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0章 劍指東瀛(圩八)伏擊,真來了
    在這個時代,夜戰對絕大多數軍隊而言都是災難性的,只有平日裏補給充足、膳食均衡的一些精銳能避免夜盲症的影響。

    然而,即使消除夜盲症,夜戰本身也是非常艱難的。別說此時了,即便是後世的現代化軍隊,在普及夜視儀之前通常也很少會主動選擇夜戰。[比如說此次俄烏戰爭,雙方都儘量避免夜戰。]

    夜戰,往往是混亂的代名詞。無論發起方還是應對方,誰都不知道最後會打成什麼樣,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盡量避免。縱觀古今中外戰史,凡有夜襲作戰發生,幾乎都是兵力弱勢方所發動的賭博式進攻。

    從當前明、日兩軍海上的態勢而言,明軍自然是優勢方,日軍自然是弱勢方,但具體到此時發生交戰的這一區域,情況則完全反之。

    日軍艦隊雖然主力艦(如果將“唐樣大船”即購自京華的武裝運輸艦和安宅船視爲主力的話)大多被調集去吸引封鎖釜山的平倭艦隊,但此處仍然擁有優勢。

    他們有四艘“唐樣大船”和六艘大安宅船,還有數十艘小早船和關船,而明軍方面一共只有四艘武裝運輸艦,且未曾“鐵甲化”,理論上來說防禦力不如日艦。

    當然,“鐵甲化”的壞處隨着方纔的作戰已經有所暴露,那令人堪憂的航速在追擊戰時幾乎就是在宣告“查無此艦”,恰如一句俗語:喫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不過即便有這樣的問題,傳統的思想卻很難動搖。由於日本當年的各路水軍都喜歡使用焙烙玉來進行火攻,因此“鐵甲”就成了一種宛如剛需般的裝備。

    在日本,其實“焙烙”就是一種陶罐,而焙烙玉就是在這種陶罐型容器中填入火藥,點燃導火線投擲向敵人的類似於手雷般的武器。

    但它們和如今京華的手雷不同,焙烙玉這種陶具上有繩子,是通過圓形擺動利用離心力投擲,以殺傷敵兵爲主要目的的武器,當然同時也可以引燃附近的木質結構。

    這有點類似於現代的燒夷彈,爆發力和容器的碎片爲殺傷的主力,火的威力其實較低。當年的村上水軍、乃美水軍、児玉水軍等瀨戶內海的水軍最愛使用。

    不僅是船隻,由於東亞各國受中國影響很大,連建築也大多都是木質,因此焙烙玉的使用就可以更加廣泛了。[注:我依稀記得本書前文裏寫過爲什麼中國古代建築多木質?這裏一句話總結:五行思想之下,惟木適合養人,故儒家文化圈內普遍爲木質建築。]

    相比於日軍常用的中遠程攻擊廣泛使用焙烙玉,中國其實原本也喜歡使用各種各樣的火攻手段。不過中國遠比日本富裕,早期火攻就常常安排專門的火攻船,這種打法日本人多數勢力學不起,因此才偏重焙烙玉這種手段。

    當然,東亞文明起源在中國,所以類似於焙烙玉的火攻手段實際上也是從中國而起,北宋《武經總要》對類似手榴彈狀的炸彈稱爲“鐵烙錐”,日本的“焙烙玉”其實就是沿襲此稱呼。

    中國後續發展出來的類似武器就更多了,大明時期的火器那真叫一個五花八門,如高務實軍改後明軍已經淘汰的“飛火神鴉”,從效果來看就很像是集中發射式的焙烙玉——進化版了屬於是。

    高務實出於簡化後勤的考慮,極大的削減了明軍火器種類,遠程重火器被直接砍到只剩兩大類,即火炮與火箭。

    火炮方面,由於二十多年過去還是沒能搞出真正意義上的開花彈,因此主要依靠重型實心彈丸的衝擊力來攻堅與殺敵。

    火箭方面則還保留了一些爆炸、點燃等功能,但也是依據不同規格的火箭來分別達成作戰目的。至於以前還有一些所謂“毒煙”類的火箭,就被高務實給砍了。

    倒不是他聖母心發作拒絕毒氣彈——這年代又沒有日內瓦公約限制大明,主要是現階段的所謂毒氣效果太差,而想要效果好,則成本又完全不可接受。

    在高務實看來,除了西南某些地區可以因地制宜搞出一些低成本毒物,真正大批量生產、保存、運輸戰場能用的毒物基本不可能。這是需要強大的化學工業才能做到的事,現在根本不具備那樣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

    言歸正傳,日本水軍過去一直在挨焙烙玉的打,戰術思想當然會被“防焙烙玉”侷限,而對於已經轉型的明軍火炮作戰理解不足。

    他們自認爲給戰船覆蓋一層薄薄的鐵皮就能提高防禦,這在受高務實戰術指導而生的京華兩洋艦隊眼裏純屬扯淡。

    就您那最多幾毫米厚的鐵皮,居然指望能防炮擊?該砸爛的照樣砸個稀巴爛好吧。

    然而在風帆動力時代,戰船的航速本來就很有限,用後世的計量標準來看,絕大多數時候只有7、8節,最快可能也就十多節。

    這種情況下,你木質戰船的水線上全身覆鐵幾毫米,那肯定嚴重影響航速了。這不是魚與熊掌挑一個的問題,而是魚與熊掌都不要,我偏要選一根雞肋。

    藤堂高虎和脅坂安治其實都已經通過剛纔的交鋒發現了航速問題影響很大,但這個問題顯然不可能立刻得到技術性解決,只能進行臨時戰術性調整,也就是藤堂高虎提出的兩翼包抄,中間突進。

    問題是,明軍四艦會怎麼辦?

    日軍的變陣已經被明軍四艦查知,高利川輕哼一聲,道:“倭人黔驢技窮,盡搞這些沒用的。他小船過來打不過,大船過來我能走,似這般看似四平八穩的輕兩翼、重中軍打法,我只需猛攻他一翼即可破之。”

    身邊的大副笑道:“打是好打,可是艦長,咱們的任務可不是擊潰他們,若真把他們給揍跑了,只怕回去反而要被追責呢。”

    高利川有些惱火地道:“我瞧倭寇這水軍練得忒差了些,我若有十艘……不,只要有八艘船,再離海岸線遠一點,那麼三天之內我就能全殲這支倭寇水軍。

    可是現在卻不好辦,我們只有四艘船,能打疼他們,卻很難殲滅掉。畢竟他們這麼多船,實在不行也可以分散逃竄,咱們想追也追不過來,只能老老實實誘敵深入了。”

    大副問道:“他們擺出了追擊架勢,但顯然航速上不來,艦長您看?”

    高利川知道他想問什麼,搖頭道:“今晚不打了,輕易夜戰回頭也可能挨批。反正他們這四平八穩的追擊不可能追上咱們,就吊着他們好了。命令,今晚各艦注意保持安全距離,拖到明天早上再說。”

    “如果對方追着追着不追了?”大副又問。

    高利川輕哼一聲:“他們要是不追,咱們就逼近過去,總之不能讓他們安心休息。嘿,今晚把他們拖疲了,明日主力伏擊纔好痛打落水狗,戰後論功也少不得要給我們這四艦多算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