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太平客棧 > 第四十三章 出劍(上)
    因爲先天五太有一個極大的弊端,在三十六天內,每用一次,消耗就會大上一分。當初李玄都在大真人府連用四次“太易法訣”,因爲在“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之內隔絕天地元氣的緣故,李玄都受了不小的反噬。

    雖然此時的皇城大陣已經被李玄都破去,可以汲取天地元氣爲己用,但李道虛連用四次“太始劍氣”,盡顯雲淡風清,還是十分驚世駭俗。

    這四道“太始劍氣”威力各不相同,不過結成劍陣之後,連成一體,無論是哪個方向,都相當於第三次的“太始劍氣”。

    只是李玄都還有一分疑慮,就算師父境界修爲高出自己許多,用出需要八成氣機的第四次“太始劍氣”也不該如此雲淡風輕纔是。

    不待他開口相問,李道虛再一揮袖,一顆熠熠生輝的金色龍珠從他的袖口中飛出,周圍還籠罩着一層濛濛水氣。

    李玄都立時明白,師父還是藉助了外力。

    就見龍珠徑直飛向李玄都,卻不含半分敵意殺氣,李玄都伸手將其接住,一瞬間只覺得源源不斷的氣機涌入體內,彌補他方纔用出第四次“太易法訣”而損耗的氣機。

    如此回氣手段,難怪李道虛可以連續用出四次“太始劍氣”,只是回氣再快也不能突破自身極限,所以需要十六成氣機的第五次“太始劍氣”是如何也用不出來的。

    龍珠被兩位長生地仙接連汲取氣機之後,變得黯淡許多。

    然後就聽李道虛說道:“這顆龍珠是爲師屠龍所得,我們二人,誰能離開此地,誰便帶着這顆龍珠返回清微宗,將其放置在海底的龍宮洞天之中,讓其自行汲取水氣恢復,以待後來人。”

    李玄都已經從秦素那裏得知清微宗屠龍之事,也知道龍宮洞天,就是李道虛取回“叩天門”的海底隱祕之地所在,算是清微宗世代相傳的洞天,微微點頭。

    李道虛交代完這些之後,走下太社壇,說道:“出劍。”

    這兩個字對於李玄都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說是久違了。以前師父指點、考校他的時候,便是以這兩字開始,以“收劍”結束。

    李玄都鬆開手中的龍珠,任由其自行向上飛去,懸於空中,然後一振衣袖,他身上的“陰陽仙衣”獵獵作響,其上的紋絡立時活了過來,浮光掠影,彷彿無數黑影在衣袍表面瘋狂遊走。

    李玄都是輕輕振衣,如抖落身上的灰塵,十三道黑影便脫離“陰陽仙衣”顯化世間,化作十三道無相無常的影子,遊走不定,並不用李玄都分神駕御,每道身影各對應一劍,宛若活物。

    李道虛卻沒有出劍的意思,不見仙劍,只是徒手。

    世人都推崇一個“大”字,若是能在稱謂之前加上個“大”字,便是絕佳的讚譽,諸如“大俠”、“大宗師”、“大祭酒”、“大和尚”等等,在道門之中,則有“大真人”、“大賢良師”、“大天師”等等,李道虛被人尊爲“大劍仙”,一個“大”字便道出所有,遠勝什麼紫府劍仙、玉面劍仙。

    這意味着李道虛在劍道一途,早已臻至圓滿極致,是公認的劍道第一人,在他面前,用雙劍的張靜修也好,不用劍卻駕馭劍奴的徐無鬼也罷,都算不得劍道大家。當然,也包括博而不精、雜而不純的李玄都。

    僅憑一座“太陰劍陣”便想奈何李道虛,不說癡人說夢,也相差不多。

    李玄都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在用出“太陰劍陣”之後,立刻又用出了“慈航普度劍典”,立時有梵音禪唱,天女散花,繼而白光當空灑落,一尊高有六丈的觀音法相生出,拔除衆生之苦,面帶慈悲。

    與金剛宗、靜禪宗的金色法相不同,這尊觀音法相通體潔白,初時觀音只有雙手合十,然後背後生出四手、八手、十六手,轉眼之間,這尊觀音法相已是有千手之多,這尊千手觀音的手上沒有任何佛家法器,也不見柳枝淨瓶,只有一柄柄形態各異的長劍,或古拙厚重,或輕靈單薄,或扭曲如蛇,都無一例外散發着凜冽劍氣。

    李玄都的“慈航普度劍典”只差最後的“我字卷”,也着實不容小覷。

    觀音法相現世之後,千手輪轉,千劍隨之而動,劍影絢爛,縱橫交織出一張細密劍網,劍法劍勢之繁複多變,實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一衆風格迥異的劍法由觀音法相同時施展,糅合一處,不見半點衝突,極變化莫測之能事。

