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
    自高務實南下以來,十分安南已得其九,卻一直約束軍紀,不曾妄殺一人,不曾妄掠一城,又有阮秉廉這樣的安南頭號大儒力挺,仁德之名已播,信義之聲已彰。

    然而,光有菩薩心腸,並不能治理好安南這樣的地方,還需要有霹靂手段。

    巧得很,鄭松自己跳出來撞上口,高務實豈能不將計就計,讓他的詭計顯露於衆人之前,再借他人頭一用

    更巧的是,鄭松冥頑不靈,雖然打仗打不過,算計算不過,但卻想以自己的“決死”之舉震動安南人心,再當場罵得高務實擡不起頭來,如此雖死可矣。

    可他卻料不到,罵戰居然也不是高務實的對手,不僅沒有把高務實罵得擡不起頭,反過來倒被高務實罵得言辭皆盡,暴跳如雷。

    笑話,高務實雖然一貫重視維護自己的名聲,但面對鄭松這等國家之敵,豈有自珍羽翼的道理論罵戰,放鄭松再讀三十年書,他也罵不過高務實這個六首狀元

    高務實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在場降臣降將都是戰戰兢兢,“鄭主”都是這樣的下場,他們要是敢跳出來或者被高務實盯上,那還能有什麼好果子喫一個個恨不得把頭垂到自己胯下去了。

    高家家丁和廣西土司們則是擡頭挺胸,個個顧盼自雄,深覺有這樣的老爺、上官,實在是與有榮焉。

    不多時,英都城傳來消息,城中守軍自相殘殺了一陣,現在已經打開城門請降了。

    這次請降,倒是真的了。

    樹倒猢猻散,鄭松都已經死了,剩下的人還能怎樣

    高務實隨即下令,讓莫氏降軍與鄭氏降軍在高珗在指揮下率先進城,抓捕和清剿鄭氏餘孽,大軍隨後再入。

    不過事實上英都城容納不下高務實這般大軍,恰巧莫玉麟部也靠了過來,高務實於是改命由廣西狼兵負責將英都城中的鄭氏降兵繳械看管,等待改編。

    莫玉麟部及高珗部合計近八萬大軍,立刻渡河,在藍江以南安營紮寨,等待英都城局勢穩定,就立刻向南趕赴河花府,與阮倦一道對順化的阮潢形成威脅。

    鄭氏餘孽的清剿工作完成得比較順利,由於面對十幾萬大軍壓境而鄭松又自蹈死地不歸,城內爆發了一場變亂。

    在這一輪內訌中,鄭軍最堅定的主戰派大將黃廷愛被殺,鄭松之弟鄭杜失蹤,而鄭松的兒子們如鄭梉、鄭椿等,全被亂兵給殺死,鄭氏由是無主。

    岑黃兩家狼兵此次南下尚未有過敗績,心氣極高,入城之後殺氣騰騰,很快就震懾了一衆羣龍無首的亂兵,將之控制起來。

    隨後一清點才發現,由於鄭松把其餘各府的兵力全部收縮到了英都府,這英都府城之中竟然聚集了四萬鄭軍,只不過有些良莠不齊罷了。

    再一審問,才知道鄭松這次的計劃,原本是打算用黎維潭和自己兩人的“以身殉國”,喚起城中鄭軍的憤怒,繼而拼死抵抗,“激勵天下人反抗酷明bào ”。

    只是,鄭松萬萬沒有料到,歷朝歷代、天下萬邦,誰家都不缺英雄,同樣誰家也都不缺狗熊。這城中的鄭軍不僅沒有被他的死激起奮戰之心,反而心膽俱裂,絕大多數人都要求投降。

    鄭杜和黃廷愛見勢不妙,連殺數名將領,本是想穩定局勢,誰知道反而讓意欲降明的兵將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鋌而走險“臨陣起義”,殺了他倆再投明好歹也算是個投名狀

    於是便有了英都城內訌的一幕。

    事後一清點,四萬大軍在內訌中死傷、逃亡了七八千,還剩下三萬多人,全部被高務實收編。不過這一次高珗告訴高務實,說這批鄭軍良莠不齊,就算按照安南的標準,也有不少人不合格,不適合從軍,建議另作他用。

    高務實從善如流,要求高珗從這三萬多人裏面挑選出兩萬整,其餘裁撤之後暫時養起來。

    暫時養起來當然不是高務實錢多得沒地方花,而是這批人不能簡單的放回民間都是當過兵的人,而且足有一萬兩三千,萬一突然全部放回去,聚衆生事豈不是麻煩

    所以先暫時養一養,等南邊的阮潢搞定之後,讓這批人去河花府也就是河靜挖礦,名義也好找:贖罪。

    繼續當兵是贖罪,派去挖礦同樣是贖罪。

    只不過這樣一整編,高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