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071章 馮保掌印
    次日一早,上諭下達。.biquge

    司禮監太監黃孟宇、陳洪等傳奉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聖旨與內閣、府、部等衙門

    “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輔臣至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授遺囑,說東宮年少,要他們輔佐。又特言大學士高拱總攬政事、高務實仍陪東宮讀書。今東宮繼統,念大行皇帝遺命,特加大學士高拱爲太傅。另,準高務實辭太子伴讀,仍假原官,特任觀政,皆從原司本職。

    又,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者,心念大行皇帝玄宮未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自請堅辭司禮監掌印而往天壽山督建大行皇帝山陵。我母子三人感其孤忠,全其臣義,故準其辭。孟衝改昌平鎮守太監兼掌皇陵督建,另蔭一侄錦衣衛指揮僉事。

    因司禮監掌印出缺,馮保爲司禮監掌印太監,調度各監、司、局;黃孟宇、陳洪、張誠、陳矩四人仍爲司禮監秉筆太監;黃孟宇兼欽差提督東廠太監;陳洪兼御用監掌印太監,調度惜薪、鐘鼓、寶鈔、及混堂四司,另掌內承運庫、司鑰庫;張誠兼尚寶監掌印太監,另掌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及司苑七局;陳矩仍兼御馬監掌印太監,另掌兵仗局。”

    這道“三位一體”的上諭下達到各府、部、院後,立刻引起了廣泛議論,因爲這道上諭確實頗有些玄妙。

    高拱加太傅可能是其中最沒有波瀾的一件事,畢竟他作爲三朝閣老、託孤首輔,無論外廷的官員們對他抱持何等看法,但大家畢竟同屬文官體系,還是樂得在這種時候看到高拱的地位更高一些的。再說,新帝登基嘉賞老臣,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無非高拱在實權上賞無可賞,只能提高一下這種榮譽地位罷了。

    而且太傅這個榮譽,高拱也的確當得起——他本就是大行皇帝的帝師,東宮此前出閣講學時,他也是和成國公朱希忠一起“知經筵事”的,所以放在現在,高拱已經算是兩代帝師了。

    兩代帝師,掛個太傅頭銜怎麼了?合情合理。

    讓外廷比較意外的一件事反倒是司禮監的調整。首先,司禮監的調整原則上來說屬於帝王家事,按照往常的慣例,司禮監掌印換人通常也就只通知一下內閣,再由內閣轉告六部及各府各院即可。

    但這一次卻不同,上諭明發不說,而且還是直接通知到各部院。這就有點古怪了,就好像宮裏急着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調整一樣。

    宮裏急什麼?這個時候不是更應該萬事鎮之以靜嗎?

    再就是孟衝的請辭也很古怪,要是孟衝只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之一,請辭去督建大行皇帝皇陵,或者帶職兼任督建,都說得過去。可他是掌印太監啊,相當於內廷首輔,身處這種位置,一般來說怎麼可能辭職呢?真的就因爲對大行皇帝感情太深?

    但你要說他是犯錯被貶,好像也說不過去,人家不但督建皇陵,還兼了昌平鎮守太監,可見宮裏對他還是信任的,更何況還蔭其一侄爲錦衣衛指揮僉事,說明榮寵也在。

    至於馮保等人依次遞補,看起來反而不是很顯眼,他們之中真正有些顯眼的,不是馮保,而是黃孟宇。

    黃孟宇跳過陳洪掌握了東廠,這纔是此番司禮監“依次遞補”中唯一的例外。

    原本,黃孟宇的資歷就在陳洪之下,他在司禮監的排名本來也是在陳洪之後的,這次反而由他出任東廠提督而不是陳洪,這隻能說明黃孟宇在內廷的地位上升了,而陳洪雖然手裏的實權更寬泛了一些,但實際核心的職權還是管理宮內財務用度,相當於原地踏步而被黃孟宇超越。

    至於後面的張誠和陳矩,他倆的變化不大,一個掌握檔案、印章,同時負責宮裏的各項供應;一個掌管內廷軍務,順帶管理內廷部分的軍工製造。

    這次司禮監的調整意義重大嗎?那要看是誰來回答。

    對於想走內廷門路爭取升遷的人而言,肯定有些意義,至少送禮的對象變了,除開直接送錢的部分,其他部分都要順應對方的喜好來相應的調整一下。

    但這點意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在不行全送錢不就結了!

    那麼對於其他的朝臣呢?對他們而言,司禮監的人事調整跟他們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這也是以往司禮監調整人事從來不明發上諭的原因。

    不少官員私底下調侃“兩宮和皇上要麼是不知道規矩,要麼就是故意向閣、部各衙門示好,纔會連內廷的調整都知會得這麼清楚!”

    高拱得生太傅是順理成章,內廷的調整他們也管不着,惟獨另一件小事他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子。

    上諭的原話是“準高務實辭太子伴讀,仍假原官,特任觀政,皆從原司本職”。

    “仍假原官”,說的是“假翰林院侍讀學士、假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皆從原司本職”說的是別管他現在的官名是什麼,他原本做什麼事,現在還做什麼事。

    嗯,這算一句說明性的補述。

    也就是說,高務實請辭太子伴讀,被兩宮和皇帝同意了,然後因爲大行皇帝臨終前有遺囑,所以他改任了這個“觀政”,實際上只從“陪太子讀書”變成了“陪皇帝讀書”?

    可是陪太子讀書原則上說得通,陪皇帝讀書在原則上說不通啊!

    不過這個問題畢竟也不算特別嚴重,再說又是大行皇帝遺命,大家還是打算先看一看內閣和各部的反應再決定行止不遲。

    反正現在朝廷基本上算是高拱一家獨大,前段時間敢於跳出來挑戰高拱權威的張居正,自從大行皇帝駕崩就被趕去天壽山找墓地去了,估計也來不及表態。於是這件事也就是引起了一些官員的私下討論,然後該幹嘛幹嘛了。

    他們這些人哪裏知道,今天頒佈下來的上諭,昨晚在宮裏可是驚動兩宮見面,討論許久才得出的結果!

    兩宮主要討論的是什麼?不是高拱加太傅,也不是高務實改做觀政,正是司禮監的職權調整!

    如果再說得細緻些,最主要的爭論點就是馮保到底要不要交出東廠提督之職,如果交,交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