    兩大劍訣,一正一邪,被李玄都一起用出。

    李道虛的應對也十分簡單,見招拆招罷了。

    任憑你是何等精妙劍招,李道虛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尋覓到其中破綻,直指其要害核心,哪怕李道虛手中無劍,僅憑彈指激發劍氣,便讓十三道劍影和觀音法相近不得身分毫,反而是觀音法相被李道虛隨手激發的劍氣擊中,不斷有白色光華從法相上剝落,如同流螢一般四散而落,法相隨之變得黯淡。

    至於十三劍奴,也好不到哪裏去,每次被李道虛的劍氣擊中,都會一陣劇烈扭曲,要好一陣子才能恢復如初,不過氣息也隨之衰弱。

    李道虛的聲音響起:“且不說‘慈航普度劍典’,這‘太陰十三劍’讓徐無鬼來用,纔像那麼一回事。”

    話音落下,李道虛穿過重重劍影的阻擋,一人好似一劍,直接擊碎了觀音法相,使其炸裂成漫天光華,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出現在李玄都的面前。

    這還僅僅是沒有出劍的李道虛。

    誰說李道虛只是依仗了仙劍之利?

    只見李道虛擡起右手,食中二指併攏,徑直點向李玄都的眉心位置。

    幾乎就在李道虛擊碎觀音法相的同時,李玄都伸手一扯,十三道劍影如同一張大網驟然收緊,一起掠向李道虛。

    李玄都擺明了是要以傷換傷。

    比拼劍道,李玄都很難是李道虛的對手,不過李玄都也有他的優勢,那便是體魄,他本就修煉“漏盡通”,又得了“長生石”,兩者相加,使得李玄都的體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媲美人仙,這是李道虛所不具備的,若是以傷換傷,倒是李玄都更佔便宜。

    李道虛年輕時也是身經百戰之人,如何會不明白。按照常理來說,一駕全力狂奔的馬車無法立刻掉頭,可李道虛卻做到了,只見他的前掠身形剎那靜止,然後有違常理地轉過身來,好像沒有慣性一說,一抖自己的兩隻大袖,只見得雲霧繚繞,其中劍光隱隱,隱約有金石之聲。

    雙袖所至,劍光便如鋪天蓋地一般,讓人眼花繚亂。

    此乃清微宗的“龍遁劍訣”,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此劍盡得其中玄妙,又兼具五行遁術,故得此名。

    同樣一門劍訣,由李道虛用來,自然是天差地別。

    任憑十三道劍影如何詭異難測,始終無法突破李道虛的雙袖,甚至就連在李道虛身後的李玄都,也被重重劍光所籠罩。

    面對李道虛的“龍遁劍訣”,李玄都不得不用出“心魔由我生”,黑髮變作白髮,雙手一分,十指刺入身側虛空之中,兩隻手掌好似憑空消失一般,收回之時,十指指尖從虛空中抽出十道細細的陰火長劍。

    李玄都接着又將“劍心太玄意”施展開來,十道陰火長劍隨着他的氣機變化,吞吐不定,似曲而伸,變幻莫測,與李道虛的“龍遁劍訣”以攻對攻。

    李道虛只是繼續催動“龍遁劍訣”,劍光越來越多,而且劍光各異,當真如龍一般,能大能笑,能幽能明,大者如巨蟒蛟龍,小者似蜉蝣飛蟲,紛紛而落,入眼所及,盡是劍光。

    若是有人能夠有幸觀戰,一定會震懾驚駭於此時的異象。

    只見得無數游龍劍氣穿梭不定,好似萬鯉翻滾。而一道黑影,卻是在其中大開殺戒,攜帶着滾滾陰火,不斷將遊走劍氣化作虛無。

    這一幕場景足足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整個太社壇連同其中的五色土和江山石都被夷爲平地,無一倖免。

    甚至拜殿也受到了波及,被劍氣整整齊齊地削去半邊,好似是神靈用裁刀把拜殿裁去了一半,斷裂邊緣光滑平整,沒有一絲一毫的凹凸不平。

    更爲詭異的是,地面上並非溝壑縱橫、滿目瘡痍,而是平整如鏡,彷彿積雪被風吹過一般,只是多了許多彷彿火焰灼燒的焦黑之色,可見師徒兩人對於各自氣機的掌控已經到了極致,哪怕是逸散氣機,也極富韻律規矩。

    只是李玄都並未佔到任何便宜,哪怕李玄都用出了慈航宗的“慈航普度劍典”、陰陽宗的“太陰十三劍”等絕學,甚至動用了與“太陰十三劍”相得益彰的“陰陽仙衣”,也僅僅是維持了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這只是不曾用劍的李道虛,甚至只是用了一套“龍遁劍訣”,反觀李玄都,所用無不是大成之法,還用了“陰陽仙衣”。從這一點上來說,已經是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