尺,一犯錯就會立即敲在手心,知道疼。”

    韋諒笑容燦爛,“聽不太懂,對吧?”

    她當然聽不懂,小腦袋瓜裏一團漿糊呢,“嗯!”

    韋諒哈哈笑道:“你其實聽進去了,只是暫時不懂而已,可都放在了你心上,比好多大人都要厲害,他們往往喫過虧後,只是學了些爲人處世的小聰明。小姑娘,你雖然修行資質一般,可如今家境好,衣食無憂,不太會有心性大變的事情出現,以後再嫁給好男人,這輩子不會差到哪裏去。”

    元言序有些害羞。

    嫁人這種事情,過家家的時候,倒是跟同齡人玩過,每次都會找出一塊紅緞子,給“新娘”蓋在頭上,如果“夫君”是隔壁劉府的那個小書呆子,她就會笑得多些,若是馬府那個小胖墩,她可就不願意笑了。

    韋諒伸出一根手指,“看在你這麼聰明又懂事的份上,記住一件事。等你長大以後,如果遇上了你覺得家族無法應對的天大難關,記得去京城南邊的那座大都督府,找一個叫韋諒的人。嗯,如果事情緊急,寄一封信去也可以。”

    元言序怯生生道:“先生,那是好多年以後的事情呢,還是算了吧?”

    韋諒搖頭笑道:“可不能這麼覺得,光陰如水嘩啦啦,一眨眼功夫,你就長大了,再一眨眼……”

    可能就已經老死了。

    只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言語,韋諒沒有說出口。

    韋諒微笑道:“人善被人欺,不做好人了嗎?惡人唯有惡人磨,就去當壞人了嗎?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就覺得欺負君子對嗎?這樣不對啊。”

    “只是論人之善惡,太複雜了,即便認定了對錯是非,怎麼處置,還是天大的麻煩。就像今天渡船上那場風波,那個背劍的年輕人,若是與那夥人耐着性子講道理,人家聽嗎?嘴上說聽,心裏認可嗎?那麼說與不說,意義何在?因爲那夥人願意聽的,不是那些真正的道理,是當下的形勢,雙方分道揚鑣,形勢一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一切照舊。說不定坐下來好好說了道理,反而惹得一身腥臊……算了,不聊這些,咱們還是看看雲海比較舒心。”

    這些其實更多算是韋諒的自言自語了,更不奢望小姑娘聽得明白。

    事實上,換成元言序的爹孃來聽,一樣沒用,不是聽不懂,而是覺得世道如此,聊這些,還不如已經夠離地萬里的清談玄理來得實在。

    韋諒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經是一位地仙,但是爲了推行自家學問,打算以一國之地風土人情的轉變,同時作爲自身證道與觀道的契機。於是當時他化名“韋潛”,來到了寶瓶洲東南部,幫助青鸞國唐氏太祖開國,此後輔佐一代又一代的唐氏皇帝,立法,在這這次佛道之辯之前,韋諒從未以地仙修士身份,針對廟堂官員和修行中人。

    如此一來,勞心勞力不說,而且進展緩慢,甚至在兩任皇帝期間,還走了一大截的回頭路。

    這讓韋諒很失望。

    韋諒最後笑着離去,只是提醒小姑娘在書信與都督府一事上,保守祕密。

    元言序的爹孃和家族客卿在韋諒身影消失後,纔來到小姑娘身邊,開始詢問對話細節。

    小姑娘不敢隱瞞,但是一開始也想着要保密,答應那位先生不說都督府和書信的事情。

    只是不小心說漏了嘴,給那位家族客卿老先生抓住了蛛絲馬跡,一番神色和煦卻暗藏玄機盤問,元言序糾結許久,拗不過爹孃的殷切追問,只得和盤托出。

    老客卿開懷不已,與中年儒士竊竊私語,說那人必然是那座大都督的供奉修士!說不定還是韋大都督身邊的紅人!

    元家有福了!

    元家老客卿又叮囑那位儒士,這些山上神仙,性情難料,不可以常理揣度,所以切不可畫蛇添足,登門拜訪感謝什麼的,萬萬不可做,元家就當什麼都不知道好了。

    夫婦二人,激動萬分。

    只有小姑娘對那位神仙先生滿是愧疚,蹲在欄杆旁,覺得有些失落。

    已經走遠的韋諒嘆息一聲。

    這類小事,談不上讓韋諒失望,更不會因此就反悔,只是沒有驚喜罷了。以後在青鸞國京城只算二流世家的元家,一旦遇上麻煩,哪怕那封書信無法寄到都督府,他韋諒仍然會出手相助一次。

    不過那個名叫元言序的小姑娘,已經失去了一樁可以踏上修行路的仙家機緣。

    只是韋諒同樣知道,對於元言序而言,這未必就真是壞事。

    能在世間得一個安穩,已經殊爲不易。

    上了山修了道,成了練氣士,一旦開始跟老天爺掰手腕,不提人道之善惡,只要是心志不堅者,往往難得善終。

    ————

    陳平安牽着裴錢的手返回渡船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