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69章 戰爭序曲(二)
    高務實左看右看都覺得不穩妥,但他萬萬料不到周本兵此刻居然提出了一個絕對堪稱穩妥的意見,只不過……似乎只是軍事上的穩妥,因爲周本兵的建議是:由蕭如薰或麻承勳領兵出塞作戰,但京華要出動大規模騎丁協助。

    這個主意真是讓高務實震驚了一把,但震驚過後他也不得不承認,單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以京華此時在遼東的武裝家丁規模,的確有能力完成這一任務。

    原因爲何?因爲高務實自當初去遼南赴任金復海蓋兵備開始,就一邊擴大在遼東的投資,一邊積極往遼東擴大武裝家丁編制,以及囤積各類作戰物資。

    這一舉動甚至還被劉守有上報過,只是當時高務實對東廠和錦衣衛的影響力極大,導致最後皇帝那邊接收到的情報有着明顯的傾向性,於是認爲這些準備只是因爲遼東的安全局勢堪憂,京華爲了確保煤、鐵等重要產業的安全,故設置了多重安保手段。

    這些手段主要包括設立京華商社護衛馬隊、各礦區護礦隊、各工廠護廠隊,以及遼河、太子河等內河運輸與護衛船隊等等。

    如果按照大明內部的習慣來看,這些家丁都是按照約定成俗編制而成的,與全國各地無數鄉紳們打造的那些用於防備流寇山賊的民兵組織並無不同。

    非要說有什麼區別,那大概就是京華的體量太大,所以這些武裝力量加起來實在是規模巨大,而且京華又太富,這些武裝力量的裝備水平也因此太高太高。

    由於京華出兵可能有一些其他問題,高務實不好立刻答應,因此只是不置可否地表示自己會考慮,然後就請周本兵先回去了。

    等周詠一走,高務實便回到書房,將劉馨找來繼續商議,尤其是針對京華出兵的提議向她徵詢意見。

    劉馨聽完便笑道:“京華出兵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京華在遼東維持較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原本是做爲壬辰倭亂和決戰察哈爾所準備的明軍後備力量,你現在如果要提前使用,那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會暴露京華在遼東的實際實力這一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皇帝前不久還在擔心你的勢力太大,如果此次作戰,京華旗下的武力又發揮了比較重大的作用,到時候皇帝推一及衆,由遼東聯想到全大明,甚至再聯想到南疆……那他會不會認爲你高司徒看似好端端的一介文臣,結果手裏居然有好幾十萬大軍,這會不會有些過於令人震怖啊?”

    “我就是擔心這一點。”高務實皺眉道:“遼東的武裝家丁的確實力不弱,但他們也的確是爲壬辰倭亂和察哈爾決戰預備着的,這一點從始至終都不曾變化。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他們對朝廷毫無威脅,但皇帝會不會也如此自信,經過上次事件,我卻不能再打包票了。”

    劉馨掠了掠鬢角的秀髮,坦然道:“既然如此,我的建議是能不出動京華的騎丁就最好不出動,如果實在要出動,那就要儘量壓縮規模,特別是一定要確保出動的京華騎丁人數絕不能超過遼東的正規騎兵部隊,要讓‘協助作戰’至少看起來是名副其實的。”

    高務實把目光轉向窗外,看着什剎海,平靜地道:“那就首先要評估一下圖們此番出兵的力量,以及我方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應對。”

    劉馨毫不猶豫地道:“圖們方面我們要料敵從寬,外喀爾喀部據說一直比較好的保持着蒙古人的傳統,戰鬥力這一塊我認爲最好往高了估計。

    察哈爾本部有六萬精騎,外喀爾喀部雖然能戰但人口相對不足,我認爲即便他們被迫全力支持圖們,能出動的也不會超過兩萬騎。這樣的話,對方最多會擁有八萬蒙古鐵騎,絕對是一股強大的戰力。”

    高務實沉吟片刻,長長地出了一口濁氣,面色謹慎地道:“以步制騎我曾試過幾次,效果還算不錯,但問題也比較明顯,最嚴重的一點就是,這種戰法首先必須確保戰鬥爆發在我所預定的戰場。

    換句話說,就是在我軍機動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必須先敵行動,提前預設戰場並確保對方中計。你知道的,這種仗如果打贏了,回顧的時候的確很爽,但事實上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圖們如果像之前一樣,是來主動進攻大明,甚至就算進攻葉赫也還好說,因爲我們的城池、葉赫的城寨都是固定在那兒不動的,他要來搶掠就必須奔着城池而去,這對於設伏之類的計略而言比較方便。

    然而這一次最大的難題恐怕會應在救援科爾沁部這件事上,科爾沁是個遊牧的大部落,不僅居無定所,而且地盤也不算很小。在這種情況下,我要判斷圖們的行軍軌跡是很難的。”

    劉馨搖頭道:“就算你能判斷準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爲這是在和蒙古人作戰,不是在南疆打城池交換,時間和距離都擺在這裏,前方打起來根本不可能靠你來遙控。

    你若決定讓蕭如薰領兵,就得完全信任蕭如薰的能力;你若只需要麻承勳出兵,那也一樣只能相信他的能力。總之,到時候臨戰發揮如何,全看前線將領的應變之能,你頂多只能提前告訴他們一些戰略目標之類的東西,具體操作全看他們自己。”

    高務實沉默了一會兒,把話題轉移開,問道:“遼河以東能夠抽調的騎兵部隊只有八千左右,那就是說京華騎兵的協助兵力頂多也不能超過這個數了。”

    劉馨斜睨了他一眼:“與之持平也是不行的。不瞞你說,我甚至恨不得只出個兩千人,勉強給遼東湊足一萬騎兵就好。”

    高務實皺眉道:“一萬打八萬?”

    “怎麼可能!”劉馨翻了個白眼:“自從萬曆二式騎槍款問世,明軍騎兵的火力的確提升了很多,現在與蒙古騎兵對射的確已經不落下風了。

    但即便如此,那也主要是從射程和殺傷力的角度來說的,從火力密度而言可未必——畢竟騎槍雖然已經改爲燧髮式,也有了紙殼定裝藥,但現在裝藥和裝彈是分開的,整個填裝時間雖然比以前大幅縮短,可是這個速度提升再快也不會比蒙古人抽箭射出來得快。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只要蒙古人不和咱們搞什麼曼古歹,雙方就打成最蠢的騎兵對衝,那麼在第一波射擊之後就可能出現短兵相接——我現在還不好判斷這樣的戰鬥雙方誰能佔優。”

    萬曆二式騎槍是可以插刺刀的,但騎槍插刺刀並非用於騎兵對衝作戰,那是爲了騎兵對步兵的驅逐戰和追殺作戰準備的東西。對於騎兵對衝作戰,大明騎兵也好,京華騎丁也罷,一旦短兵相接,還是要靠戰刀來分勝負。

    只不過,蒙古人的戰刀是那種典型的蒙古彎刀,大明這邊的冷兵器卻不算標準制式化,馬刀的款式略多——主要是由於京華很少涉足冷兵器產品,導致這些馬刀的供應商不同,因此款式也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