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61章 新加坡?虎州城!
    除了交通咽喉重地之外,龍牙城這個地方還有一大好處,便是終年氣候宜人。劉馨給高務實做過介紹,說當地平均溫度在21c~27c左右,在南洋來說無疑是風水寶地。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南洋艦隊的母港是否要定在龍牙城,高務實依舊有些躊躇。

    京華的兩洋艦隊雖然本質上是商業化的艦隊,但在高務實的心目中,這兩支艦隊將來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也是會搞並非一定要搞“兵商分離”的。既然要分離,那麼就意味着軍港和商港不能混爲一體。

    龍牙城在此時顯然是商港基因大於軍港,高務實從本意上其實還是更樂意將其維持商港地位,而軍港則擇地另闢。

    說起來,根據劉馨彙總的情報來看,龍牙港的本身條件其實也不是特別適合作爲軍港存在,其最大水深爲三丈一尺(10.36米),潮差約二尺(1.83米),盛行西南和東北季風。在西南季風期間很少起風暴,錨地基本上是風平浪靜的,比較適合作爲商港存在。

    那麼,軍港建在哪裏?高務實自然首先便想到了新加坡。

    當然,新加坡如今還不叫新加坡,而叫做“淡馬錫”——這個名字後世還挺著名,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其是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管、以私人名義註冊的一家控股公司。

    地理名詞中的淡馬錫,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當時叫做“蒲羅中”。

    據後世的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Ujong”之對音,“蒲羅中”也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爲“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室利佛(中國古籍稱三佛齊)自683年間征服巨港之後崛起,國內統治成功之後便稱霸蘇門答臘全島,繼而向周圍擴張,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

    由於三佛齊連年征戰,國力不斷削弱。11世紀,南印度注輩國勃然興起,大舉東征,攻佔三佛齊首府巴林邦,逼其遷都詹卑。新馬地區單馬令等屬國也乘三佛齊衰弱之機紛紛擺脫其羈絆。

    在此期間,三佛齊的一位王子名叫聖多羅伏多摩(桑尼拉烏他瑪),在其岳母即廖內島女王的資助下,1299年來到新加坡島建立僧伽補羅國(又譯新加坡拉),梵文意爲“獅子城堡”。?

    新加坡拉王朝立國百年,因其北方受到暹羅的威脅,南方又遭爪哇虜掠,王位傳至五世,遂爲麻諾巴歇所滅(新加坡戰役)。

    在原歷史上,隨着葡萄牙與荷蘭人的到來,以及亞齊王國的崛起,新加坡逐漸捲入區域博弈中,導致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燬了河口的據點。隨後至1700年,新加坡整體呈現出逐漸沒落的趨勢。

    直到英國人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新加坡登陸,開始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靠着當時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對安全的保障以及其本身的區位優勢,新加坡纔再次繁華起來。

    不過高務實此刻的切入時間頗爲不錯,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之後雖然和淡馬錫形成競爭,但由於葡萄牙本身實力更強,暫時還沒覺得非要滅了淡馬錫不可,也沒有去燒燬淡馬錫的河口據點。

    換句話說,此刻的淡馬錫多少還是有點港口基礎的,不至於需要完全從零開始。當然話又說回來,以新加坡的港口天然條件,就算從零開始也依然值得。

    不過,若是要把新加坡作爲南洋艦隊的母港,有些問題還是很值得重視。

    首先是當地目前的發展比較拉胯,人口不僅不多,當地人還以信奉綠教爲主,這就不太好了。雖說高務實對於各種宗教本身都沒有太過極端的想法,但他這個人說難聽點就是個“滿腦子GDP”的紅朝小幹部,一貫覺得太過於宗教化的社會都會影響生產力,而綠教社會就是其中的典型。

    後世早有無數學者論述綠教國家爲什麼發展遲緩,高務實對於那些觀點基本都是贊同的。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後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成三大宗教,基督教,綠教和佛教。

    從發達國家屬性來看,大多數是基督教,而主要信仰佛教的發達國家也不少,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等(紅朝發展雖然飛快,但其實不算佛教國家,因爲整體屬於無神論),但是唯獨龐大的綠教國家卻始終無法產生髮達國家,這到底是爲何呢?

    後世全世界有57個國家和地區是綠教國家,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多達30多個,而且整個信仰綠教的人口超過16億,可以說是世界影響極大的宗教了。但是這57個國家和地區,卻沒有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不但沒有,大部分還很窮。

    很多人可能會說,沙特、阿聯酋、卡塔爾他們不是很富裕麼?這……有錢並不代表發達,如果不是因爲地下的石油,誰敢說這些國家不得窮到喫沙?而且即使有錢了,整個國家的工業依然非常落後,離“發達”那是相差甚遠的。

    那麼問題來了,爲何在綠教世界,就是無法產生髮達國家呢?其實關鍵原因可能有三點。

    首先就是思想上的束縛。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思想束縛最嚴重的主要宗教就是綠教了,綠教執行嚴格的教義,生活的一切都要聽宗教的。而且在教育領域反應最明顯,綠教國家最大的學科就是神學,而神學只幹一件事,就是研究古蘭經,研究那位敏感詞說的話。

    而這個其實就是一種以神學愚昧百姓,禁錮思想的行爲。中國人後來反思自己的歷史,經常說儒家、說八股文禁錮思想,其實相比綠教而言,儒家那也能叫禁錮思想?這個真是比都不敢比。

    在這種宗教禁錮下,思想被嚴重束縛,整個社會容不得創新,一旦有立馬就會被扼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缺乏創新的民族和國家,它們該怎麼發展科技,怎麼發展工業?工業科技沒法發展,又如何成爲發達國家?

    然後是教育問題。後世經驗表明,但凡是綠教國家,一定是教育落後的國家,爲何如此呢?主要是兩點,一是綠教教義不重視教育;二是始終還是實行教育不平等,認爲女子不應該接受教育,所以綠教婦女大多是文盲,被嚴重束縛。

    高務實就記得一個有個例子,說沙特的公主出去買東西,竟然不知道怎麼算錢,可見其連最基本的數學教育都沒有接受過。公主尚且如此,遑論其他女子?教育的落後,對於發展人才顯然是最致命的。在那個時代,接觸不到世界先進的思想和科技,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登高望遠,還談什麼發展?

    高務實穿越前的紅朝無疑正在崛起,每年畢業近500萬理工科大學生,爲世界之最,甚至幾乎接近產業空心化的米帝十倍。只是因爲科技人才產生和科研成果產生之間有衆所周知的滯後性,因此當時米帝還能勉強維持科研效率。不過很顯然,如果沒有巨大的其他因素干擾,紅朝對米帝完成科研超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