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

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2頁)

    高務實的這句話半真半假,因爲“一路平推”並不代表不需要動腦子了,甚至可以說,在古代戰爭中,“一路平推”的技術含量其實並不低。

    鉅鹿之戰時的秦軍按理說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淝水之戰時的前秦按理說也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官渡之戰時的袁軍按理說依然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可是結果呢

    他們都輸了。

    誠然,這三次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戰前兩軍隔河相對,從戰術地形上來說比較容易出現“計戰”,但不要忘了,金邊的位置在什麼地方

    在“四臂灣”由湄公河、洞裏薩河、巴沙河交匯而形成,可謂水網密佈,易守難攻。

    如果劉馨也只是一路平推,重蹈王離、苻堅、袁紹覆轍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但凡你有足夠的兵力讓自己覺得可以“一路平推”,實際上你現在面臨的後勤壓力也就遠遠超過你的對手了。

    過往的戰例也都表明,但凡準備“一路平推”,必然先囤積大量物資補給。

    四十萬秦軍在鉅鹿以北的時候,項羽爲什麼要破釜沉舟因爲只要他不能一戰拿下,那可能就永遠拿不下了,秦軍不僅兵力龐大,而且物資充沛。

    袁紹在官渡之戰失敗的關鍵,爲什麼被認爲是“失烏巢”,正是因爲烏巢乃是袁軍糧倉。烏巢被燒,糧草告急,十萬袁軍軍心動盪,焉有不敗之理更不要提還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了。

    所以高務實打仗就一貫重視後勤,迄今以來,除了漠南之戰中受他統一指揮的土默特騎兵之外,其餘任何一場戰爭,高務實的主要工作都只有兩樣戰略和後勤,具體某一場戰鬥的指揮他基本不問,那是統兵將領的工作,他既沒有超過他們的能力,也沒有那個必要插手,以免變成常公凱申。

    然而,劉馨現在卻沒有高務實此前那樣優渥的條件,因爲京華現在很忙,忙到沒有太多的餘力給她足以“一路平推”所需要的巨量物資補充。

    京華在南疆的擴張實在太快了。原本在滇緬之戰以前,京華只掌握了安南,如果以後世的區劃來說,實際上只是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

    可是一場滇緬之戰打下來,京華近乎完成了一次蛇吞象的壯舉一次性拿下了除緬北和柬埔寨外的差不多整個中南半島地理上一般不把馬來半島算做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有多大2065萬平方公里。

    去掉當前的緬北和柬埔寨,京華的實際控制區域至少已經超過130萬平方公里。然而在滇緬之戰以前,京華實際控制的安南只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

    一下子擴大了四五倍的實控區,京華在南疆有多忙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黃芷汀在有孕在身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留在暹羅坐鎮的最關鍵因素。

    除了在軍事上肅清反對派,持續維穩各地之外,京華還要同時在這些地方建立起自己的那套行政機構,其中主要就是將安南的傀儡政府模式移植到暹羅、南掌、勃固等國,使之逐漸與安南一樣,成爲京華牢牢掌控的領地。

    安南模式已經在這幾年時間裏證明了它的可行性,移植到國情與它類似的南疆各國,理論上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實際上各國的國情還是不盡相同的,在實際操作中肯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微調。

    比如說暹羅,由於之前爆發了叛亂,京華方面以雷霆手段立刻完成鎮壓,肅反工作幹得最好,再加上定南警備軍與安南協防軍兩支軍隊兇名赫赫,又有黃芷汀親自坐鎮,於是各項政策的移植就推行得最快。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暹羅的建設任務很重,尤其是定南城的建設,不僅是京華迄今爲止最大的建設項目,也是暹羅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建設項目。按照京華的計劃,定南城的建設至少分爲三個工程階段,其花費的時間分別是三年、三年、四年,累積長達十年之久。

    第一階段的建設任務,主要是在確定城市整體規模的情況下建立核心區域。外城的城牆暫時不修,但會修建環城小型棱堡十二座。而核心區域就是內城,包括王宮暫時只修五分之一,以便軟禁坦馬羅闍和偶爾讓他露面接見臣工、各部衙門、中心商業區和內城居住區,另外就是臨時港口了。

    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主要有兩點,一是把臨時港口升級爲一個規模很大的標準海港,而且要建成外城城牆,如果還有富餘建設能力,則可以建設部分外城內的其他設施。

    第三階段就不必多說了,補全外城內各項建設,把定南城真正建設完全。

    而在三個階段的建設同時,京華還必須全力以赴遷徙人口補充定南城有城無人算什麼城市

    但這裏別有講究京華將會不公開地悄然控制定南城的人口比例。簡單的說,就是暗中確保定南城的明人必須佔據絕對優勢。當然,考慮到實際操作中的各項困難,這個“絕對優勢”暫時只是被確定在百分之七十。

    至於“明人”具體是什麼民族,高務實卻不做任何要求。你是漢人也好,僮人也罷,乃至於苗人、瑤人或者甚至是安南血統的“歸化漢人”,在定南城都統一被算作“明人”這一大類,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必須在任何時間都說漢話。

    高務實堅持他的一貫觀點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以血統劃分的民族,它是以文化來劃分的。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在這一點上,高務實完全認可孔子的主張。

    當然,他認爲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好比安南的“歸化漢人”也不是高呼一聲“我是漢人”就能被京華認可爲漢人了。

    在安南實行的“歸化戶籍制”也同樣被移植到暹羅,暹羅人願意“歸化”的,只需要完成漢語學習,然後通過如參軍、納獻等方式完成各種名類的“社會貢獻”,就能申請京華的考察,順利通過考察即可成爲歸化漢人,享受與漢人完全一致的各種優待和社會福利。

    剛剛穿越時還做夢“人人平等”的高務實,現在不僅早就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甚至變本加厲,把人的等級搞出了越加複雜的劃分。

    作爲安南人、暹羅人等原住民,高務實現在是一邊嚴加控制,一邊又給於其中的優秀人才以上升空間,使他們把人生目標從“打倒明人”改變爲“成爲明人”。

    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這一招真是百試百靈只要你的確又有大棒,又有胡蘿蔔就好。

    暹羅可以很好的執行安南模式的移植,但勃固和南掌卻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