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八十三章 女神的密語(七十二)
    新大陸的移民剛來到這塊土地上的的時候,也許看到的是個灌木叢生、沒有開發的世界,但這也意味着這片土地是嶄新的,河裏的鱘魚、鮭魚成羣,拓荒時砍掉的木材就能蓋房子。

    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歐洲人,印第安人並沒有趁着他們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將他們趕走,而是劃了一塊土地給他們居住。

    新大陸移民和印第安人和平共處了一段時間,印第安人還會和移民們合作,趕走北方更強大的部落。但移民們最終還是因爲受不了對更肥沃和廣袤土地的誘惑,與印第安人有了土地方面的糾紛。菲利普王戰爭的導火索其實只是一件小事,移民的牲口啃食了印第安人種植的玉米,這引燃了長期以來原住民的不滿。

    1675年一個皈依基督教的印第安人提前向移民報告部落將發起襲擊的事情,移民當局以此爲藉口逮捕了3萬帕諾亞格人,在只有一名證人的情況下,移民當局便指控“菲利普王”的親信殺了那個告密的印第安人。

    按照當時英國的法律,判定謀殺罪名需要2名人證,法庭作出的判決是絞死三名印第安人,其中包括菲利普王的親信託比亞士。

    他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慘死,就在他即將赴死之際絞繩忽然斷裂,他纔沒有死成,在精神崩潰的情況下他便改口指認了父親的謀殺罪,這樣法庭才湊足了2個人證。

    戰爭之中新英格蘭人和印第安人互相擄掠,當印第安人淪爲移民的奴隸時,移民的子女也淪爲了印第安人的奴隸。

    當時的清教徒們熱衷於執行正義,覺得那些人過得很慘,事實上那些人和印第安人相處得還算不錯,一些被印第安人綁架的兒童甚至不願意再回來了。

    伏爾泰說過,懷疑並不讓人愉快,但深信不疑未免荒唐。

    在取得了對菲利普王的戰爭勝利後新的定居者們依舊悶悶不樂,他們希望生活能恢復正常,然而遙遠的英國政府不能給予他們這方面的幫助。

    這些脫離母國的新英格蘭人依舊保持着很多英格蘭的習慣,比如喝茶和獵巫,彷彿這是一種“正常生活”。

    你以爲正常的“正常”其實很不正常,在古代人的概念裏是沒有“兒童”這個概念的,從小孩子7歲可以正常表達自己的想法後他們就進入了社會生活中,他們要學着生存和成長,而不是保持純潔的靈魂,當時嚴苛的環境會讓小孩子很容易夭折,瘟疫、疾病、饑荒,窮人通過多生提高存活率。

    兒童綁架事件不一定是通過暴力手段,也有可能是哄騙,比如白雪公主吃了繼母的那顆毒蘋果。純潔的靈魂值得人去保護,然而也有惡魔披着純潔的外衣,在人間行使諸多惡事。阿比蓋爾控訴的下一個對象麗貝卡·納斯和外來的牧師一家沒有利害關係,卻和本地人有關係,她和她的丈夫弗朗西斯·納斯都不是最早的移民,他們從波士頓的牧師那裏購買了300英畝農場,結婚五十年生養了八個孩子,還撫養了一個淪爲孤兒的貴格男孩。這個家族興旺團結,夫妻的婚姻堅不可摧,所有的孩子都活了下來,並且對彼此沒有敵意。

    弗朗西斯·納斯本人不僅是一個木工,還擔任過陪審員和治安官,這對夫婦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塞勒姆站穩了腳跟。

    富有的納斯在塞勒姆廣受尊重,他與西布里家族以及社區的大多數人都關係親密,這樣的人家無論如何看起來都不像是莎拉·古德那樣的女乞丐加邊緣人,又或者是提圖芭那樣的“外來者”。

    不過納斯除了這些身份外還有財產評估、勘測邊界和仲裁土地糾紛的工作,同時他還是教區委員會的成員,納斯還扣留着帕里斯的薪水。

    每一位牧師都會有執事,大一點的教區不只是一位,塞勒姆這樣的地方一個就夠了。

    羅森所處的時代正值戰爭期間,所以羅森才選了民兵隊長,而不是有錢人和望族作爲自己執事。美利堅合衆國的第一部憲法要在塞勒姆事件一百年後纔有,那時候美國憲法規定訓練民兵的權力由各州保留。也就是說只要當兵和守衛財富的還是以男性爲主,那麼“獵巫”這項運動男性成爲受害者的概率比女性小得多,戰爭從某個意義上來說能加速團結,懷疑的種子埋在女性之間就可以了。

    她們喜歡那麼做,通過譴責別人來顯得自己的崇高,一個有道德的女人是討人喜歡的,誰會拿抹大拉的瑪利亞當偶像?

    聖經中並沒有提起她是不是娼妓,這麼說的第一個人是教皇大格里高利,他在復活節佈道中說“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娼妓是同一個女人”,然後才產生了誤會。

    要崇拜也要崇拜聖母瑪利亞,她無染原罪,是所有婦女的代表。

    不過新教徒是不崇拜瑪利亞的,清教徒是新教的一個分支,也一樣不崇拜瑪利亞。雖然新教徒和天主教在教義上有所不同,卻總歸都是教會,以前在舊大陸上發生的事很有“借鑑”意義。

    帕特南家的女傭莫西·劉易斯並不是當地人,她出生在卡斯特,那裏距離印第安人和新英格蘭人戰爭的最前線很近,那是個比塞勒姆還要小一點的繁華村落。

    這並不是一件令人垂涎的差事,當喬治·伯納斯到達那個邊陲小鎮的時候當地的委員會甚至無法爲他提供一棟房子作爲住處,而前牧師的房子已經被印第安人摧毀了,不過小鎮卻給予了伯勒斯兩百英畝的肥沃土地,它三面被岩石海岸環繞,可以看到壯麗朦朧的海景,伯勒斯在岬角建了一所房子。

    那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因爲一旦政府軍被打敗,那麼這塊答應過給伯勒斯的兩百英畝土地也不再歸他所有,而這片地區除了有印第安人外還有法國人也在爭奪,伯納斯搬到那裏去的時候它還屬於新英格蘭的管轄,當地人用宗教自由換來了軍事保護。這就意味着一旦軍人們失守,這個小鎮就會被印第安人夷爲平地,被法國人佔領,至於他這個新教牧師是被人割頭皮還是砍頭要看當時佔領者的心情。

    把自己的生死交給別人來判決是一種賭博,伯勒斯的爺爺是英國薩福克郡的教區長,而他的父母移居到了馬里蘭。這個小家庭常常四處奔波,和那些生活所迫的流浪者不同,伯勒斯的父親是自願那麼做的,他是個商船隊的成員,喜歡到處遊歷,走遍了各個海岸。

    喬治·伯勒斯是家裏的獨子,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與帕里斯都是哈佛的學生,他比塞勒姆第一任牧師貝利晚一年畢業,當帕里斯到坎布里奇的時候他剛好要離開。他是個正直並且頑強的人,1676年印第安人再次襲擊卡斯特的時候,他設法率領10個男人,6個女人和16個孩子來到了一個豐饒的小島,其中就包括莫西·劉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