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神話版三國 >第四千四百六十一章 前因後果
    所以陳曦必須要在不知道問題是是啥,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裏的情況下,培養出來能應對後續問題的人才!

    這還說個錘子,走帝制那肯定沒希望,必然會被陳曦的認知定義。

    帝制除了疆域大一統的概念,必然還會存在文化大一統,以及思想大一統這種操作,而這年頭不是陳曦自吹自擂,而是他的存在導致某些思想認知大一統的時候必然會向陳曦這個自證了無敵的正確者靠攏。

    所以只能走共主路線,形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諸侯國,然後靠着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技術上的大規模革新,各種學派思潮的相互碰撞,形成百家爭鳴的結果。

    也只有這種智慧火花的閃耀,才能破除陳曦的認知,當然這種破除有可能是某個人發現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某種思潮給陳曦帶來的認知改變,進而洞穿了之前的認知層面的漏洞。

    總之,陳曦現在這情況,除了供養天下人,汲取智慧火花之外,真沒有太好的辦法去解決這種絕對存在,但沒人能在這個時代發現的問題。

    所以帝制從陳曦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及這個社會在自己的調整下出現的問題之後,就被迫放棄掉了。

    聖君獨裁確實是最完美的制度,完全無視了所有的體制缺憾,可以解決任何的問題,但陳曦不是聖君,劉備也不是。

    所以最後還得靠這芸芸大衆,陳曦給予他們種子,然後由他們用各種手段去澆灌,最後必然會開出來不一樣的花。

    故而對於陳曦而言,自己和劉曄的路線並不是分歧,而是更爲直接的劉曄的路有問題,但這種有問題在目前沒有辦法解釋。

    劉曄,不,甚至都不只是劉曄,包括李優在內的主流文臣對於陳曦是存在神聖性的認可,這是正確導致的必然性。

    哪怕從一開始陳曦身邊其實沒有一個隊友,哪怕從一開始陳曦開始搞商業改良的時候,所有人都站在陳曦對面,但隨着陳曦一次次的勝利,一次次的逆反了大局,開創出新的時代,那些人就算有再多的想法,面對陳曦都只能順服。

    所有能接觸到陳曦的高層,當思考的東西與陳曦有所偏離的時候,其實都會產生懷疑,隨後聽從陳曦的建議,進行修正。

    哪怕是劉曄,也從來沒有沒想過幹碎陳曦,自己上臺——就算是造反、擁立,最後呈遞玉璽給劉備的也只能是陳曦,這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走帝制的話,劉備天冷加衣服,給您也準備了金印紫綬丞相之位,統帥諸臣,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絕對不會冷了您的。

    這就是目前最離譜的地方,沒人願意和陳曦爲敵,包括袁曹孫三家其實也不想和陳曦碰碰,陳曦用一個又一個勝利徹底擊敗了所有挑戰者,然後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這特麼就是帝制了好吧!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陳曦努力的收斂自己的身型,儘可能的將自己從制度之中抽身出來,但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補位的魯肅和諸葛亮加起來都不可能承接陳曦抽身而去遺留下來的空缺,在這種情況下,陳曦所能做出的選擇其實已經非常少了,尤其是當陳曦意識到自己當前建立的一切並不是沒有問題,而是無法發現問題的時候,陳曦就知道,絕對不能走帝制。

    好在陳曦從一開始考慮的就是文化圈,想的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只是後面隨着對於劉備的認同性逐步增多,對於漢帝國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逐漸出現接受漢帝國全面帝制的傾向。

    故而後面察覺到這一點之後,想要拐回來也不算太難,畢竟百家爭鳴的基礎是什麼陳曦很清楚,後續只需要陳曦完成這部分基礎,剩下的自會有後人完成,感謝當年歷史課和大學的時候,百家爭鳴作爲一個重要的節點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否則光是打基礎都夠讓人頭疼了。

    這一點可以說是後來陳曦加大往封國投入資源的基礎原因。

    因爲對於那個時候陳曦而言,他要的不是各大封國的實力,而是各大封國在未來不同發展境遇下,形成的社會思潮之中的可能性。

    畢竟光靠輸血的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形成一個新的帝國,而且以漢帝國中央區的實力,就算其他封國有逆天機緣,短時間也不可能超過漢帝國,所以談實力對於陳曦而言沒有意義。

    談思想,談智慧纔有意義,諸子百家的母國未必強大,但他們的智慧思想之深遠,可是絲毫不遜色大國,甚至猶有過之。

    如老子談祖籍那就是陳國人,孔子祖籍那就是宋國人,列子祖籍是鄭國人,莊子祖籍宋國人,鄧析祖籍鄭國人,蘇秦東周洛陽人,真要說大國出身的諸子有,但數量還真未必有小國多。

    既然如此,該怎麼選擇,還用陳曦說嗎?當然是輸點血給各大世家的封地,看看他們能不能搞出智慧的火花,讓自己白嫖!

    嘆氣,好想回國啊,又來到墨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