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神話版三國 >第四千三百三十三章 振聾發聵
    實際上哪怕到現在,曹昂勢力要反攻喀布爾區域的阿爾達希爾,依舊很困難,這些問題其實都很要命。

    至於祕法,那就更不用說了,婆羅門的祕術,不管獲得的方式有多麼的離譜,但那確實是一個又一個相當優秀的祕術。

    「確實,不站在我的位置的話,貴霜的各方面配置很不錯了。「陳曦點了點頭,承認了這一點事實,「但我一直認爲貴霜破敗的原因並非是我們,而是在其文化衝突上。」

    「這點我也承認,我們來的太早了。"陳宮點了點頭,而一旁的曲奇端着酒杯就看倆人扯淡,這些東西對於曲奇而言已經不屬於一個圈子的知識了,實際上他也沒有什麼興趣。

    「貴霜要是真將那些文化融會貫通了,我們很難贏的,最起碼一個能如臂使指的婆羅門,就夠難受了。

    「陳曦也沒否認自家運氣好這一點,當然陳曦更知道,如果沒有漢室的話,大月氏北方貴族在十幾年後就因爲對於婆羅門忍無可忍,直接全投了阿爾達希爾。

    導致前一年還維持着鼎盛,具備壓制薩珊波斯的貴霜,在韋蘇提婆一世死後的第一年,就分崩離析,只剩下很小的一塊了。

    婆羅門的土邦制度,真的是滅國禍根,沒有了北貴的強力鎮壓,這些等同於部落酋長的土邦邦主,如何能繼續維持南貴那龐大的體量?南亞的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由婆羅門宗教勢力串聯起來的土邦聯合體。

    之前的南貴,只是婆羅門高層面對大月氏無力抵抗,被迫團結組合起來的土邦集合而已,一旦沒有了外力的壓制,就會迅速崩潰成原本的土邦自治模式,而現在的南貴,那是面對漢室兵鋒,不得不繼續維持的聯盟罷了。

    如果說,漢室和大月氏還有和解的基礎,那麼漢室和婆羅門連這份基礎都沒有,陳曦哪怕不求人人如龍,只是保證漢文化圈的集體向上發展,陳曦也必須要扼住婆羅門。

    畢竟,這年頭如果說一個文明能做到在漢文化圈上借屍還魂的話,那絕對是婆羅門。

    在三世紀這個節點,世界文明被消耗到了這個程度,但殘存文明的頑強生命力也展現的淋漓盡致,哪怕同樣都以毒瘤的視角看問題,華夏文明和婆羅門文明也是最具生命力,最爲頑強的文明。

    故而對於陳曦而言,真要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漢文化圈,最後因爲一時手軟,讓婆羅門來了一個借屍還魂,那可真就「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所以從一開始陳曦和婆羅門就沒有緩和餘地,反倒和北貴,只要願意投,漢室是完全接受的。

    甚至北貴的百姓從北貴鑽出來,跑到漢室境內,混日子的話,只要遵紀守法,學會了漢話,用不了多久就能混個漢室戶籍。

    在這一方面,漢室其實不怎麼卡的,甚至漢室是睜隻眼,閉着眼,哪怕猜到了你是大月氏人,但只要你心向漢室,那就沒問題。

    至於說烏丸、鮮卑看這一幕什麼感想,那就不歸漢室管了。

    曾經和匈奴沒徹底翻瞼之前,匈奴也享有這一待遇,後來嘛,後來匈奴不當人子了,那就只能去死了。

    「其實,我仔細研究過你的策略,真要說的話,我覺得你在某些方面其實過於鐵血了。」陳宮帶着幾分感慨說道。

    如果純粹以征服的角度,只要稍微和婆羅門妥協一下,貴霜現在就應該塌房了,沒有了南貴的資源、財力、人口的支持,北貴那點人能撐到現在纔是見了鬼了。

    畢竟對於婆羅門而言,給大月氏伏低做小,然後緩慢侵蝕,最後將大月氏變成自己人,與給漢室伏低做小,然後緩慢侵蝕,最後將漢室變成自己人,其實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要漢室願意接納他們婆羅門教,願意傳承婆羅門體系,那麼賣掉大月氏對於婆羅門沒有一點點的壓力。

    可惜,陳曦哪怕嘴上說着在現有的婆羅門教上面加個神民之類的玩意兒,但在執行的時候,不管是哪一批人在執行,到最後都是在儘可能的消滅婆羅門教的痕跡。

    在這一方面上,陳曦從來沒有想過妥協,哪怕明知道只要點頭,就能輕易拿下整個南亞,進而南北夾攻,封鎖開伯爾山口,坎大哈,禁止糧草出入,一兩年下來,別說是阿爾達希爾了,就算是亞歷山大復活,也得餓死在那裏。

    可惜,陳曦絕對不會點頭,哪怕假裝妥協,然後擊敗大月氏之後反悔這種事情,陳曦在思考之後都選擇了放棄。

    倒不是信譽的問題,而是陳曦意識到,真這麼幹,只會陷入到治安戰之中,道義這種東西看着不重要,但翻臉之後,陷入鎮壓上千萬地方民衆的海洋之中,那局

    勢只會比現在更糟糕。

    打下來之後,拿不到任何的好處,還得不斷地投入資源去穩定地方,需要長達五六年,甚至十年左右的治安戰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妥協,就是憋着一口氣不交流,徹底將對面的體系打爆,將對面的人心打爆,然後在收拾爛攤子。

    陷入敵人的汪洋大海之中,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故而當陳宮言及這點,抱着不知道是試探,還是什麼想法的時候,陳曦語氣極爲溫和,但面上不帶絲毫的猶豫回答道:「然而我不會改。」

    「我也覺得你不會改,如果你真願意改的話,政務廳那麼一羣人早就將你說服了。「陳宮笑着說道,「而到現在依舊沒有改,那隻能說,政務廳那羣人,現在全被你說服了,我的能力我自己最清楚,可能說服一兩位,但全部說服,絕對不可能。」

    「因爲他們現在站的立場都和我一致,他們知道我要做什麼。「陳曦想了想說道,到現在,包括劉備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陳曦要建立文化圈,而非是漢帝國。

    曾經還有和陳曦這一方面立場不同的人,到現在,要麼被陳曦團結到了身旁,一起爲這個目標建設,要麼被陳曦的能力徹底征服,意識到不聽這傢伙的指揮,後續一切其實都是扯淡。

    以及最爲特別的劉曄,算是分道揚鑣了。對於此事的立場,可謂是劉曄和陳曦最大的衝突,劉曄站的立場是漢帝國,是劉姓宗室。

    故而哪怕不能統治的中亞,恆河—印度河中上游等部分,劉曄也本着寧可放棄,也不能丟給各大世家、或者漢家王侯的思路。

    畢竟這些地方放棄了,讓原生民族進行建國,沒有漢文化的侵蝕,那麼這些地方就算重新興建起來,也不會對漢室造成任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