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1章 朝歸倭附(圓三)待他一手遮天(二合一)
    總之說來說去,趙志皋的看法是今後不太可能發生必須由高務實親自統兵的大戰了,而沉一貫則認爲不能寄希望於此,否則心學派始終處於被動一方。

    爲此,沉一貫搖頭道:“就算察哈爾餘部鬧騰不起來,或者說能力有限,鬧不出足夠大的風波,但誰能保證高日新自己就不會主動挑事?”

    “主動挑事?”趙志皋一時沒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沒錯。”沉一貫點頭道:“察哈爾餘部或許只能小打小鬧了,但高日新若是認爲有必要,他完全可以主動出擊啊。

    濲陽兄,我連理由都幫他想好了,就說要除惡務盡,應該盡滅蒙元朝廷的殘餘勢力,故要親征西域,徹底將察哈爾餘部消滅乾淨,還西北一個太平盛世……如此,濲陽兄認爲皇上會拒絕嗎?”

    可能是大明的文臣的確大多不會考慮主動出擊這種事,趙志皋勐然一聽這樣的假設,不免有些語塞。因爲他也知道,如果高務實真的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皇上那邊多半是不會拒絕的。

    眼看着話題陷入了死局,趙志皋只好承認道:“往北用兵,往西用兵,這是太祖皇帝遺願所允之舉,是在不徵之國規定之外的舉動,皇上自然不會反對。”

    沉一貫以爲說服了趙志皋,當時就要開口,誰知道趙志皋的話並沒有說完,此刻已經繼續道:“然則出兵西北不同於以往,其糧草補給之轉運,將會比此前任何一戰都難上數倍……

    蛟門兄,進軍西北最大的麻煩從來不在於兵力,而是在於後勤。陝西行都司(甘肅)連自己都養不活,還需要臨近的陝西三邊和川北個別府縣每年提供一些糧草,也就是所謂的協餉,那麼如果真要遠征西北,就只能將帥帳設在陝西。

    陝西離西域有多遠?就按照固原鎮來算吧,其離西域足足兩千裏,一路上還大多都是戈壁荒沙,據說很多路段走上兩三百里連個鬼影子都見不着,這要如何行軍,又要準備多少糧草纔夠途中消耗?到了西域之後又能繼續喫幾天?

    雖說戶部是高日新自己管的,但其實也正因如此,他一定會好好算這筆賬,絕不會輕易出兵遠征兩千裏之外。這種仗若是打贏了,那也就還罷了,若是萬一……不說打敗吧,就算只是打得不順,則每多打一日,朝廷都要花費巨資。高日新自己便是地官,怎麼會允許這樣浪費銀子?

    另外就是,高日新伐元獲勝就已經大勝過一次察哈爾,將來再盯着察哈爾餘部打,也不會獲得更大的軍功,那高日新爲什麼要做這種喫力不討好的事?”

    這番話其實挺實際的,無論是他提到的哪一項要素,都是合情合理的懷疑。

    比如他說西征西域難在後勤,這一條就非常現實而且看得極準。原歷史上左宗棠左公收復新疆,最大的困難除了政治上的鬥爭之外,就數後勤了。

    正如此時趙志皋所言,明朝時期的甘肅發展很差,當地駐軍如果只能靠着本地的餘糧過活,那至少得餓死一半,所以出征的大本營甚至都很難放在甘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放在陝西,如他所言在固原——這是陝西西部的重鎮。

    而固原到西域足有兩千裏之遙,途中多是黃沙戈壁,如果是全部用騎兵跑過去也還罷了,至少可以繞道更北的蒙古草原——就像察哈爾部遁去的軌跡一樣。但只要是想動用步、炮等軍,就只能強行徵集大量糧草、牲畜(大多需要駱駝),這得花多少錢?

    左公收復新疆,一開始做的計劃是需要一千萬兩,後來實際上還不止花這麼多錢。另外還要知道,左公做這件事時,新疆大部分還在清廷手中,還能在當地提供一些補給。

    倘若高務實要遠征西域,則原地補充幾乎毫無可行性,全部都要依賴這長達兩千裏的後勤線補給,花費只能更多更多。

    另外,韃清與大明在對西域的認識上還有區別,韃清朝廷之所以最後能認可左公的意見,是因爲他在給慈禧的奏摺中提到的三點,這其中的前兩點是清廷很敏感而大明朝廷沒有切身體會的:

    當時左公說,一,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之地,乾隆時又力排衆議收復新疆,乾隆的卓見不能否定;二,新疆是中國內地的屏障,新疆丟失,則蒙古、甘肅、青海不穩,接着威脅中原,甚至北京。

    大明首先沒有一位“乾隆”,從老早起就沒有直接統治西域,所以沒有“祖宗遺留問題”。而甘肅、青海守了兩百年,似乎也沒有面臨過特別巨大的危機,與清廷時面對沙俄的強大威脅不可同日而語。至於說西域還能影響北京,那在大明看來就更加不至於了。

    趙志皋這番話說出來,沉一貫無從反駁,畢竟在他看來也覺得遠征西域不僅不必要,而且開銷太大、收益太低,應該不會是高務實的選擇纔對。

    既然如此,他便話從遙遠的將來轉回當前,說道:“遠征西域之事暫且不論,就說如今他要繼續征伐倭國之事吧……濲陽兄覺得此事有哪些影響,我心學一派是否應該反對?”

    趙志皋偏偏不肯搶先表態,而是反問道:“蛟門兄意下如何?”

    “我自是反對的。”沉一貫擺手道:“他是戶部地官,只要他拿得出銀子,我們很難在朝廷花銷上表示反對,但日本位列太祖皇帝不徵之國其中,這總是事實吧?”

    “這的確是事實,可是……”趙志皋斟酌道:“高日新既然敢提出這樣的建議,可見他認爲這一條也和從前許多祖制一樣,是可以繞過去的。

    比如說,太祖之所以立下不徵之國,是因爲太祖認爲他們對我中國沒有威脅,只是擔心後世子孫自視富強,以征伐爲兒戲,陷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危險當中。

    然則眼下倭國之事卻超出了太祖皇帝的預計,是倭國首先動武侵略了我天朝臣屬,故我不得不對其用兵。至於是否是驅逐倭寇即可,即如眼下這般,那卻不能不想到另一種可能……”

    沉一貫皺眉問道:“什麼可能?”

    “朝鮮內附了。”趙志皋分析道:“朝鮮既然內附,那就成了大明本土,而朝鮮南部與倭國相距甚近,僅兩日海程。如此一來,倘若不伐倭國,是不是可以說我朝之朝鮮始終受到倭國的威脅?”

    沉一貫沉吟道:“濲陽兄是說,高日新會以此作爲原因,認爲應該將日本徹底打敗,從此遏制其野心與實力,如此纔算是穩固了朝鮮這塊新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