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072章 緊急磋商
    吳兌和梁夢龍幾乎是同時抵達昭回靖恭坊的高務實狀元第,兩人雖然都是一頭霧水,但也知道高務實這麼大半夜派人把他們從牀上叫醒請來此處,絕不會是突發奇想要和他們閒聊,這一定是有大事要事發生,而且多半還是急事。

    三人沒在花廳會面,而是直接被請進了高務實的書房,大家都很默契的沒有過多寒暄。

    高務實只說了一句:“深夜叨擾,甚是抱歉。”然後便把手裏的密函一揚,嘆道:“剛剛收到的急報,西寧丟了。”

    吳兌到底是老牌大司馬出身,一看高務實手裏的密函,便擰眉問道:“不是朝廷的軍報這是京華自己的密報”梁夢龍也立刻朝那密函望去。

    高務實沒有解釋,只是點頭道:“事涉京華。”然後便把密函遞給吳兌,而梁夢龍也偏過頭去一同查看。

    密函並不算長,兩人很快看完,都是倒抽一口涼氣,互相對視了一眼。

    吳兌沉吟着道:“曹某所言若皆屬實,則此事當屬永昌衛之罪,應該不會波及京華。”

    梁夢龍則道:“京華本事並無過錯,但此事引發的後果卻不堪設想。”

    吳兌聞言也接口道:“不錯,這幾年朝廷重心不在西北三邊,三邊軍務以防禦爲主,如今西寧失陷,卻不知要如何措置奪回。”

    梁夢龍思索着道:“郜文川手頭可用之人不知是否足夠我總覺得陝西三邊固守有餘而克城不足,兵部說不定要出手幫他一把了。”

    他提到的郜文川,文川是其號,此人本名郜光先,字子孝,乃是時任三邊總督,官職全稱是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換句話說,這位老兄在總督之中已經幾乎做到巔峯,掛兵部尚書和左副都御史銜。他本是嘉靖三十八進士,當時在金榜中排名中游,沒能留在京師,授上海縣知縣。後升任監察御史、大理寺少卿。擢右僉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巡撫延綏。後改左副都御史,巡撫薊州、遼州、保定,兼理邊務。前年晉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軍務,去年晉今銜。

    吳兌點頭道:“郜文川若有需要,兵部肯定是要幫他的”

    梁夢龍沒有多說,但心裏很明白。如果時任三邊總督是個與“大家”無關的人,兵部現在是不必着急的,畢竟人家也沒向朝廷報警求援,那這事就還是該督臣自己的差事,兵部犯不着這麼積極主動。

    但郜光先不同,他是山西長治人,晉黨出身的督臣,屬於“自己人”裏的重要邊臣,該幫的忙就得早些準備一手。

    再說,張四維丁憂已經這麼久了,萬一到時候他回朝發現自己的重要屬下因爲兵部辦事不力、支援不足而倒臺了,這氣不得撒到他梁夢龍頭上來

    其實連高務實都不知道他大舅還能不能回朝,因爲在原歷史中,張四維的父母是相繼去世的,張四維本人因爲受不了這重連續的打擊,悲傷過度而自己也辭世而去了。不過樑夢龍又不能未卜先知,當然不知道這點,所以他擔心張四維回朝會找他算賬,這是很正常的想法。

    畢竟論起親疏的話,晉黨出身的郜光先反倒比他梁夢龍在張四維心裏更重要呢。

    吳兌身爲閣老,考慮的層次更高一些,他這時搖頭道:“朝廷或者說兵部能給他的支援只怕也有限。”

    梁夢龍一時沒能理解,反問道:“這是爲何咱們眼下沒有其他大戰,調動一兩支精兵支援甘肅方面,這應該並不困難。”

    這裏順便說一句,陝西三邊總督並不是只管陝西,這個職務有必要說一下便於後文情節理解,而且我看了下,百度百科說得太簡略了。

    陝西三邊總制,又稱三邊總督,與兩廣、宣大、薊遼總督並稱爲明代常設四大總督。

    元朝滅亡後,蒙古各部退居草原,長期與明朝南北對峙,幾乎與明朝統治相始終,兩者形成了密切的政治、軍事、經濟關係。三邊總制即是應對北邊軍事形勢而產生的,並與陝西三邊四鎮的形成與建設相輔相成。

    明代所謂的“陝西”,其實在大多數時候,指的都是整個西北地區,包括了後世的甘肅、寧夏、陝西、青海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

    爲加強對該地區的軍事防禦,大明在此先後建立了四大軍事重鎮,即寧夏鎮、甘肅鎮、延綏鎮、固原鎮陝西鎮。三邊,即指其中寧夏、甘肅、延綏地區。最遲至明代中期,三邊軍鎮已經設立並逐漸完善。

    據明會典記載:“弘治十年議遣重臣,總制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十五年以後,或設或革。至嘉靖四年始定設。四鎮兵馬錢糧、一應軍務從宜處置。鎮巡以下悉聽節制,軍前不用命者,都指揮以下聽以軍法從事。”

    而關於陝西三邊總制的初設時間,歷來有多種說法,比較主流的一種說法是認爲當早於弘治十年。具體而言,成化十年時,王越已有總制之名,統馭各路軍馬。

    時孛羅忽、滿都魯、自加思蘭等常居河套地區,連年入寇陝西沿邊一帶:“成化初,毛裏孩乩加思蘭、孛羅忽、滿都魯繼至、初猶去住不常。六年以後始爲久居計,深入諸郡殺掠人畜,動輒數千百萬,歲常四三入。邊將擁兵坐視,或視其出而尾之,偶獲所遺老弱,輒虛張以爲斬獲之數。甚者,殺吾民爲虜級,皆冒爲功,被升賞無笄,有敗衄者,罪止降謫且多宥之。”

    正是由於此時邊將多不用命,虜患由是日熾。而王越幾次攻之,稍有所獲。成化九年九月十二日,王越襲破“虜營”於紅鹽池。成化九年十月十一日,王越等獲韋州之捷,奪還男女一千九百三十四口。

    憲宗欲從長計議,迫使“虜賊”不敢犯邊,遂授予王越節制大權,以促其大成。然而在成化十年七月,王越因病勢漸增而回京。

    弘治十年,蒙古人寇肅州之沙窩堡,巡撫甘肅都御史吳珉不能抵禦,兵部乃議設總制官,遂令王越總制甘涼各路邊務兼巡撫地方。不久即命甘肅、寧夏、延綏三邊軍馬俱聽王越總制調用,巡撫甘肅都御史另選他人。

    王越任總制期間主要應對賀蘭山後蒙古一部,孝宗特告之:“賀蘭山後乃虜賊巢穴,累次寇邊,皆自彼而入,使其住居年久,熟知地方或誘引北虜大衆,或招來野乜克力等夷,爲患不小,爾須運謀追剿,母令滋蔓。”

    正德元年二月,時在陝西一帶督理馬政的巡撫楊一清因寧夏花馬池屢被侵襲,所調延綏遊兵久不至,故請設總制居中調度。經兵部會同廷臣推舉,武宗簡命楊一清總制陝西、延綏、寧夏、甘肅等處邊務兼督理各該地方馬政。小蝸牛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