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2章 宮裏宮外(十四)孟古哲哲之智
    看來但凡懂軍事的人都知道,大明的漢軍主力遠征西域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這當然也是事實,畢竟漢人大軍是典型的農耕民族之軍,別說大軍主力通常都是步兵,就算是其中的騎兵也非常依賴後勤,他們可並不善於遊牧那套千里奔襲就地給養的搞法。

    當然,不是說漢軍騎兵連在草原上找個水草豐美的地方餵馬都不會,這個問題其實有別的緣故。

    就拿蒙古人來說,他們之所以能夠進行超長距離的高速遠征,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蒙古軍隊作爲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整個蒙古大軍軍隊的結構。

    比如說在蒙古西征的過程中,蒙古帝國牲畜往往大規模隨軍前進。這些牲畜無論是馬匹、駱駝亦或是牛羊,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尤其是其中馬匹和駱駝,不僅可以用來作戰和運載貨物,最爲重要的是,這兩者也往往是蒙古士兵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來源。

    在蒙古士兵出征時,他們往往會一人攜帶多馬,這些馬的作用不僅是作戰時換騎,同時母馬的奶水所製成的奶製品,也是蒙古士兵重要的食物來源。而且馬尾和馬鬃毛一類,還可以用來製作繩子。而牲畜的糞便,則是非常重要的燃料來源。

    牧民的牲畜本身就是他們的生產資料,因此軍隊攜帶大量牲畜遠征,就等於已經保證了他們的生活許多生活必需品的供給。

    當然,光是攜帶牲畜,自然並不足以解決全部的問題。尤其是伴隨蒙古軍隊前進的大量馬羣、駱駝牛羊等牲畜,他們所需要的草料和澹水,自然同樣相當龐大。

    因此,蒙古軍隊的行軍和征服,往往必須依賴於豐盛的草場才能給予支撐。作戰方式非常簡單明瞭:騎兵部隊先行,如果對方沒有強弓勁弩或者重甲步兵,那就直接進行重騎衝殺,將對方快速趕進城內;

    如果對方有強弓勁弩或者重甲步兵大軍,那就斜切射擊或者曼古歹放風箏,將敵軍嚴重削弱之後再衝陣擊潰,將對方趕進城內。

    此時就可以進行圍城,並等待己方後續補給部隊和攻城部隊了。一旦補給部隊到達,立刻安營進行補給。然後在攻城部隊幾輪攻勢下打破城門,騎兵再次攻擊並突破城門,破城進行屠殺。

    完成侵略後,騎兵部隊進行短時間休整,等待前方兵哨歸來,立馬趕往下一個城池,而後方大部隊就留下收拾戰利品和人口。

    也正因如此,蒙古大軍在開拔之前,一般都會派出小股騎兵,或者是依靠商人收集情報,以確保軍隊的牲畜不至於因爲沒有充足的食物和飲水而出現嚴重損失。

    如果將蒙古西征,和其他歷代遊牧民族的遷徙路線相對比,就會發現兩者有着驚人的重合。由此可見,蒙古人行軍對於草場的依賴可見一斑,也並非是哪條路都能瞎走。

    順便一說,蒙古在對中東地區的征服過程中中,常常出現的一個現象是,蒙古人會有意識的對當地農田灌既系統進行破壞。

    這一方面是爲了瓦解當地的反抗能力,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爲了迫使農田荒廢,從而被蒙古人改爲草場方便行軍使用。

    不過這種十分缺德的做法並不是每次都能奏效。在約旦河谷地區,旭烈兀將主力撤離僅留怯的不花一支偏師,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爲約旦河谷地區的牧場不足以維持蒙古軍隊龐大的牧羣。

    同樣,這一問題也發生在歐洲,東歐茂密的森林使得蒙古人即使征服了羅斯諸部,也難以在當地維持長期駐軍,並藉此爲基地擴大戰果。也正因如此,莫斯科人才最終能夠囤積力量,最後反噬金帳汗國,導致金帳汗國最終沒落。

    不僅數百年前的蒙古人是通過這樣的辦法長途奔襲,即便只是三十多年前,俺答汗派切盡黃臺吉進行的西征同樣也是如此——他走的可不是河湟那條絲綢之路故地,而是橫跨大草原直擊瓦剌諸部。

    高務實當然也知道這些情況,大致總結就是:漢軍西出只能走絲綢之路,依託強大的國力,硬生生拿銀子“開路”打進西域,因爲漢軍沒有規模巨大的牲畜羣作爲給養來源;

    蒙古人西征則偏偏不能走近乎荒漠化的古絲綢之路,而要再靠北一些走大草原,這樣才能確保牲畜羣不至於在途中因爲食物和飲水不足而遭受重大損失。

    回看前些年察哈爾人的西逃也會發現,他們選擇的路線是戈壁與草原相交的地區。這個主要就是擔心太深入草原可能被土默特人追上拖住,然後被明軍趕到,明蒙聯軍對其進行圍剿。所以他們不能離開草原,不能真往戈壁上跑。

    高務實之前和朱翊鈞說起對西域察哈爾作戰的規劃時,朱翊鈞就提到過葉爾羌地區太遠了,“除非你能說動土默特再來一次西征,否則這仗不好打。”

    不過當時高務實沒有接茬,反而把話題岔開了。這並非是高務實認爲皇帝的話不對,恰恰相反,說服土默特和鄂爾多斯——甚至還可以包括科爾沁部在內的蒙古人隨徵,那絕對是最好的辦法。

    之所以高務實當時不願意接茬,主要還是因爲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並非尋常朝臣,要想說動他們出兵,那肯定要拿出相應的利益,並且最好能讓他們相信這樣的舉動不會給本部落帶來多大的損失。

    簡而言之就是要有得賺,至少確保不能虧本。當年能控制他們靠的是利益,那麼顯然,現在要驅使他們也需要利益。

    高務實當時之所以不接茬,就是因爲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實在是事發突然,他還沒想好用什麼利益去和土默特他們做交易,那當然不能隨便接茬。

    不過現在他有了點想法,可以在家裏討論一番了。當他說出可以利用土默特、鄂爾多斯和科爾沁等部蒙古人力量時,黃止汀和劉馨都深表贊同,但一說到要以利益交換,她們二人也不由得皺眉。

    倒不是說不願意給利益,而是在於給什麼。按照高務實所言,朝廷爲此需要準備“白銀兩千萬兩,軍糧三百萬石,駱駝至少三萬峯”。即便她們不是戶部尚書,也知道這對於朝廷而言絕非易事。既然朝廷自己都很困難了,那還拿什麼給蒙古人呢?

    “蒙古人以前似乎很喜歡大明的奢侈品,妾身沒記錯的話,像是絲綢、瓷器、金玉器這些,一直都是京華賣給他們的商品裏很重要的一環。”劉馨到底是祕書長,雖然她並不主管商貿,但還是有些瞭解。

    黃止汀卻皺眉道:“這或許是事實,但如果事關千里遠征,需要動員的兵力動輒數萬甚至更多,恐怕單單是加大對他們供應奢侈品並不足夠吧?”

    高務實想了想,忽然轉頭朝孟古哲哲道:“孟古,葉赫是女真諸部中與蒙古淵源最深的一部,領地也緊鄰蒙古,又和科爾沁關係密切。以你之見,蒙古人除了喜歡大明的奢侈品之外,還有什麼喜好?亦或者說,還有什麼可望而不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