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77章 戰後波瀾(三)選擇
    徵夷大將軍?這個詞讓劉馨先是感到一陣錯愕,緊接着開始有些不寒而慄。作爲京華祕書處祕書長,她敏銳的發現高務實最擔心的事似乎正在發生,或者說是快速發展。

    倘若要問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最瞭解高務實的人是誰,劉馨敢自信的認爲必是自己,即便是黃芷汀也不可能在這一點上與她相比,因爲只有自己和高務實擁有同一個時代的靈魂。

    高務實在常人眼中表現出許多崇高的品質和神奇的特立獨行,那不是因爲他天生君子,而只是他的知識體系以及時代眼界遠超當下。

    他知道原歷史中的明帝國將會駛往何處,也基本能認識到這艘鉅艦究竟何以擱淺、何以沉沒,更知道明帝國的覆滅會讓以漢族爲核心主體的中華民族迎來多麼慘痛的沉淪。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作爲一個曾經的年輕基層幹部,他希望避免、希望改變,並願意爲此付出一些代價。

    這些代價沉重嗎?那要看和誰比。至少以劉馨的瞭解,高務實認爲他付得起這些代價。劉馨記得高務實曾經對她說過,相比於前世歷史中那無數爲了挽救民族危亡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他如今需要付出的代價雖不至於說微不足道,但也確實不值一提。

    先賢如此,後輩當記。

    高務實記得,因此他用行動來改變大明。然而在國家制度僵化、官僚思維固化的大明朝,想要改變是極其困難的。

    然而,高務實又不認可暴力革命,甚至認爲在社會生產力不能達到某個閾值的情況下,即便暴力革命恐怕也不能建成他希望看見的新制度,因此唯一的選項只剩下改革。

    改革需要什麼?除了客觀的社會需求之外,首先需要有人領導,其次需要力量推動,然後需要紅利促進,最後還需要可持續的動力續航。

    客觀社會需求肯定是有的,大明朝方方面面的問題何其多,與李鴻章形容清末是個四處漏風的破房子基本一模一樣。所以,社會需求變革這一客觀現實已然存在,高務實不必擔心自己的做法是要搭空中樓閣。

    “有人領導”這一條算是高務實運氣好,當他年紀尚幼之時,他的伯父高拱就是個改革派,而且擁有隆慶帝近乎無條件的支持。因此,高務實早年便可以通過影響高拱來強化其原本就希望改革的具體改革思路,這爲高務實後來的深化改革打下了相對良好的社會思想基礎和客觀現實基礎。

    到了高務實自己逐漸崛起於朝堂並順利繼承三代首輔餘蔭,這個領導者自然也就被他取而代之。不過,由於高務實的年齡問題,導致他這個領導者其實是有缺陷的,最大的麻煩就在於政壇資歷不足,無法真正躋身於公認的朝堂核心決策圈。

    成爲戶部尚書使得高務實半隻腳踏入了核心決策圈,而通過“大戶部”改革又讓他手中的實權進一步強化,但這也帶來另一個麻煩:他擁有的實權在他自身職務地位不足時顯得過分強大,從而讓人把更多的目光聚焦於他個人。

    高務實平時儘量低調,幾乎不參加這個時代上層文人所愛好的各種講學、詩會、遊園等社會活動,很大一個原因也正是他希望儘量少曝光他本人。

    這種做法有利有弊。有利在於曝光少了,外人覺得高務實好歹還算成熟穩重不跳脫;有弊在於這加大了外界對他個人野心的猜測,比如就有人說他一門心思鑽營官場,只想早日拜相,重地位勝於重名聲云云。

    不論如何,改革領導者這一身份高務實還算是坐穩了,只是根基還不算特別牢固,並且始終有人在試圖將他拉下馬來而已。

    那麼,力量推動呢?這首先要搞清楚大明最有力量的是誰,或者說是哪些人。

    高務實當然知道人民最有力量,可惜在人民尚不具備主人翁意識的當下,人民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力量。哪怕是有,真正掌握他們力量的也不是他們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大明朝的力量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而統治階級又有內部細分,這些細分並非簡單的非此即彼,事實上很像是畫了幾個圓,而幾個圓既有各自的部分,也有相交的部分。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點在大明朝同樣適用。文臣武臣各有其基礎,文臣的基礎是地方士紳,也可以說是全國各地的私人地主。

    文臣內部又能繼續細分,比如江南一帶的地主往往不僅是地主,同時又是商業集團,其中還有不少原本從事海外走私的商業集團;北方地主原本相對“單純”,但經過實學派一頓操作,現在也逐漸商業化,形成了另一類商業集團。

    兩個商業集團自然會形成競爭,而北方商業集團原本底子不如南方商業集團,可現在由於有京華這個開掛的存在,反過來壓制了南方商業集團,那當然會引起南方商業集團的反抗。

    這,其實才是實學派和心學派鬥得如此激烈的根源:理念或許可以商榷,利益堅決不能妥協。

    文官集團如此,武臣勳貴又何嘗不是?武將集團也分兩類,一類是勳臣集團,他們靠着祖先餘蔭而掌握着大量的利益——比如天量的軍屯、無數的軍戶等等;另一類是戰功集團,他們憑着自身努力提高官階,並且掌握了一支理論上只聽從於他們本人的核心武力,也就是武裝家丁。

    前者擁有世襲的地位和經濟實力,後者擁有朝廷必須倚仗的武力,合在一起便是武將集團,理論上站在文官集團的對立面。

    不過,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他們事實上很難真的與文官集團對立,相反還要向文官集團靠攏,選擇文官集團中的某一派系作爲自己的後臺。

    之所以會弄成這樣,其中的道理在前文中多次說過:代表武將集團利益的五軍都督府在土木之變後被徹底閹割。由此,五肢不全的武將集團找不到、也推不出自己的代言人,那自然沒法爭取自己的利益了,只好各找各媽,紛紛去抱某一派文官的大腿。

    但此時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出現了:皇帝本應該是超脫文武集團的仲裁者,在文武力量不對等時,難道他不應該抑強扶弱麼?

    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但一個政權進入穩定期肯定會是文官集團強於武將集團,這是古往今來最常見的趨勢,否則就會變成****。

    明朝因爲太祖皇帝的“不徵之國”原則,本質上就是從制度上反對了****,也就是限制了武將集團的上限。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文官集團的強大不受制約,而武將集團稍微反彈就會遭致猜忌,再疊加一個土木之變的DEBUFF,武將集團的衰落大勢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