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
    遼東副總兵,這個位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大明諸邊鎮之中最爲特殊的一個副總兵,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單獨負責遼河以東的大片防區,如果單以面積來論,其防區甚至比遼東總兵平時負責的遼西地區更大。

    而且,這位副總兵和巡撫、鎮守太監同城,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還擔負着保護巡撫和鎮守太監的責任。相反,遼東總兵倒是單獨駐於廣寧,頭上既無總督,也無巡撫,更無鎮守太監,他的責任在多數情況下就是應對蒙古人。

    當然,如果遼河以東出現大的戰事,總兵還是要去管一管的,只不過通常都不是第一責任人。

    因此高務實這個新任巡撫想要做得安穩,甚至說想要睡個安穩覺,副總兵最好是能確保聽命於他的。

    確保聽命,這是第一前提,但僅僅如此還不夠,還得有當這個副總兵的能力。

    能力這種東西不好一概而論,不過在如今這個時代,有一條必須關注,那就是武裝家丁的多寡。

    在大致相同的這個時代裏,高務實心目中認可的全球兩大軍事家,一是大明的戚繼光,二是荷蘭的莫里斯,而這兩位軍事大家的軍事思想都有一個相同或者十分類似的點,就是強調軍隊本身,而不是如古典軍事思想那般,過於強調謀略的作用。

    當然,在原歷史上,由於莫里斯是尼德蘭的統治核心人物,他對尼德蘭軍事體系的改革可以不用看別人的眼色,在取得成效之後更可以將其軍事思想放進軍校,供人學習深造。

    而戚繼光則不同,在大明的政治體制之下,戚繼光一旦失去了文官大佬的支持和保護,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握不了,更不必說他的軍事思想能否流傳了。

    雖然戚繼光的兵書紀效新書、練兵紀實在日後被一再重印,得到一大批明末將領的推崇,可他理想中的那支軍隊卻始終沒能真正出現。

    這是最大的遺憾。

    戚繼光軍事思想中最能區別於古典軍事思想的部分是什麼呢

    用戚繼光自己的話說:“數年間,予承乏浙東,乃知孫武之法,綱領精微莫加矣,第於手下詳細節目,則無一及焉。”

    實際上,不止是孫子,應該說從武經七書到武經總要都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大問題過去的軍事思想大多偏重謀略,而沒有形成全面和系統的“戰鬥力構成”,簡單的說就是瘸腿。

    而戚繼光則認爲,構成軍隊戰鬥力的,是士兵、將官、武備、後勤等各個方面,必須全面發展,缺一不可。

    而武裝家丁部隊之所以成爲這個時代大明各邊鎮真正的核心力量,則是由於武裝家丁幾乎天生就在這其中的士兵、武備、後勤三個方面佔據了優勢,所缺的幾乎只有將官一條。

    而實際上,由於家丁部隊的特性,其部隊主將對部隊的控制力度是遠勝於其他部隊的,也就是說該主將可以做到對自己的家丁部隊如臂使指,只要不犯過於愚蠢的錯誤,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完全有保障。

    所以,新任副總兵需要擁有一支不弱的家丁部隊,這一條現在也是高務實必須考慮的了。

    眼下高務實手裏頭沒有這樣的人選,比如馬棟,他帶來的家丁有約莫千騎左右,戰鬥力不錯,但人數太少,況且馬棟的封賞還沒下來不說,就算下來,他一個“外地人”突然力壓一大批遼東本地的參將,直接做到副總兵,這本身也容易引起對立情緒。

    再加上高務實現在和李成梁這個本地派將領的核心人物關係明顯不對勁,一旦還強行推薦馬棟,只怕就要在遼東軍中從上到下上演派系鬥爭了。

    派系鬥爭這種事其實免不了,但必須要能控制在一定的層面,一定的範圍內,光是上層有些鬥爭,問題還不大,但如果整個遼東的本地部隊都把宣大將領乃至宣大將領帶來的家丁部隊當做搶食的對手,那麻煩就大了。

    馬棟既然不行,麻承恩和張萬邦就更是想也別想,光是級別差太多這一條就沒轍。他們又不是高務實,沒有那麼多的政治資源給他們做靠山,就算高務實要提拔他們,也得一步步來。

    宣大將領不適合,那就只好考慮遼東本地派,而考慮遼東本地派則要儘量避免李成梁的影響。

    這顯然很難。

    高務實思來想去,唯一一個“可能”符合條件的人物,恐怕只有去年被革職審問的前遼東副總兵曹簠。

    之所以這裏要加一個“可能”,原因在於曹簠早年的升遷與李成梁也非常的同步,而且他本人也是遼北五慶堂曹氏的人。

    換句話說,他跟李成梁不僅是遼北老鄉,而且早年間應該是親密戰友的關係。

    順便提一句題外話:五慶堂曹氏就是曹雪芹家的宗嗣,後來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興兵伐明,李曹兩家的命運都隨之發生改變。

    當年四月,努爾哈赤攻克撫順,李成梁的堂孫李思忠歸降。當年五月,在鐵嶺城東南十一堡戰事中,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彥被俘“歸旗”,成爲包衣。第二年,努爾哈赤率軍攻打鐵嶺,李如梴,李成梁堂侄、李如梓李如梴之弟、李存忠李思忠二哥等奮起抵禦,殉難者20人,李家的私宅看花樓被毀,李氏家族和曹氏家族潰散。

    定都遼陽後,努爾哈赤命李思忠蒐羅李氏族人爲後金效命。此時,被編入正白旗的曹振彥來遼陽定居。

    此外,李、曹二氏都還有其他族人陸續降清,並且兩家在韃清時期都混得不錯。比如曹振彥屢立戰功,天聰初年即升爲牛錄章京,官居四品。

    而天聰初年的八旗只有40多甲喇、200多牛錄,加上貝勒、議政大臣、六部和內三院官員,總共500餘人。成爲牛錄章京的曹振彥,已屬於這500餘骨幹中的一員,標誌着曹家踏入後金上層社會的圈子。

    李思忠更是飛黃騰達,他在後來的戰鬥中軍功卓著,歷任牛錄額真、二等參將、西安駐防副都統、陝西提督總兵官兼四旗漢軍官兵昂邦章京將軍等職,其子孫在順治至康熙朝共有近30人在朝廷任要職。

    但是有一件很神奇的事,就是五慶堂曹氏方面對曹簠的記載似乎失傳了。

    這件事不尋常的地方在於,曹簠本是萬曆初年在遼東將領中僅次於李成梁的存在,這樣一個重要人物爲何會沒有記載呢

    他本人肯定活不到抗清時期,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後人參與了抗清戰爭,甚至在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讓韃清對其恨之入骨,於是按照韃清的傳統,乾脆從歷史上抹去了他這一支的痕跡。

    當然,是否參與抗清,不能算是高務實判斷一個武將是否可用的關鍵,因爲奢求這個年代的武將們個個都講究家國大義,那實在有些幼稚,與其要求那些武將,不如要求文官們武將們不理解大義可以說是讀書少,你文官難道也讀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