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09章 喜與憂
    剛剛進入五月的大明算得上有喜有憂。

    先是寧夏方面傳來喜報,寧夏叛軍在高務實的離間計下爆發內亂,哱拜父子先殺劉東暘、許朝等將,接着哱承恩又因與哱拜就是否投降一事起了糾紛,哱承恩意圖弒父,卻反被哱拜擊殺。

    與此同時,一直保持對城中局勢大致掌握的官軍則發動猛攻,寧夏城內人心惶惶,各有主張,一部分人慌亂之下打開城門投降,將哱拜賣了個一乾二淨。

    當然,這些人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不算賣了哱拜,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哱承恩的殘黨,思忖着左右是個死,倒不如開城看看能不能爭取個“寬大處理”。

    於是高務實指揮大軍入城,叛軍此時早已分崩離析,根本沒有組織起什麼像樣的抵抗,很快被殺退進了內城。

    寧夏雖然也稱堅城,但到底比不得大同,外城雖然高大堅固,內城就差了許多,尤其是因爲沒有護城河,大炮幾乎可以抵近射擊,被高務實調集火炮一頓猛轟,不多時便轟破了城門。

    本來當時城門雖然破了,但那個破口有些偏高,其實並不方便殺入,還應該要繼續轟擊纔是。不料哱拜亂軍這時候已經是驚弓之鳥,一看城門破了,居然一鬨而散,繼續往哱拜府邸退去。

    既然都這個狀況了,那也沒什麼客氣話好說,打就完事。

    當時負責指揮炮擊的麻貴稍稍落後,被延綏總兵董一奎請戰在先,獲得高務實首肯後,當即令其弟董一元親帥家丁破門。

    董一奎、董一元兄弟正在慶幸撈到一份軍功,麻貴手下的麻家達兵趁勢掩殺了過去,直奔哱拜府。二董定睛一看,帶兵的果然是麻承詔,兩兄弟對視一笑,並不上前搶功。

    這裏有一點要說下,麻貴家是大同右衛出身,與出身宣府的董家關係很是親密,單從家族的角度來講,兩家甚至還是姻親。董一奎、董一元和麻貴同輩,看麻承詔就是後生晚輩,他們倆自恃身份,自然不能去和小輩搶功。

    實際上邊帥將門的姻親關係是很緊密的,尤其是同地區的將門,不止是麻家與董家,高務實手底下另外一家宣大將門馬家也是一樣。

    如據記載:歲戊戌二月五日,師夫人卒。夫人爲大將軍蘭溪馬公芳之配也按狀,夫人姓師氏。父升官間,帥母劉氏陽和衛華胃也生子三:長棟,中軍都督府僉事,娶祁氏參將祁謙女;次椿,早卒,娶王氏總兵王國勳女;次林,大同左衛副總兵,娶孫氏都司孫獻策女。

    孫男九:曰瑛,娶溫氏通判溫登魁女;曰炳,娶郝氏即餘女;曰煥,娶倪氏總兵倪尚忠女;曰廣,尚幼,俱棟出;曰燁,娶王氏秩元王俊民女;曰熠,聘焦氏副總兵焦承勳女;曰炯,聘萬氏參將萬化孚女;曰炫,聘祁氏副總兵祁光祖女;曰煌,尚幼俱林出。

    孫女九:長適總兵麻貴子承宗,次許錦衣衛指揮周希口長子,餘尚幼,俱棟出;次適總兵麻貴子承宣,次適副總兵解生子繼盛,次許總兵黃明臣次子,餘尚幼俱林出。

    據碑文可知,師氏夫人乃馬芳之妻,山西陽和衛人,生於嘉靖四年,卒於萬曆二十七年,享年七十四歲。碑文稱師氏之母爲“陽和衛華胄也”,華胄的意思就是出身顯貴之家。馬芳早期授職陽和衛,當時他表現英勇,上升勢頭明顯,所以與衛中大姓望族之女聯姻,當在情理之中。碑銘中還提及了馬芳三子、九孫及九孫女的婚姻關係。

    其中馬棟娶祁謙女,據光緒,祁謙爲蔚州衛人,曾中嘉靖乙卯科武舉人,後任遊擊將軍。

    馬椿娶王國勳女,據乾隆,王國勳開平衛人,萬曆八年先任山西總兵,萬曆十二年改任宣鎮總兵官。

    馬林娶孫獻策女,據嘉靖,孫獻策廣昌所人,嘉靖三十五年爲指揮僉事任守備。

    長孫馬瑛娶溫登魁女,據萬曆,溫登魁山西廣靈人,本爲監生,後任肅州通判。

    孫馬炳娶郝傑女,郝傑蔚州人,嘉靖三十五年中進士,歷任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並任右都御史,仕終南京兵部尚書。

    孫馬煥娶倪尚忠女,據萬曆,倪尚忠宣府龍門衛人,萬曆十九年以左府都督任僉事,後任總兵鎮保定府。

    孫馬燁娶王俊民女,但其身份不詳。

    孫馬熠聘焦承勳女,據順治,焦承勳大同後衛人,萬曆年間任大同總兵,其父焦澤嘉靖年間任大同總兵。

    孫馬炯聘萬化孚女,據同治,萬化孚偏關縣人,萬曆年間曾任大同中路參將、山西河曲參將、神木參將、德州營參將,後升任遵化總兵官。

    孫馬炫娶聘祁光祖女,據乾隆,祁光祖蔚州人,任老營堡副總兵。

    而馬棟、馬林之女,則分別許配給麻貴二子麻承宗、麻承宣。婿解繼盛爲總兵解生子,解生曾隨麻貴援朝抗倭,後在遼東戰敗死。

    孫女則嫁總兵黃明臣次子,據乾隆,黃明臣,祖籍彭澤,明初佔籍宣府,由千戶升山西總兵官。錦衣衛指揮周希某長子。

    總而言之,這種姻親關係的特點是明顯的:首先是範圍,一般侷限於同一個總督轄區;其次是身份,主要是同爲將門的世家爲主,極個別也能結親文官,但數量較少;最後是網絡,這裏的網絡是指互相結親,形成盤根錯節的“姻親網”。

    由此也可以看出,爲何原歷史上進入明末亂世之後,有些將門能夠做到一呼百應,以一家而代表整個當地將門,原因這裏就有一條多年來形成的姻親關係。

    將門到底不是勳貴,某家將門在其中某一代人時顯得比較乏力是很正常的現象,你家如此,我家也是如此。但這種情況也很可能因爲下一代裏出了個能戰之輩,就直接顛倒翻轉。於是,將門之間大抵會相互關照,以免將來自家沒落時沒人正眼相待,再無復起之機不得不說,這還挺有點後世娛樂圈的範。

    同樣的道理,高務實早年挑選了宣大將門作爲嫡系之後,很長時間裏都只有劉顯、劉綎父子算是例外,除此之外並無增補,直到前次外任遼東,纔算是又收了幾員戰將,這是爲何

    嫡系之所以是嫡系,因爲他們的待遇是和一般人不同的,作爲上位者而言,高務實需要能夠保證自己給得起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這樣纔可能真正收服他們。

    早年間,高拱、高務實在九邊地區的工作重點就是推行“西懷東制”,且剛剛推進到“西懷”階段。在這個階段裏,最關鍵的邊鎮就是宣大三鎮,因此收服宣大三鎮的代表將門就是題中應有之義,麻家也好,馬家也罷,包括張家、董家等等,都是因爲這個戰略而被高氏伯侄選中,並很快收歸麾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