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04章 復寧夏(完)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古往今來,一諾千金者何止季布一人高務實的承諾同樣有口皆碑。這一點,早在他童年時期在衛輝的壯舉過後便已傳遍天下。空口白話借了三十萬兩,一文不少地歸還,這可遠遠不止“黃金百斤”,按照正常的換算,那是三萬兩黃金。

    更叫人無法說出半句質疑之言的,則是他當時借那三十萬兩還是爲了用於賑濟災民,而不是用於謀取私利。即便後來人們發現高務實這三十萬兩花得根本沒有喫虧,但也只能說那是他經營有道了。

    對於這樣一位素有美名又身爲堂堂七鎮經略之朝廷大員的表態,即便是早已認爲自己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的叛軍將領,也不由得怦然心動。

    說不定這真是一線生機呢

    寧夏當前的局面大家都看在眼裏,哱拜雖然一直吹噓寧夏城防堅不可摧,但大家都是武將出身,誰還不知道圍城這種事,只要對方有能力長久圍困,呆在城裏遲早都是死路一條。

    官軍有沒有能力長久圍城答案彷彿是不言而喻的,偌大的大明當然有這樣的能力。

    就算大夥兒都知道朝廷缺錢,但大夥也都知道朝廷的缺錢是由開藩禁引起的。開藩禁和平叛誰更重要顯然所有人都認爲肯定是平叛更要緊,所以朝廷如果實在被逼無奈,其實只要暫停開藩禁,或者把預定的完成時間從三年大幅延長,絕對可以擠出錢來用於長期圍城。

    既然朝廷有能力長期圍城,那麼也就意味着寧夏早晚要完蛋,哱拜父子早晚都得成爲輸家。至於他們所謂的“以待天下有變”,諸將現在絕大部分都不看好了。

    這個道理其實是明擺着的,原本哱拜用以說服他們的理由之所以顯得很充分,關鍵在於布日哈圖特意勾勒出來的大好前景:察哈爾收拾土默特;鄂爾多斯幫助寧夏穩定局面,雙方伺機瓜分陝西;火落赤兄弟吞併甘肅,將青海、甘肅、松山連成一片。

    按照布日哈圖的這個宏偉藍圖,四家將來可以合力將大明的西、北兩面包圍起來,基本上就形成了蒙古帝國崛起時的態勢,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將來覆滅大明也是指日可待。一旦完成這樣的偉業,不僅圖們大汗的功績直追成吉思汗,即便是博碩克圖、哱拜、火落赤等人,哪個又不是一方大汗重建新的“四大汗國”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得不說,布日哈圖的鼓動能力的確很強,哱拜就認爲這個前景是完全可期的,一直對此堅信不疑。

    然而事實呢寧夏諸將一開始倒也真的報以了一番希望,可惜現實過於殘酷,原先的計劃隨着一場短短的呼日呼梁之戰便宣告了破滅。在布日哈圖藍圖中處於樞紐位置的鄂爾多斯部汗帳主力竟然被明軍當然確切的說是明蒙聯軍給一擊即潰,甚至連博碩克圖濟農本人都當場被俘了。

    緊接着,鄂爾多斯部搖身一變,就徹底成了明軍的幫兇,調轉槍頭開始對土文秀髮動攻擊,另一部主力伊勒都齊部也和脫脫一道去遠征火落赤去了。

    這還有個屁的指望就算再如何樂觀的估算,似乎也只有一種可能扭轉頹勢,那就是圖們大汗趁着脫脫出徵在外之際,迅速發起一場大規模的西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土默特,將整個右翼蒙古的局面徹底扭轉過來。否則的話,一切宏圖霸業都不過只是鏡花水月罷了,毫無實現的可能。

    當然,也許還可以指望一下火落赤、著力兔兄弟二人,希望他們二人能夠依靠以逸待勞的優勢擊敗脫脫和伊勒都齊,若能如此,寧夏的局勢大概也還能稍稍穩定一段時間。

    或許是對圖們與火落赤兄弟還沒有完全死心,寧夏諸將雖然都收到了檄文其實還不如說是勸降書但並沒有誰立刻行動起來,只是互相之間悄悄聯繫了一下,而具體說了什麼,外人就根本不知道了。

    然而諸將的舉動卻驚動了哱拜父子,讓他們開始爲自己的安危擔憂起來。

    高務實的表態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典型的“只懲首惡,餘者不究”,可惜對哱拜父子而言,這個態度等於催命符,因爲他們父子二人就是高務實劃定的“首惡”。諸將都有了退路,惟獨他們父子二人退無可退,背後就是萬丈深淵,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然而父子二人一合計才發現,他們的看法居然還正好相反。

    哱拜認爲諸將雖然有了退路,但自己對他們的拉攏是很到位的,只要圖們大汗和火落赤兄弟方面還沒有傳來太糟糕的消息就像博碩克圖被俘那種那麼一時之間,他們就還不會聽信高務實的欺騙,轉而投靠官軍。

    因此,就算對諸將的立場有所動搖,也還不到“清理門戶”的時候。畢竟此時高務實數萬大軍在外,內部如果出現這樣的動盪,將會是十分危險的事,這種內亂完全有可能被高務實利用。

    而哱承恩的態度則正好相反,他認爲自從高務實出兵以來,官軍實在太過順利了。尤其是離寧夏最近且最強的援兵博碩克圖汗帳主力被官軍擊敗,反而成了明廷走狗之後,諸將對他們父子的信心一定會出現巨大的動搖,此時此刻根本無法斷定諸將會不會被高務實的勸降書所誘惑,鋌而走險幹出“大事”來。

    因此哱承恩一力主張先發制人,就算考慮到大敵當前,內部不應出現太大的動盪,那最起碼也要來個殺雞儆猴,用某個將領的人頭來警示一下其餘諸將,讓他們知道背叛哱家的後果有多嚴重。

    聽完兒子的意見,哱拜陷入了兩難之地。哱承恩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尤其是對於一個軍事集團而言,如果在有反叛的苗頭時沒有及時遏制,後果有時候就會變得不堪設想。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