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30章 預先定策
    “騎虎難下?”劉馨微微蹙眉,問道:“你是指戰爭已經打到那個份上,再加上豐臣秀吉此前牛皮吹得太大,談判結果又不能讓日本各勢力包括自家所屬勢力滿意,所以即便自己身體已經堅持不住了,還是不得不繼續戰爭?”

    “你說的這些我認爲都是,而且除此之外恐怕還有原因。”高務實說是說還有原因,但看起來自己也沒完全整理清楚,慢慢沉吟着道:“我回頭想想,豐臣秀吉這一輩子雖然也算很傳奇了,但他一生中至少有三大敗筆。”

    劉馨微微一笑:“三大敗筆?那讓我先猜猜……殺豐臣秀次恐怕要算一個吧?”

    “然。”高務實道:“殺豐臣秀次在我看來正是他的第三個大敗筆。不過在此之前尚有兩點,我們方纔都有談及:其一,以招安代替討平;其二,徵朝鮮。不過在我看來,這兩條其實有一定的相通之處,那就是都源自於豐臣秀吉本身的武略不足。”

    “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在你看來武略不足?”劉馨看來多少有些意外。

    “沒錯,尤其是那一系列的招安。我原本認爲招安是因爲豐臣秀吉更擅長於政略而做出的選擇,但現在仔細想想,卻覺得很可能這些做法並不是什麼‘選擇’,他其實只是被迫。”

    劉馨道:“願聞高論。”

    高務實道:“首先,站在豐臣秀吉的立場上來說,招安這個事情辦得委實遺禍無窮。五個大老,其中三個都是外樣大名。

    這五個人的石高,德川256萬石,毛利和兩川180萬石,上杉120萬石。除了上杉之外,任何一位大佬的封地石高都比他豐臣秀吉本人少不到哪去,甚至德川家康名義上比他的石高更高。

    剩下來的宇喜多和前田算是跟豐臣家關係比較密切的,我姑且把他們算做譜代。可是這兩人的實力呢?一個60萬石,一個83萬石,體量上與五大老相比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而且秀吉這事辦得……嗯,居然還很厚道。就是隻要對面願意招安,領地全部不變,豐臣秀吉只要一個名義上的服從。

    換句話說,如果島津、北條家自己不作死去挑釁他,伊達家也不騎牆,那麼還會多出來三個100萬石以上的外樣強藩[注:高務實這裏是把島津家當時已經征服的九州領土算進去了的,這麼算的理由是如果當時島津家接受秀吉的要求,不再繼續進攻,那麼按照秀吉做事的風格,島津家之前的戰果是可以保留的。]

    這其中,德川家在被改易前也是坐擁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和信濃五國的大大名,估計領地大概在150萬石左右。

    這意味着就算豐臣的家系完全不出岔子保留下來,也很難保證將來不出問題,但凡一到兩個這樣的外樣強藩聯手,豐臣家就未必能保證能夠頂得住[注:整個豐臣家在秀吉死前領地大約600萬石,包括秀次的封地那種,而秀吉的藏入地應該不到200萬石],而且一百萬石的實力當個地頭蛇完全不是問題,這可以參見奧州藤原氏的情況。

    我當年看完一些相關的大河劇時,曾經遺憾西軍打輸了關原之戰,但現在想來卻覺得有些可笑。且不說關原之戰時本身西軍就沒什麼勝利的可能性,退一萬步說,就算關原打贏了,接下來準備怎麼辦?到長門去開新的毛利幕府嗎?

    家康之後能玩各種操作,難道不也是因爲秀吉託孤給了他嗎?但這是因爲秀吉很信任家康嗎?顯然不是,只是因爲當時外樣大名裏最大的兩家就是毛利和德川,相比較一下,德川倒還比毛利更值得信任一些,秀吉這麼做純粹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秀吉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他可能也想多扶植一些親藩和譜代大名來拱衛豐臣家,但是我之前也已經提到過,豐臣家本來就人丁稀少,根本送不出去幾個,而且別人的領地大都安堵了。

    與此同時,三成這傢伙又是個戰下手,北條征伐的時候圍一個忍城都能搞老久,但凡他能立點軍功,讓秀吉多給他封點領地搞成一個大大名,秀吉死後說話分量也能大一些。

    結果導致什麼?導致最後秀吉想出來給自己人混軍功、混封地的辦法,就是去打朝鮮——這個餿主意導致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是有主人的狗,你豐臣秀吉怎麼能隨便亂打呢?

    所以這些事情歸根結底來看,就是秀吉以及他的核心統治班底在軍事上不在行。如果他有信長那個級別的軍事能力,他也沒必要搞什麼招安,直接推平一切非嫡系,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政府,這樣格局肯定會大大的不一樣。

    家康雖然還是搞封建制,但在這方面做的就比他穩妥多了,當然了,家康也沒能完全斬草除根,最後變成了倒幕的禍患。”

    劉馨兩手一攤:“我有一點好奇,以你的介紹來看,豐臣秀吉的武略看來的確不怎麼……出衆。但同時你又說他搞的五大老制度也是敗筆,徵朝鮮可以說是隻看到成功的好處,沒看見失敗的後果,再加上最後一條貿然賜死豐臣秀次——這豈不是說豐臣秀吉連政略也不怎麼樣了嗎?

    類比一下我們中國,結束戰國實現統一,這可是秦始皇那個層次的功績啊!再考慮到豐臣秀吉的出身,他差不多也能算是個日本的秦始皇了,怎麼照你這麼一分析就全是敗筆了?”

    “嗯,好問題。”高務實苦笑道:“站在國家層面來看,賜死秀次肯定是大大的敗筆,但作爲一個‘人’來說,這事其實也不能完全怪秀吉。但凡是個人,誰都有私心,況且秀吉當時年紀也大了,我們誰能保證自己在秀吉的位置上,就能忍住私心不讓自己親兒子繼承呢?

    只不過這一來就又回到了老問題,豐臣家人丁太少。他豐臣秀吉要是能像德川家康一樣,一生就生十幾個兒子,那這就根本不會成爲一個問題。我只能說,保證自己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擁有穩定甚至足夠的繼承人選,也是作爲戰國大名的一項重要能力。在這一點上,秀吉真是被家康爆出翔了。”

    劉馨偏着頭問道:“那你怎麼解釋豐臣秀吉的成功?”

    高務實撇撇嘴,反問道:“京華能夠拿下南疆,靠的是什麼?”

    劉馨一愣:“什麼意思?”

    高務實笑了笑,又道:“那我這麼問吧,京華拿下安南靠的是什麼?”

    劉馨有些莫名其妙地道:“靠的是京華財力雄厚家丁精銳,以及岑黃土司的支持。”

    “家丁精銳的前提實際上也是財力雄厚。”高務實略微糾正了一下,然後道:“豐臣秀吉的能力表現,就和京華拿下安南之前差不多,靠的是控制強大的商業財力,然後以此爲基礎拉攏一些盟友,對其敵對勢力形成實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