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二百二十二章 花之爭(六十四)
    與和珅一起參與鎮壓叛亂的是阿桂,打了敗仗他也在找藉口,於是在上報軍情的奏摺中,阿桂多次提起了當地雨水太多,勢甚滂渤,部隊行進艱難。

    乾隆帝卻收到甘肅年年報旱,爲什麼今年雨水那麼多?

    於是他下令仔細調查甘肅這幾年的天氣,調查結果很快就上來了,甘肅風調雨順,豐收了好幾年,所以本地的富戶也頗有餘糧,剛好可以供捐監者拿出餘糧賣糧上捐,這些糧食流入民間市場,報給皇帝八十多萬石糧食實際一粒沒有,爲了把這些紙面上的糧食“消化”掉,王亶望僞造了開倉放糧的故事,這下賬就基本上平了,只不過多了1萬9千名捐監的生員。

    往年甘肅全年的監生也就8000人左右,而這種情況從乾隆三十九年持續到了乾隆四十六年,7年時間裏甘肅收監27萬,折捐監1227萬餘兩。舉人所在的福建倒是真的發生了旱災,卻無糧可賑,前面幾年因爲這些甘肅考生大量涌入,造成了激烈競爭,他也就沒有進京趕考,後來福建活不下去了他才離開的。

    像他這樣的中產階級都這樣,何況是底層平民。那段時間很多人跑到了臺灣,聽說那邊地產豐富、土地肥沃,隨着流民一起涌入的還有官僚、富豪。

    從順治六年起,規定地方官招收流民,不論原籍在什麼地方,編入保甲,開墾無主荒田,給以印照,永準爲業。

    清庭不允許農民隨意開荒,必須要發一種“墾照”,這樣才允許開荒,而申請執照需要“報墾”,這是需要一系列手續的。由於獲得“墾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民的成功率不高,反而富豪、官僚這樣有一定實力的人容易得到開墾土地的權力,而處於底層的平民只能受僱於同樣跟他們一起“報墾”,卻優先得到“墾照”的地主,稱爲佃農。富豪和官僚則成爲“墾首”或“墾戶”,這樣的土地制度被稱爲“墾佃制”,一般前兩年按照比例分成,待產量穩定後改爲收定額。

    臺灣受廣東和福建的影響,採用了“永佃制”,即佃戶參與過墾荒,所以業主不可以將土地轉租給別人,並且佃戶在不欠業主租金的情況下,對自己耕種的土地享有繼承、專賣、抵押和買賣的權力。也就是說,在無法申請“墾照”的情況下,新移民只能做佃農,而舊佃農有永佃權,他們只能臨時租種土地或受僱傭當手工業者,否則就只能繼續在城市裏當流民。

    這些遊民沒有田產、沒有生計、長期處於顛沛流離中,被稱爲“羅漢腳”,當這些遊民聚集在一起往往會發生械鬥,他們的背後往往有閔粵宗族在背後支持,由此產生了一種名爲“江湖”的邊緣社會羣體,同時給了添弟會吸收人手的機會。

    乾隆五十一年臺灣爆發了林爽文起義,他們主要是殺貪官,畢竟他們的目的是“反清復明”,將清政府的官僚趕走,像國姓爺一樣,自己代替其統治臺灣。

    白蓮教則是官員、富戶一起殺,“喫大戶”是一種以戰養戰的辦法。

    也是在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錢沛聽說了一個傳聞,山東巡撫和布政使狼狽爲奸,打着爲皇帝採辦貢品的名義大肆貪污索賄,並且遇到官員調補喫拿卡要,不送禮就不辦手續,州縣官們只有挪用公款,勒索百姓,導致山東多地縣庫虧空。

    縣官們“納貢”不會老實從自己的俸祿裏省喫儉用,而是會從縣府庫的“火耗”中折下來,縣令們這麼幹巡撫國泰視而不見,李侍堯沒死是因爲他爲皇帝購置貢品,有了這個“免死金牌”,乾隆收到10萬兩的禮物,督撫可收十萬兩,縣令們可收百萬兩。

