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32章 壞水
    五十人的“間諜團”,看起來規模龐大,但鋪開到整個日本,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了。對於許多不太重要的勢力,高陌甚至一個間諜都沒安排。

    如果說這其中有多少勢力算是“重點關注對象”,那麼顯然,除了豐臣家之外,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這後來的五大老一定名列其中。

    除此之外,“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京華橋頭堡島津義弘的勢力也是肯定要派人滲透的。乃至於後來關原合戰中多少有些作用的人物,也都被高陌安排滲透。

    而具體到豐臣家內部,高務實甚至還分了派別針對着進行“平行滲透”。什麼派別?夫人派別。

    這話可不算開玩笑,而是當前或者說數年後豐臣家內部一個很關鍵的局勢。

    北政所淺野寧寧是豐臣秀吉的正室,在秀吉還是一名步卒之時就跟隨在他身邊。而秀吉在身居高位之後也並沒有嫌棄糟糠之妻,其在外征戰之時也時常掛念寧寧,並寫信詢問其日常生活起居如何,二人關係非常好,成爲豐臣家武士心中的楷模。

    北政所夫人因出生於尾張朝日村,所以對尾張出身的武士格外照顧。在秀吉死後——甚至生前,豐臣集團內部便逐漸形成了以北政所夫人爲核心的尾張武士集團,其中比較著名的大名有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

    因北政所一直未能爲秀吉誕下一子,而秀吉的側室淺井茶茶卻最終爲其生下秀賴,於是在豐臣秀吉生命中的最後幾年,茶茶與寧寧之間的的地位差距逐漸縮小。

    在秀賴出生之後,以出身近江地區的茶茶爲中心,逐漸形成了近江武士集團,其中最爲著名的大名就是石田三成。

    此後,近江武士集團便與北政所的尾張武士集團成對峙之勢。也正是從此時起,茶茶的地位逐漸高於寧寧,尾張武士集團開始處於弱勢。

    然而,寧寧身邊的尾張武士大多是在秀吉還未飛黃騰達時就跟隨在其左右,爲秀吉披堅執銳征戰四方,有些像大明早年的軍功勳貴集團。可是在秀吉握有大權後,卻很快開始重用近江地區出身的文官集團,如石田三成和大野治長等人。

    要說秀吉這麼做的原因,那當然是由於當時戰事愈來愈少,武將的作用也逐漸下降,而石田三成等人更善於治理內政,更符合當時秀吉的需要。

    可是無論原因何在,秀吉此舉早就使尾張武士不滿,只是他們敢怒不敢言罷了。等到秀吉死後,這些尾張武士對豐臣家的向心力就進一步減弱,投靠德川家康也算是情理之中。

    舉個例子,在後來東軍和西軍的交戰中,秀吉昔日的舊將福島正則,居然主動擔任東軍先鋒,可見其對石田三成一派的近江武士集團有多麼怨恨。

    這裏要特別注意一點:在關原合戰中倒向東軍的小早川秀秋也是尾張出身,甚至他還是北政所夫人的外甥。而衆所周知,正是由於他的倒戈,才使東軍起死回生,一舉擊潰西軍,奪得勝利。

    關原合戰中促使西軍戰敗的另一因素,便是石田三成的個人原因。雖然毛利輝元當時被推舉爲西軍總盟主,但西軍的實際控制人和指揮官皆爲石田三成。

    由於1574年的三獻茶事件,使秀吉格外看重三成,並將他當做心腹。三成倒也沒有讓秀吉失望,甚至在秀吉死後,他對待少主豐臣秀賴也完全稱得上忠心耿耿。如果沒有石田三成的努力,德川家康奪取天下的過程將會更加輕鬆。

    然而這個說法是站在整個日本的層面上來說的,如果把格局縮小,只說豐臣集團內部的話,石田三成的表現某種程度上卻又導致了內部分裂更加嚴重,矛盾衝突也更加不可調和。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豐臣秀吉過於寵信石田三成,導致許多豐臣家的大名和武將對其不滿。加上石田三成本人又不懂得韜光養晦,不知“亢龍有悔”的道理,以至於平時飛揚跋扈,鋒芒外露,所以招來許多人的厭惡。

    而與此同時,德川家康就與他完全相反。爲了隱匿自己的野心,德川家康在平日裏謹小慎微,對待其他大名和將軍都比較寬厚,兩相對比之下,他很容易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好感。

    人心向背定成敗,在關原合戰開始後,許多大名根本不接受石田三成的調遣。原本這其中有一部分人加入西軍的原因就僅僅只是因爲自己曾經做過豐臣家的家臣,擔心投靠到東軍會背上不忠的罵名。

    這種情況下,再加上石田三成的聲望不足,當然就很容易出現難以調動這些大名的情況。比如在關原合戰開始後的兩個小時,石田三成就曾經向島津義弘發出命令,要求他火速派遣援軍支援前線,但卻遭到島津義弘的斷然拒絕。

    而在小早川秀秋倒戈後,西軍陣營中便不可抑止地產生了連鎖反應,許多大名紛紛率部投向東軍,或是投降,或是直接轉向攻伐西軍,致使西軍慘敗。

    在《結盟信長臣服秀吉,合戰武田決勝關原——德川家康的爭霸之道》中提到:“南宮山東麓的安國寺恵瓊、長束正家、毛利秀元、吉川広家敗逃。東軍大獲全勝結束。”

    做一個假設:當時石田三成若請毛利輝元坐鎮,或者至少以輝元的名義發號施令,或許還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至少應該不會有太多人臨陣倒戈。

    況且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毛利輝元一家出兵就高達一萬五千,而整個毛利集團的聯合軍(包括毛利輝元,輝元的養子毛利秀元、吉川廣家等)更是西軍中最爲龐大的勢力,結果卻由於他沒有指揮權而幾乎集體打醬油,這本身也是一種致命的浪費。

    至於小早川秀秋的倒戈,那也不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行爲,是有很明確的內在因素的。他的父親爲木下家定,是北政所夫人寧寧的哥哥,也就是說小早川秀秋是寧寧的外甥,再加上他出身尾張,所以與寧寧的關係非常親密。

    與此同時,他還曾經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理論上他絕不應該會背叛豐臣家。然而事實上,偏偏正是因爲秀秋的倒戈才使豐臣家滅亡。

    話題終於回到了一開始所說的“豐臣集團內部派系”問題之上:小早川秀秋倒戈的原因主要就是與石田三成不和,甚至可以說矛盾異常尖銳。

    這裏先要說一件事:在朝鮮之役中,小早川秀秋和小西行長曾率領援軍前往被明軍圍困的蔚山城支援。雖然秀秋在蔚山之戰中表現的十分英勇,但卻因屠殺城中婦孺而遭秀吉厭惡,甚至因此將其領地沒收。

    秀吉的這個舉動顯然極不正常,大將在外征戰,作戰勇敢、忠心不二,你卻因爲他殺了敵國平民而把他的封地都罰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