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
    高務實做事,一貫講究效率,但他所謂的講究效率,卻並非常人所理解的那種“雷厲風行”。相比於那種想到一個點子就立刻動手,他更喜歡仔細規劃,由點帶面,力爭把一件件的事情串聯起來辦好,或者辦這件事的同時帶動另一件事。

    這是他的效率論,因爲在某種程度上,他是很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的。

    邀請一衆勳貴子弟春遊踏青這件事,他也同樣秉持這樣的理念。

    這件事的起因,要退回去幾天來說:那一日他進宮向李貴妃和太子展示了香皂的妙用之後,李貴妃當天就把香皂一事和隆慶皇帝說了。皇帝也親自試用了高務實所進獻的香皂,對於此物的效果,皇帝十分滿意,對於高務實給出的條件,皇帝也完全沒有意見,甚至還覺得自己佔了很大的便宜他得到的價格當然是高務實說的。

    隆慶並不是從小養在深宮、不知民間疾苦的二愣子皇帝,他當年可是過了不少“苦日子

    ”的,二兩銀子的價值他很清楚。

    一塊香皂賣二兩銀子當然很貴,京裏很多人半個月的收入才能抵這個數。可是這裏有兩個問題:一是香皂的功效的確十分明顯,而這裏頭的技術含量、成本價格之類,隆慶一無所知。在他看來,能夠擁有這樣神妙的功能,肯定得是相當珍貴的材料才能製造得出上好的胭脂水粉不也挺貴麼?所以這麼一看,二兩銀子還是划算的。

    這種思維就和有些人生病吃藥一樣,本來不過一點小病,兩片當歸就能搞定,卻總恨不得去喫人蔘纔好。因爲在很多人心目中,貴總有貴的道理,甚至因此忽視了藥物是否對症後世感冒藥到處都有,很多人感冒之後隨便買了就喫,根本不知道自己風寒感冒吃了風熱感冒的藥,又或者反過來風熱感冒吃了風寒感冒的藥,最後總不見效,還以爲是自己買的藥不夠好。

    高務實在這裏完美的利用了隆慶、李貴妃等人對於技術的無知,賣了個合理的高價。

    至於第二點,就是不管這東西賣多貴,按照高務實提出的交換條件,這銀子再多也不用自己出。那就無所謂了,你就是賣一百兩一塊,朕也不會心疼啊!反正虧錢的是你自己。

    其實這也是高務實非要免費進貢的原因:你定價再高,收皇帝的錢能收到多少?要知道皇宮的用量其實也就那麼點,香皂這種東西雖然他已經決定從上往下覆蓋,但終究是要大衆化的,而大衆化的產品只有走量纔是真正的保證利潤價格貴了怎麼走量?走量不行,單塊利潤再高也白搭。

    而皇帝答應了高務實的進獻和分級專賣,就相當於授予了高務實壟斷香皂行業的權力。壟斷的威力,就不用多說了。

    不止如此,隆慶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佔的便宜有點大,傳出去對自己的聖名恐怕有所妨礙。於是隆慶就和李貴妃商議,看是不是給高務實一點什麼賞賜。

    李貴妃前幾日被弟弟抱怨了幾句自家獲賜的宅子不如人,這時順口就說了一句:“那就賜他一所宅子好了,左右高侍讀在京中也沒個住處。”

    隆慶卻有些捨不得京裏的宅子,便找了個理由,說高侍讀是被高先生帶在身邊要親自教導的,單獨給他賜一所宅子的話,他肯定就得住過去,這樣豈不是顯得朕故意要讓他們伯侄疏遠麼?

    但話是這麼說,賜宅的確是個不錯的方式,於是隆慶話鋒一轉,說先帝當年在京郊建了幾處別院,其中在香山有一個見心齋,雖然不大,但勝在精緻,不如就賜給高侍讀,當做他進獻香皂的恩賞好了。

    李貴妃對此無可無不可,反正賞賜本就是皇帝自己提出來的,她也沒去過見心齋,合適不合適都是皇帝自己的考慮,也就表示同意了。

    於是,高務實就在香山又得了一所別院,便是見心齋。

    當然,見心齋和三慎園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