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二)道華夷
    夜。

    尚書高府,日新樓中。

    “再這樣下去,你家遲早要變成萬國牌後宮大雜院呀。”劉馨兩隻手指捻着一封書信,笑眯眯地道:“喏,先是一個女真格格,又來一個日本公主。我覺得你是不是考慮一下,在南疆幾個王國也搞個選妃活動,到時候一國來一個,怎麼也能湊兩桌麻將,那多熱鬧啊。”

    高務實感覺她這番話說出來似乎並沒有多少嘲諷的意思,倒是有些奇怪,不過面子上卻不表現,只是呵呵一笑,搖頭道:“女真還是部落制呢,格格也就那麼回事;日本的‘公主’嘛,我估摸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倒不必強調這些身份。”

    “我強調的是這些嗎?”劉馨斜睨了他一眼,輕哼一聲:“我強調的是大雜院啊。”

    大雜院三個字被她加重語氣念出來,高務實當時就哈哈一樂,點頭道:“是呢,是呢,才兩個而已……你可真是見微知著啊。”

    “喲,我這是推論啊。你看你,明明在南疆大搞戶籍歸化制,結果自己一妻一妾都不是漢人,眼看這第二位如夫人也是外國友人……我合理推測,你該不會是想全生些混血兒吧?據說混血兒有什麼優勢來着?”

    “你快拉倒吧。”高務實白眼一翻,道:“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研究,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東亞人種……呃,我就不引述原話了,反正簡單的來說差不多就是同一個族羣圈子起源的意思。這也是當時學界認爲所謂‘五胡亂華’其實從學術角度而言並不存在,因爲那不是異種族羣之間的戰爭,而是‘內戰’。”

    “是麼,這個我倒不太瞭解。要說女真也還罷了,難道還包括日本?”劉馨愣了一愣。

    “沒錯,也包括日本。”高務實道:“那個研究其實挺複雜的,我又是外行,那裏頭的一些圖譜我都看不懂,只是大致看了一下結論罷了,總之東亞這一大塊基本上相似度都很高。

    當然,咱們所謂的漢族本身也不是一個多麼‘純血’的民族,甚至有很多學者認爲商周兩朝都是當時的異族進入並主導中原,最終形成漢族前身的。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又和當地民族出現了大規模的混血……

    不過我個人對此很無所謂,正如同有一位英國學者曾經說過的那樣,‘中國是一個僞裝成國家的文明’。

    這句話我特別贊同,因爲中國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同化能力超強,也就是所謂‘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這種能力顯然不是血統帶來的,而是文化帶來的。

    漢族,從來都是以文化來劃定的民族,而絕非以血緣來劃定的民族。即便你我體內的血統,難道就一定是所謂純正漢族麼?我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血緣上的純正漢族,但思想上的純正漢族卻數不盡數。

    另外補充一句,芷汀雖然是僮人土司之家出身,但她家的族譜是清晰的,祖上是宋軍入廣西平亂過去的軍官。”

    “哈哈哈哈,我就隨口說說,你不要這麼嚴肅嘛……所以你是想搞民族大融合嗎?”劉馨大笑起來。

    高務實還真挺嚴肅的,正色道:“你還別笑,正是基於漢族有這個天生自帶的超強被動BUFF,我一直是非常支持民族大融合的——我的始終是我的,你的只要來了也是我的,這生意那可是穩賺不賠啊。”

    “基因什麼的我也不懂,學界怎麼說的我也不清楚。”劉馨聳了聳肩,問道:“我只想知道,你答應收下這個成田甲斐,是不是就意味着你——或者說京華,已經對日本有那方面的意思了?”

    “哪方面啊?”高務實也斜着眼問道。

    “還能是哪方面?娶了回來就是一家人——到時候也要戶籍歸化嗎?”

    “不對不對,你這個比喻有問題,我更傾向於認爲這是給他們機會認祖歸宗。”高務實大搖其頭,道:“你看島津家、長宗我部家那些人,一個個都說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嘛,所以這是認祖歸宗。我這個人最是仁慈不過了,怎麼能能離散骨肉至親呢。”

    “是麼?”劉馨白了他一眼,道:“我記得以前我中學時代的男同學們,基本上都是盼望着馬踏東京來着,你要是去和他們說中日一體,我估計你恐怕要捱揍。”

    高務實笑道:“人在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想法,那是很正常的事。人總是會隨着年齡和知識的積累成長起來的,然後就會明白,打仗只是爲了達成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手段,但打仗本身未必能解決問題,如果有更好的手段徹底解決,那打不打仗其實根本不重要。”

    “可是依我之見,你要讓日本‘認祖歸宗’,怕是最終還得打仗纔行。”

    “小孩子早早離開爹孃,有點叛逆心態很正常嘛,雖然我堅持以說服教育爲主,但如果着實不聽話,打打屁股那也是應該的。你不是老說我有爹媽心態麼?你瞧,這也是爹媽心態呢。”

    “行行行,反正你總有道理。”劉馨嘆了口氣:“我就是怕,你找的這個搞不好是個逆子,教都未必教得乖啊。”

    “看來你還是很懷疑這種同化能力嘛,那這樣吧,我簡單說說這種能力是怎麼回事,曾經做到過什麼。”

    劉馨點點頭,道:“請講,我也希望你能說服我。”

    “生活在中國北方更偏北的先民,原來過的生活和中原地帶、南方差不多,但隨着人口增多,那裏的農耕環境也沒有其他地區好,所以這些先民開始了農耕加狩獵的生活。

    再隨着氣候變冷,糧食進一步減少,爲了生活,這些先民只好帶着家畜到處尋找食物,遊牧,就開始了。但遊牧的收益無法保障,所以時不時就要南下搶劫,要想搶得過農耕民族,就需要加強武力,所以遊牧化的民衆,就成了人人皆能騎兵打仗的好戰士。

    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民衆,面臨兩重壓力,一個是氣候變冷造成糧食產量下降,一個是北方遊牧化的民衆南下搶劫。對於他們來說,自身的資源本來就不夠,還有可能被搶走,這該怎麼辦呢?

    應對這個問題,主要有三種辦法:第一是改進生產技術增加糧食產量,但迭代生產技術是個長期實踐纔會見效的事情。於是人們想到第二種辦法,重新劃分資源,讓少數人喫飽。也就是通過戰爭或統治,讓大多數人少喫多幹,供養剩下的一小部分人,這就是“階級化”。

    此外,重新劃分資源還有一種辦法,部分人結成共同體,然後宣佈其他人“非我族類”,再把他們的資源搶過來。這種方法更暴力,更殘酷,衝突更激烈。

    這三種方法,常常是組合使用的。比如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人們在勞動生產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同時,羣體之間、羣體內部的衝突也更加頻繁。羣體之間,強大的羣體會兼併弱小的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