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
    高務實正式“上班”之前,果然去了一趟薊鎮,但並非直接去薊鎮,而是跑得更遠了一些,直接到了永平府。

    永平府在後世包括了唐山和秦皇島的大部分地區,治所在盧龍縣。不過永平府真正的頭號官員既不是永平知府,更不是盧龍縣令,而是整飭永平道海防水利兵備副使,簡稱永平兵備副使,又稱薊州兵備副使。

    眼下的永平兵備副使乃是吳兌那個在高拱上次被迫致仕時唯一敢冒險相送的高氏門生。

    高務實到永平當然是要去見他的,那不必多說。

    吳兌今年四十有六虛歲,與高務實年歲相差接近四十歲,但他近來也屢屢聽到恩相這位侄兒乃是大明又一神童的消息,對於高務實被特旨簡拔爲太子伴讀一事也知之甚詳,因此見面之時並不敢託大,照着師兄弟見面的禮儀,給足了面子。

    高務實來見他,主要用意在於買地不是買良田,而是圈了很大幾片在現在看來沒什麼用的荒地、灘塗以及無主荒山等,這個倒是好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麻煩。尤其是灘塗,多年前朝廷就有政策,沿海居民數次往內陸遷徙過,所以現在人口也很少。

    荒山荒地也沒有關係,薊州乃是著名軍鎮,民戶爲了避免動不動就被打草谷,相對居住得比較集中,而高務實劃出的大多數地區,看起來都屬於這種鳥不拉屎之地。按照大明地方官員對良田以外地塊基本毫不在意的習慣心態,吳兌拍着胸脯保證這些廢地賣給高務實完全沒問題,價格也好說。

    真正有麻煩的,在於高務實看中了開平中屯衛的治所開平鎮。

    但當吳兌皺着眉頭表示這塊地方乃是軍屯衛所之治所,要買下來在程序上有不少麻煩的時候,一直在他面前表現得很謙遜、很好說話的高務實高師弟,忽然變得不好說話了,他堅持表示這塊地自己必須要買,爲此不惜提出“我自出資,爲該衛新造一城以遷之”。

    吳兌聞之愕然,然後力勸高務實不要這樣呃,不要這樣胡亂花錢。

    開平中屯衛治所又稱開平鎮,綽號三門莊。秦時屬右北平郡,漢朝於此置石城縣,後易名海陽縣,晉以後屬遼西郡。五代後晉皇帝石敬瑭,割地給契丹後遼國屬平州,“以俘戶置灤州”。

    這裏負山帶河,上臨榆山,下臨榆河,先後統轄義豐縣、馬城縣和石城縣,萬歲通天元年武則天稱帝元年,696年改石城縣。義豐縣,“本黃洛城,漢屬遼西郡,久廢,五代後唐末年,入契丹。遼世宗時,置縣,戶四千”。

    大明永樂元年1403年,開平中屯衛先從大寧沙嶺內遷至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後於永樂三年再北遷至石城廢縣,由此,石城縣因駐有重兵,成爲重鎮,從此稱爲開平鎮,至今已有百七十年。

    開平早前原是個低矮的小土城,成化二年時,經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公奏準皇上,由永平府通判段璣、忠義中衛副千戶陳旭主持重修,僅花半年時間,建成了周長四千六百三十九丈,高兩丈三的新城牆,並開設南門,以正面勢作東西門,以通往來,還浚水道,架橋樑,開挖護城河。城牆在東西南均有城門樓,唯有北面只是一個券洞,所以開平俗稱“三門莊”。另外在南門外有吊橋一座,後改石橋,名曰“普光橋”。

    按理說,這個開平鎮並不算大,而且明人修城的成本本身挺低,就算按照原始大小新建一城,花費約莫不超過五萬兩銀子,但問題在於,你新建一座小城給人家,不光是修城就完事,還得建房、還得遷徙等等,麻煩事一大堆,要花的錢也就多了去了。

    更何況,開平鎮既然是軍鎮,他這個兵備副使雖然軍民都管,可級別上卻不可能決定開平一鎮的遷移。這種事情,必須薊遼總督、順天巡撫加上薊鎮總兵三人同意,然後上疏朝廷申請遷移,朝廷批准了纔算數。更何況,開平中屯衛本身在建制上又隸屬萬全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