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6章 伐元(卌九)清點戰果
    割首級這事兒李家軍歷來擅長,至於蒙軍殘餘負隅頑抗,在他們面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來。不過,既然不是名正言順的正面殺敵,李如松本人就沒那麼大興趣了,他在率部發動進攻之後並沒有親自去清剿蒙軍殘敵,而是去拜見了經略高務實。

    李如松這人脾氣比較“復古”,他堅持的是一種在這個時代看來十分神奇的文武同權思維,不同意也不承認文臣比武將高貴,因而他本質上並不效忠於某某文臣或者文官集團,而是隻效忠於皇帝。

    但是,如果說當今文臣體系之中還有人能真正鎮得住李如松,那麼高務實應該說是當仁不讓的那位。其中的緣由極其簡單,不是因爲高務實地位高崇,也不是因爲高務實富甲天下,而是因爲高務實戰功赫赫。

    在李如松的眼中,高務實的地位再高、財富再多都和他無關,不具備可比性。惟獨戰功這一條是李如松關心的,而偏偏是在這一條上,高務實比他更有底氣。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與此相關,就是李如松感到高務實自身也有些異類,是一個不那麼在意手底下戰功歸屬於具體某個人的大帥。

    簡單地說,就是李如松認爲高務實在這一點上比其他人都公正。後來又有一件事,讓李如松對高務實的公正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段話本是高務實前世學習中央精神時從朱總理口中聽來的,當時只記得是一句明代的箴言,具體出處卻沒在意。

    結果他此前位晉戶部尚書,在清查倉儲吏治時引用了這段話,之後被人意外提醒,才知道原來是明代前期名臣年富所言,而且曾經刻入碑文之中。而更巧合的是,年公也曾做過戶部尚書。

    高務實在戶部尚書任上其實還不算太久,但經過清查倉儲、整合財權、統一調度、新設兩署十一司等一系列操作,終於在較短時間裏完成了伐元之戰的物資準備,並且分幾次逐步補齊了九邊各鎮往年積壓的一些欠餉,讓九邊軍務煥然一新。

    李如松身爲九邊大帥之一,對此是十分滿意同時又十分震驚的。如果說完成伐元的物資準備是高務實能力的體現,那麼補齊欠餉可就不僅是能力,還是其公正與魄力的體現了。

    講真,九邊欠餉問題由來已久,而且早就拖成了一攤爛賬,根本沒有人認爲還能查得明白,更別提補齊了。

    然而高務實不知道從哪弄來許多賬房先生(實際上是京華工匠學堂培養的,師從高國彥)下到各鎮,從上往下由都指揮使司、衛指揮使司、千戶所、百戶所一直查到最基層的總旗、小旗,徹底把賬目清了個明白。

    雖說高務實這次也沒有糾纏于軍屯田地侵佔問題,但朝廷欠餉問題基本查清楚了。怵目驚心的是,僅僅遼東一鎮,朝廷七七八八的歷年欠餉折銀就高達一百三十多萬兩,而整個九邊累積的欠餉更是高達七百餘萬兩。

    對此,高務實在以戶部名義行文批覆之中,明確表達了立場:每一兩銀子都會補齊,只不過由於數目太大,且其中因爲有些軍戶或是絕戶、或是成了逃戶等一些問題存在,故戶部也需要商議相應的解決辦法。綜合衡量之下,預計需要花十年時間分批補齊,以便徹底填平這一賬目黑洞。

    這個表態讓高務實在九邊各鎮中的聲名堪比神明,連一貫自負的李如松都心悅誠服。有道是誰給錢誰是爺,何況這位爺還是把舊賬翻出來補發的那位,簡直爺中爺。

    “末將遼東李如松奉命來援,參見經臺。”李如松這人耿直,心裏既然對高務實沒有成見,參見之時便無傲氣,見面之後直接翻身下馬行了單膝跪禮。

    高務實也含笑下馬,親自上前將他扶了起來,道:“仰城來得正是時候,爲此戰得勝立下了大功啊。”

    李如松順勢起身,聞言答道:“末將奉命行事而已。”

    “奉命行事,每戰當先,此即忠君報國也。”高務實說着,看了一眼後陣的戰況,指了指那邊,對李如松道:“仰城既至,此戰掃尾便由你來指揮吧,經略本部八位遊戎皆由你節制。”

    對於高務實這個安排,李如松頗爲意外,環顧了周遭一眼,在場五位遊擊均上前參見。李如松更加疑惑,在場這幾位幾乎都是高黨門下,高務實居然想也沒想便把他們一股腦兒塞到自己的指揮之下?

    這是什麼意思?該不會是以退爲進,一下子把我這遼東軍變成經略本部來使喚了吧?

    其實高務實如果要把遼東軍當成經略本部來用也並不違反任何法度,畢竟遼東軍在此戰中本來就受高務實節制,高務實無論想把此戰中直轄的哪支或哪幾支軍隊當做經略本部都理所當然。

    只是話雖如此,畢竟衆人皆知遼東李如松部名義上是投靠心學派的,所以認爲高務實不可能會這樣做罷了。不可能和不能,那是兩回事。

    但李如松畢竟是李如松,他雖然有些詫異,卻絕無半句推辭,當下便拱手領命,然後轉過身就開始行使權力,問道:“衆將,經臺說有八位遊戎聽令於某,此處僅只五位,餘下三將何在?”

    葉邦榮踏出一小步,抱拳道:“回遼帥,河間領軍遊擊將軍金秉鉞、保定車營遊擊將軍佟養中二將領伏兵於南方環形山,天津海防遊擊將軍陳蠶正在後軍。”

    高務實的佈置李如松現在也沒法評價什麼,畢竟他剛剛趕到戰場,之前明蒙聯軍態勢如何他並不清楚,因此聽了這話只是微微頷首。看了看後軍方面的戰況,平靜地道:“殘餘蒙軍已無活路,你等聽令包圍,務必全殲。葉邦榮,你領本部封鎖西北……”

    李如松還真是不把自己當外人,高務實既然放權,他就敢下令指揮。雖然剛剛抵達戰場,指揮起這場掃尾之戰卻是一點也不含糊,而且讓高務實略感意外的是李如松居然還挺謹慎,把五員將領中的三位派在西線,以免察哈爾人去而復返搞偷襲。

    看來,李如松打仗並不光是勇悍,他的智慧並不遜色於此時任何名將。這倒有些意思,既然他其實是個粗中有細之人,歷史上他意外戰死那件事是不是真有什麼問題?

    可惜這個問題高務實恐怕也沒法得到什麼確切答案了,畢竟現在歷史被他搞得早就脫了線,李如松大概率不會發生歷史上的那些事,自然也就難以證實什麼。

    見李如松安排得頗爲周詳,高務實果斷撤回了高伏牛那邊的騎丁,自己下馬在一邊休息。他雖然沒有掄刀砍人,但作爲一個正經的文官,騎馬指揮作戰這種事依然很不輕鬆,現在有了李如松代勞,自己也算是解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