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火之謎(下)
    乾隆三十三年,也就是西曆1768年歐洲也發生了一些事,法國同熱那亞簽訂了協定,收購科西嘉,以及拿破崙·波拿巴出生。

    他的生日有兩個,一個是1768年1月7日,另一個是1769年8月15日,這主要還是方便處理一些“問題”,因爲拿破崙實在太年輕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英國出版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準確得說事蘇格蘭愛丁堡的書商和印刷工人出版的。

    滿清也編撰了《四庫全書》,也是乾隆年間的,當時主要的編撰者是紀昀,字曉嵐,他也是在1768年被流放到西域的。

    按照禮制,父死當守孝三年,紀曉嵐才學不錯,乾隆覺得他去外省當官不如留在自己身邊,然後沒多久就發生了兩淮鹽引案。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乾隆元年鹽商勾結官府侵佔竈戶的鹽池,雙方久訟不決而已,時間拖得越久老百姓所受的侵害就更深重。

    紀曉嵐有一門姻親名叫盧見曾,是康熙六十年的進士,傳說善於治水。不過當時處於“九龍奪嫡”期間,京城用不着他,於是他被外放到了四川洪雅,一個偏僻、窮、混亂、獄訟不息的地方當知縣。

    等好不容易雍正成了皇帝,盧見曾的父親又去了,按照禮制要守孝三年。眼見着守孝期滿,盧見曾的母親去世,又要守孝三年,等到孝期快到了,盧見曾的嫡母又去世了,又要守孝三年。等盧見曾孝期都過滿了沒多久雍正駕崩了,乾隆不需要爲雍正守孝三年,他在乾隆二年就任命盧見曾去處理兩淮鹽引的案子了。

    江南富庶,才子佳人多,其中以“揚州八怪”最爲有名。

    盧見曾號雅雨山人,以前他當知府的時候就與“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字板橋交往甚密,後來他到了揚州,當了兩淮鹽運使,更是門庭若市。他改建了揚州的安定書院,效仿歐陽修、蘇軾和王漁洋大力招攬名士。

    讀書是有錢人才能讀的,盧見曾平日雖與這些“雅士”結交,但是在鹽引的問題上還是做出了“竈屬商亭,糧歸竈納”這個有利於鹽民的判決,並核發了文契,維護了鹽民的利益。於是鹽民們爲了感謝他,給他修了個祠堂作爲紀念。

    然而盧見曾這麼做等於得罪了貪官污吏和不法鹽商,他們派人散播流言蜚語,對其進行誹謗。乾隆不待查明真相,就在乾隆四年將其革職,第二年充軍發配到塞外。

    雖然被冤枉了,卻還沒有如竇娥般六月飄雪的地步,到了乾隆九年冤案昭雪,盧見曾又重新啓用,到了乾隆十八年又被調去當兩淮鹽運使。

    乾隆愛到江南去玩,盧見曾這一次到任距離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已經過了兩年,然而江南並沒有他想像得那麼好。揚州地勢低窪,經常發生水患,盧見曾是去治水,並且沿着秦淮河造景的。

    等到了乾隆二十年,愛新覺羅弘曆第二次下江南的時候紅橋二十四景及金焦樓觀均已經建成,揚州更加嫵媚多姿,而且盧見曾這次迎駕還帶上了“揚州八怪”的朋友們。

    即便乾隆做的詩是“一片一片又一片,飛入蘆花都不見”,他還是喜歡和名流學士一起作詩的。

    “揚州八怪”再怎麼不阿諛權貴,皇帝也不敢得罪的。雖然從順治年間滿清就在搞文字獄,一個“清風不識字”就能砍掉一地的腦袋,乾隆時期的文字獄是華夏文明史的頂峯,捕風捉影、望文生義、牽強附會如脫繮野馬般不可收拾。就算自己不要命,爲一大家子人着想,有些應酬還是必須要去的。

    乾隆剛即位的時候還假惺惺得籠絡人心,下令“請寬妖言禁誣告折”,批准刑部如查無實跡,一律照誣告反坐。

    然而到了乾隆三年,有個鹽商出了一本書,那是一本詩集,詩詞也不是他自己寫的,而是一個叫徐夔的揚州舉人寫的。

    鹽商的目的是討好當時的兩淮鹽運使阿克佔,當初阿克佔在廣東被十三行陷害的時候,只有徐夔幫他說了幾句公道話。

    徐夔一輩子寫了幾百首詩,卻沒有集結成冊,阿克佔也幾次想幫他把遺願完成,但就憑阿克佔的那點俸祿實在無能爲力,然後就有了鹽商爲了討好阿克佔,爲徐夔出詩集的事。

    徐夔很有民族情結,他寫的詩處處體現着憂國憂民,甚至有點“反清復明”的思想,後來這本詩集被乾隆看到了,文字獄就此爆發了。

    都已經到了江南,怎麼能不到秦淮?秦淮河上的畫舫早已等候多時,然而到這種煙柳之地乾隆到底不能明目張膽,他是微服私訪去的。

    文人嫖妓不會那麼粗俗,有很多花樣,其中包括彈琴聽曲、吟詩作對,據說有天晚上,乾隆到一個畫舫上和其他揚州文人雅士一起“風流”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子,她非常擅長彈奏琵琶,就像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

    她的藝名是“夢夢”,是個苦命人,以前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家道中落,不得不巴拉巴拉……

    這是秦淮河的套路,基本上才貌雙全的“瘦馬”都會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何因爲命運多桀淪落到這種境地,老鴇賺的就是這個錢。

    後來乾隆就一邊聽着“夢夢”彈的琵琶,一邊隨着畫舫泛舟秦淮河上,看紅橋二十四景,享受着皇宮裏無法享受的逍遙。

    然而“夢夢”彈到了曲子最精彩的地方,忽然從琵琶裏面掏出了一把匕首,刺向了乾隆,也幸好當時護衛眼疾手快,乾隆毫髮無傷躲過了這一擊。

    “夢夢”見事不可爲,轉身跳出了畫舫的窗戶,落入秦淮河裏,從此不知去向。

    後來調查了才知道,“夢夢”本名徐華蘭,是徐夔的孫女。雖然徐夔本人死了,他的家人還是難逃厄運,當初徐華蘭的娘是懷着她被充入教坊的。

    她刺殺乾隆不只是爲父報仇,可能還因爲她參與了“反清復明”組織,不然僅憑一個“瘦馬”怎麼會逃過那麼多管差和“粘杆處”的追捕。

    滿清入關後,發現了漢地的腐敗,從順治開始就禁除女樂教坊,但一直收效甚微,反而還有人想要恢復唐宋時期那種教坊的規模。

    出事後乾隆沒有問責盧見曾,盧見曾平平安安得混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告老還鄉,過起了隱居生活。

    然而到了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這一次沒有之前那麼快樂,因爲江南發生了嚴重的水災,造成糧食欠收。

    那段時間亞洲的氣候都不大好,1770年孟加拉發生了饑荒,本來就減產的糧食因爲東印度公司的搜刮,餓死的人就更多了。

    治水必然會用到水利,水利工程可是比不小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