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6章 伐元(卅九)不可盡美
    花開數朵,各表一枝。

    駐軍在閃電湖的高務實經略本部,近三萬騎兵在中午紮營之後,忽然一改此前數日的作風,不僅沒有以極快的速度喫完午飯立刻再次趕路,甚至有了點馬放南山的意味——他們真的開始放馬了。

    閃電湖周圍草場不錯,水源自然更加不是問題。眼下可不是當年在廣西時的境況,高務實完全不必擔心水源被投毒。

    當然,以閃電湖的面積來看,除非察哈爾部的蒙古人有洗衣粉戰神手裏的那玩意兒,否則投毒也毫無意義。

    高務實本人表現得更加輕鬆愜意,竟然跑到湖邊垂釣,用從蒙古牧人手裏換來的釣竿扮起了漁翁。蚯蚓是他兩位庶弟高務正、高務若親自去挖的,酒米餌料是現場拌的。

    這裏還出了點小插曲。軍中出征,米倒是有,但酒卻有點難辦,由於高務實能喝酒卻不好酒,他軍中的禁酒令一直很嚴。最後還是天津海防遊擊陳蠶站出來,說之前清查內務的時候從麾下某把總手裏繳獲了幾斤,現在倒是可以派上用場。

    這件事出在陳蠶這兒,高務實覺得倒也在情理之中,他是天津海防遊擊嘛。天津衛原本在京畿防務的重要性裏排不上號,但後來有了京華的天津私港,天津的發展那叫一個驚人。

    當年的高務實不過是個垂髫童子,如今差不多二十年過去,天津港也發展成了一座貿易巨港,連帶着天津城都擁擠不堪。如今,朝廷上已經有了設置天津巡撫的呼聲,並有很多官員建議擴建天津城。

    其實原歷史上大明的天津巡撫就是萬曆二十五年設置的,如今的天津比原歷史上發展得明顯要好很多,也的確到了該設置巡撫的時間了。皇帝也派陳矩私底下問過高務實對此事的態度,不過高務實當時的態度比較曖昧,並沒有明確表示支持。

    事實上,高務實的確不主張在天津再設巡撫,甚至他還希望把順天巡撫都給撤了,或者說是讓順天巡撫直接統管北直隸。不僅是北直隸,他主張在全國各地都把巡撫制度定下來,把一些交錯式的巡撫、總督轄區打破,然後統一規劃,實行權責分明的新制度。

    他主張從朝廷層面改變“祖制”,巡撫就是一省主官,軍務也可以兼理,相當於行政一把手兼省軍區政委,總兵則是省軍區司令員。至於總督則可以比擬爲戰區、大軍區的司令員,至於是否需要統管駐地省份政務,那可以因地制宜。

    比如兩廣總督不僅統管兩廣軍務,也一直都當廣東巡撫來用,這個習慣是否需要延續,也不是不能討論。但與此同時,高務實認爲薊遼總督就沒有必要兼管政務,宣大總督、陝西三邊總督也一樣——這些都是專門爲軍務設置的總督,兼管政務反而並不合適。

    言歸正傳,天津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駐紮天津的軍隊自然也會從這樣的繁榮中得到好處——衛所制嘛,不用多解釋。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待遇好了,軍紀就難抓。陳蠶是此行八大遊擊中領兵最少的,但他軍中被高務實整風抓出來的典型卻最多,想不到這次倒是因禍得福了。

    八大遊擊並未陪着高務實釣魚,而是分別坐鎮本部。別看現在經略本部一副馬放南山的模樣,實際上是外鬆內緊。高務實的命令就是故意做出這樣的姿態迷惑對手,但卻隨時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

    陪在高務實身邊的是他的幕府,也就是帶來的京華祕書們。畢竟並未卸任戶部尚書,高務實即便是在軍中,一些戶部政務還是要送來報他批准審覈,只是此事現在交給了祕書們做個經手,而高務實也會把其中一些拿出來交給他們商量,先拿個主意供其參考。

    倒不是這些事真的會耽誤高務實許多思考時間,而是他打算以此鍛鍊自己身邊的這些人,雖然他們將來多半不會去朝廷做官,可是在南疆負責某個方面的事務卻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思考大明朝政的經驗在前,將來在南疆自然也就有了些底子。

    今天報上來的事裏頭最要緊的,便是薊遼總督的續任或者繼任問題。

    自從前幾日高務實動用尚方劍臨陣撤換了在後方“不用命”的薊遼總督李松,朝廷裏就掀起了軒然大波,各方立刻吵得不可開交。

    實學派這邊反應很快,消息一到,大批實學官員紛紛上疏叱罵李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甚至乾脆一點面子都不給的直言李松是蓄意圖謀,爲的就是拖高經略的後腿,將黨爭傾軋置於朝廷利益之上,不僅該黜,甚至該殺。

    實學派如此,心學派焉能不做反制?於是心學派官員同樣紛紛上疏,指責高務實這麼做是假公濟私、打擊異己,說他是故意找藉口濫用尚方劍特權,爲的就是獨掌大權、超脫於朝廷的制約之外。

    看這言下之意,大概就是暗指高務實此刻手握朝廷最精銳的六十萬野戰大軍,已經到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時候了,朝廷如果依舊無動於衷,一旦高某人領着大軍殺回京師,那可就爲時晚矣。

    可惜這話連一貫中立的傳統理學派都看不下去,性格剛烈的王家屏王閣老親自站出來斥責:“國戰在外而內鬥尤烈,此豈朝廷福也!諸公作此謬論,可敢捫心自問否?”

    不過一些心學官員陰陽怪氣地表示:“我朝廷二百年,尚未聞制軍於戰時爲人臣所免之先例。高務實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將堂堂薊遼總督說免就免,無論他是以何事爲藉口來做此事,我等只問一句:他高經略可有考慮過朝廷威信、文臣體統?”

    這話王家屏卻也不太好回答,只能爲“朝廷威信”辯解一二,道:“此次蒙元經略獲授之尚方劍,其權乃有明旨規定:‘督撫不用命者,立解其兵柄,簡一監司代之’。既如此,高經略以朝廷之制、行君賜之權,何以爲過焉,竟被誣以弄權?”

    不過關於“文臣體統”,王家屏也不好多說。畢竟他剛纔這話是站在朝廷法度的角度而言,即高務實的做法完全合規,並沒有什麼不考慮朝廷威信的事。至於文臣體統,這事卻很難講。

    爲什麼難講?總督作爲文臣邊臣一般意義上的巔峯,在不常設的經略之外,它就是最高級的所謂“封疆大吏”,歷來都是隻有重量級文臣纔有資格擔任的。

    而且,總督一般統管兩省或更多省份軍務,可謂影響巨大,甚至在很多時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要罷免也只有聖旨才能做到。如今高務實第一次獲得此權力,便毫不猶豫地拿來用了,這即便不說弄權,似乎也難逃行權不謹的質疑。

    什麼叫文臣體統?文臣體統就是文臣的臉面。以往文臣到了總督這一級,甚至統稱“督撫”這一級,他本身就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故也只有皇權能高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