    有了錢之後就要享受,王亶望硬生生將位於黃河邊上蘭州府內的府邸變成了江南的西湖,而他的下一個目標則是去真正的西湖。

    其他官員跟他差不多,都用錢疏通,打算覓一“美缺”。

    爲了查清山東到底有多少虧空,左都御史劉墉與和珅一起前往山東調查。

    劉墉是左督御史,算是御史錢沛的上級,至於和珅爲什麼也在調查組裏,可能是因爲他才處理了雲南總督的案子,以及他粘杆處侍衛的身份。

    一開始他們走的官方渠道,照例欽差大臣路過,當地官員都會熱烈歡迎,劉墉、和珅到達濟南後果然盛情款待。

    不過這一次和珅一行人拒絕了邀請,直接到了歷城,並且開始查賬,查出來的結果讓人意外,除了穀倉少了3000多石,銀庫的庫銀數量卻與賬冊完全吻合,也就是說庫銀並無虧空。

    爲了謹慎起見,他們到了銀庫,清點後數量依然沒錯。

    接着他們又走訪了幾個縣,都是一樣的情況,反而好像錢沛誣告了他們。

    劉墉想了個辦法,他扮成道士到處打聽。原來白銀分爲官銀和雜色銀,官銀是要入庫的,通常是銀錠或銀塊,純度比市場上流通的碎銀要高很多,而“火耗”就是在碎銀融化成爲銀錠時折耗的。

    歷城庫房裏的銀錠有不少雜色銀,根據這個線索,調查組將歷城庫房裏所有的箱子都打開檢查,總共發現少了四萬兩白銀。

    一個城4萬兩,整個山東有多少呢?

    劉墉錢沛繼續察別的城市,和珅留下審案,這虧空是如何造成的,結果這4萬兩中有2.5萬兩是沒有報銷的軍費,正是用於鎮壓王倫清水教起義的。

    從江南運到瀏河的糧食要在山東轉運一次,這就給了國泰這種滿臣可以操作的機會,他將這些糧食高拋低吸,賺取差價。

    “唸啊。”波拿巴很平靜得說。

    劉墉查清後,山東共有200萬兩虧空,國泰卻回答,這些虧空都是因爲前幾年鎮壓清水教鬧事留下的。這時直隸總督又給乾隆送上來一份舉報材料,國泰和他的弟弟國霖在河北易州買了8000多畝土地和5座莊園,現在都租出去賺錢了,而這些事都是找人幫他乾的。

    鑑於國泰是滿人,憤怒的乾隆對他的最終審判是“加恩自盡”、“立即執行”。

    王廷讚的駐地在河套,那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稱,王亶望上下串通了甘肅全部的官僚,唯獨把王廷贊給忘了。

    一個臣下對君主的忠誠是需要“貢獻”的,到了皇帝生日那天,進貢浪潮更是席捲全國,土特產、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甚至還有西洋貢品。

    王廷贊不選那個時候扎堆,而是寫奏摺捐4萬兩作爲軍餉,甘肅那個連年乾旱的地方,一個布政使怎麼那麼有錢?又聯繫下江南時,王亶望那出手闊綽的殷情,乾隆就起疑了。

    “諳達”告訴小郡王“辦千叟宴是表孝心,誠意夠了,就足夠了,貢品還是免了,國泰進貢之勤快,萬歲爺都覺得煩了,他進貢的那些東西都放在圓明園的庫房裏,幾年不用都爛了。”

    至於舉人那麼熟悉周易,也是因爲質郡王喜歡星命算學,乾隆四十四年他還成了欽天監監管,總不能讓一個16歲的蒙古王公學易學吧。

    曹曦是曹本榮名義上的後人,只要他不碰周易,他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你相信詛咒嗎?”喬治安娜問波拿巴。

    他沒有回答。

    “我相信。”她看着書說“並且他還詛咒了一個職位。”

    “這怎麼可能?”

    “除了他自己以外,誰都不能在那個職位上呆過一年。”喬治安娜說“西弗勒斯是最後一個在那個職位上,卻想教點那些孩子一些東西的人。”

    “爲什麼?”

    “因爲那是他的夢想。”

    他沒有說話。

    “得不到的永遠都比得到的好,國泰的職位可不是靠捐買來的。”

    “你怎麼知道?”

    “一省巡撫怎麼可能是買的呢?”

    波拿巴像是嘲笑她少見多怪,不屑得笑了。

    接着她想起了約克公爵的情婦,她賣的可是英國海軍軍官。

    “真應了那句成語,得隴望蜀,不對,是得隴望浙,江南有那麼好麼?”

    “我去埃及前也覺得那裏很好。”波拿巴說。

    她沒接話。

    “繼續唸吧。”他嘆息着說“你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