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1章 朝歸倭附(卅七)調整打擊面
    高務實要給德川家康潑一盆冷水,那麼此前的戰術佈局就需要有所調整。當然,由於豐臣秀吉死去的消息馬上就會傳到朝鮮日軍這邊來,這些佈局本來也極可能會失效——畢竟後方出了這麼大的事,高務實原先對日軍行止的判斷肯定就不準確了。

    之前高務實的安排大致是這樣:首先是麻貴所部,也就是蔚山方向。高務實要求麻貴就地於蔚山整軍,預備再戰,但暫時不必急於發動新一輪攻勢,而是先等待後勤物資補充,以及其餘方向的針對性安排到位。

    然後是金海前線,也就是劉綎所部。劉綎所部在之前蔚山之戰期間已經推進至梁山城下,此地位於金海與蔚山之間,顯然也與蔚山一樣早已修好了倭城。

    不過樑山本來的城池在山下的平原地帶,倭城由於主要考慮防禦明軍佔據絕對優勢的火炮,因此修到了原城區東面的山上。這就使得劉綎在對梁山本城的進攻頗爲順利,但接下來也面臨和麻貴差不多的煩惱,即攻陷倭城很不好辦。

    按照劉綎給高務實的彙報,他認爲這梁山倭城雖然易守難攻,但相對來說比起海龍囤還是好打一些,如果給他幾萬大軍輪番進攻、虛虛實實之後忽然派出精銳偷襲破門,那還是很有機會成功的。唯一的問題在於,劉綎認爲這樣打下來估計明軍要損失不下五千人。

    雖說限於天氣、地理和日軍着實非常善於築造山城等原因,明軍在這種時候強攻日軍的山城確實是十成力氣用不出三成來,但高務實對於損失五千人強攻梁山的想法還是很難支持。

    尤其是,早前明軍的計劃是先打蔚山,等蔚山打完再讓麻貴、劉綎合攻梁山,因此高務實就讓劉綎別急。

    但眼下蔚山一時半會兒拿不下,特別是小早川秀秋還帶去了一支精銳助陣,這就讓高務實不得不改變主意了。

    他命令劉綎提高對梁山的進攻烈度,但前提是聲勢要大、損失要小。劉綎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就明白了高務實的用意:這是要迫使小早川秀秋不得滯留蔚山,得將他吸引到梁山來。

    不過,劉綎不是很肯定高務實有沒有想在蔚山和梁山之間打小早川秀秋一個伏擊。

    實際上,高務實的確有這個打算,他給李如梅部單獨下達的命令就是針對。

    從島山之戰李如梅部無所事事可以發現,李如梅部在蔚山之戰接下去的戰鬥中也很難有用武之地,畢竟他所部以騎兵爲主,攻城這種活的確也輪不到他來。

    高務實不打算閒置這麼強大的一股騎兵力量,便有了將小早川秀秋部吸引出城,打他一個野戰殲滅戰的想法。如果能成,這甚至還是某種程度上的“各個擊破”,可以達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效果。

    當時甲斐姬也提出了一些建議,還包括撤銷釜山港外封鎖,在釜山與蔚山海路之間準備打伏擊的設想。這些設想原本都很好,但現在估計都很難順利執行了。

    道理明擺着,豐臣秀吉死了,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極其難得地達成了統一意見,都認爲當前首要大事就是從朝鮮撤軍。

    既然都要撤軍了,那小早川秀秋所部就不可能會被吸引出來,而釜山港內的日本水軍即便發現明軍艦隊撤銷了封鎖,也沒有必要再去蔚山運送補給。於是,海陸兩個引蛇出洞的計劃都不太可能有實行條件。

    不過,高務實回頭一想,又發現事情的發展或許仍有順勢而爲的機會,而這機會仍分陸海兩個部分。

    先說海上:日本是個島國,它既然要從朝鮮撤軍,無論如何都必須得走海路。可是當前釜山及其附近的日本水軍雖然仍有一定規模,但肯定沒有達到能將十幾萬日軍運回本土的水平,更別說明軍平倭艦隊雖然撤除封鎖,卻並不代表不參與後續戰鬥。

    這就意味着日本水軍還必須至少在紙面上具備與其一戰的能力,以免運輸不成反而一併餵了王八。於是,日本本土必然需要再派遣水軍前來,與釜山水軍通力合作,勉力完成接回大軍的任務。

    可是,在沒有氣象衛星和無線電通訊的時代,日本水軍釜山方面和本土方面基本上不可能達成戰術協同——也就是一邊動了而另一邊未必能動。

    這就給了明軍平倭艦隊對日本水軍各個擊破的機會。日本水軍的本土船隊要支援釜山,出發點不是名護屋就是博多町,總之是從九州島北部出發,基本上是一路北航。

    這兩地與釜山之間的距離其實也並不遠,都在四百里出頭(注:之前說過本書不用“海里”這個一般讀者比較不熟悉的單位),也就是兩百公里多一點。而此時明軍可以倚仗航速和數量優勢在相關海道派出偵察船來進行預防,並且通過海上的飛鴿傳書通知艦隊駐泊地。

    這樣一來,只要駐泊地的艦隊主力能夠提早出發,無論是攔截也好,設伏也罷,都有很大概率能完成各個擊破的作戰目的。

    當然,這裏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優勢就是飛鴿傳書。目前就高務實所知,日軍之中是沒有使用這一手段的,或者說至少沒有把飛鴿傳書作爲常備手段來用的記錄。

    以往個別日本水軍(海盜)曾經有使用這種手段,但有意思的是,他們幾乎都是曾經和大明海盜有密切關係的那種,而現在統一於豐臣旗幟下的日本水軍,反而不再使用這種通訊方式。至於是出於財力考慮還是什麼,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規模使用信鴿的成本並不低,能適應在海上活動中使用的信鴿則更難培養。)

    海上如此,那麼陸上呢?日本五大老、五奉行聯合要求撤軍的消息一傳到朝鮮,在朝日軍就會從秀吉生前要求死守釜山甚至奪回朝南的命令中解放出來,其作戰思路肯定大變樣。

    如果說一開始小早川秀秋這批援軍的基本任務是守住蔚山,進階任務是找機會反擊明軍、打亂明軍圍攻釜山的部署,那麼現在一旦撤軍令下達,他們的目標就會變成“儘量爭取讓各軍完整地撤回日本”。

    但這裏有個大問題:誰先撤,誰殿後?要知道,這恐怕不僅僅是個軍事問題。

    此時的日本軍隊可並不是一支通常意義上的國家軍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支封建領主聯盟式的軍隊,這支軍隊理論上的核心應該是豐臣秀吉的嫡系,然後按照與秀吉的親疏關係、官位高低、兵力多寡來劃分重要性。

    或許可以理解爲一支洋蔥式的軍隊,越是和秀吉關係越密切,就越是處於洋蔥的核心,然後一層一層往外,最外面的一層就是和秀吉關係最不密切、實力也最弱的部分。

    那麼正常而言,最先獲得撤退權力的就應該是豐臣嫡系,接着是秀吉的親信大名,然後是從屬大名,最後是從屬大名中那些和秀吉關係一般且實力較弱的小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