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二百四十二章 花之爭(八十四)
    京都的東山有一個名氣不大的寺廟,名叫方廣寺,它的創立者是豐臣秀吉,寺廟裏面有一口大鐘,鐘上有“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的銘文,這成爲德川家康發動大阪之役的藉口,因此這口鐘與東大寺、知恩院的鐘合稱爲日本三大名鍾。

    然而豐臣秀吉最初建造方廣寺的目的並不是爲了鍾,而是爲了存放一尊大佛,這尊佛像是爲了與奈良時代天皇爲鎮護國家而建的奈良大佛對抗。

    日本人稱呼京都爲“洛陽”,實際上卻是仿造長安建造的,並且他們仿造長安不止修建了京都一座城市,還有奈良。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後在大阪修了一座新的、純日式的城堡——大阪天守閣,他的兒子秀賴等人在大阪城裏自殺。

    營造方廣寺的過程很不順利,從1586年一直修到了1595年,裏面的大佛甚至不是青銅製的,而是塗了金箔的木頭,並且在1596年的大地震中倒塌了。爲此豐臣秀吉將信州善光寺的如來請來,但傳說因此遭到報應,身患重病,於是在去世前一天物歸原處。

    傳說豐臣秀吉是因爲三月一天在醍醐寺賞櫻,忽然之間重病不起,五月在伏見城病逝的。

    日本人的美學有三大核心:物哀、幽玄、侘寂。

    至少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時代,“侘茶”便已經存在了,他們經常與商人一起舉行茶會,這是他們二人重商的表現。與之相對,德川家康雖然也鼓勵商人出海,卻並不是真的想要民間貿易能夠自由發展,這個貿易只限於極少數的大名、大商人、幕吏等“御用商人”,當西部長洲、薩摩藩發展壯大,威脅了德川幕府統治時,他就立刻宣佈閉關鎖國。

    尼克看過一隻侘寂風格的茶杯,與其說它是瓷器,不如說那是石器,是遠古時期的人類用簡單的工具製造出來的。而這也是侘茶的美感來源,它本身體現的是一種如同生鏽的刀一樣的歲月感,它就是要體現一種不完美、品質粗糙、簡單樸實的樣子,與華貴、富麗相反,侘的概念就是貧困、簡素,創造出恬靜、閒寂的世界。

    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都收集了大量茶具,看似沉迷於茶湯,實際上並沒有開創出獨特的境界。日本出產銀和銅,尊貴的金屬卻是黃金,豐臣秀吉設立在天守閣裏面的黃金茶室裏,天花板、牆壁、茶具都是由黃金製造的,這纔是豐臣秀吉所處的桃山時代的風格。請人喝侘茶主要爲的是邀請各界商人交流,在他們死後商人依舊引領茶湯文化,發展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但在那個時期,新形式的武家勢力是被商人接納爲同伴的,天王寺屋宗甚至還進入了豐臣秀吉政權內部,豐臣秀吉修建天守閣時期商人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不再像封建時代那樣服徭役,無償爲政府服務了。

    大阪靠近海邊,若是運送木材,從山裏運到港口,然後水路運輸即可,十分方便。但豐臣秀吉卻偏偏要人從遙遠的東北走陸路,以極高的運費送到大阪城。這樣做讓承擔物流的富豪們發了筆大財,同時也讓他們與這條線路上的運輸業者聯繫起來,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物流系統,有一大批人成長爲富豪,並且有效控制這條陸上物流線路就是從豐臣秀吉政權開始的。

    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前,因爲中央政權的管控力不夠,乘坐八幡船出海的日本海盜完全是一種失控的狀態,等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立即下令禁止八幡船和海盜行爲,不只是海盜的存在不利於商業發展,還會有礙他的“宏圖偉業”。

    他的夢想是打下BJ後住在寧波,以寧波爲中心可以去攻打印度,然後實現新的東亞秩序。

    當日本海盜活動減少後,“倭寇”對明朝沿海的威脅也就小了,所以“倭寇”是以日本人作爲戰鬥力的主體,王直等武裝海商起輔助作用。

    對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來說,重要的是一種獨立於天皇、公家以及“唐國”所影響的傳統文化框架之外的新文化,在本能寺之變前一年,織田信長曾經做過一次閱兵,當時他穿着一身金紗,而不是盔甲,除此之外他還穿着蜀錦的小襖,由猩猩緋的毛織物以及唐錦做成的鞋子等,這麼做的目的是爲了模仿“唐天子”,他想以中國皇帝的形象出現在人前,超越日本天皇,成爲東亞世界的中心,彷彿是以遊行的方式將安土城的構想展現在衆人的面前。他不想只做一個幕府將軍,因此在面對天皇任命時選擇了辭職。

    完成了這個目標後,織田信長就要征服“唐國”,豐臣秀吉則認爲“箭雨之國”要征服“長袖之國”易如反掌,從這種簡單的認識出發,產生了推翻天皇,搬到中國寧波,君臨整個東亞的想法。

    豐臣秀吉就頒佈了《關白殿許可狀》,允許傳教士在日本居住,其住宅、教所不用做士兵宿泊的義務,這也是本能寺之變以及豐臣秀吉在醍醐寺賞櫻都發生在寺廟裏的原因,寺廟必須接待士兵留宿。

    但條件是希望耶穌會提供兩艘大帆船,並協助在每艘船上安裝大炮,提供航海儀器和熟練的水手,因爲他要組建一支兩千艘船的大艦隊。

    這不只是會改變日本和東亞,耶穌會不敢擅自作主,以需要等教皇的指示推脫。於是在隔年豐臣秀吉頒佈了《伴天連追放令》,宣佈驅逐傳教士,要求傳教士們二十天內離開日本本土。

    那時候的豐臣秀吉對教會和信徒還算溫和,只是對町人課重稅,並沒有禁止信教,也沒有禁止葡萄牙人通商,屬於西班牙的方濟各教會在京都和大阪傳教也採取了默許的態度。直至1596年,西班牙商船聖菲利普號從馬尼拉駛出後遇到了海難,船飄到了土佐。按照日本的法律,漂浮物到了岸上都是“拔荷”,奉行將沒收所有貨物和扣押船員,然而西班牙船長這時將一份世界地圖放在了奉行的面前,揚言西班牙將征服日本,並誇耀了西班牙的強大,還聲稱他們在日本有內應。聽到了土佐藩的報告後,豐臣秀吉大怒,下令逮捕方濟各傳教士和信徒24人,以內奸的名義處死,從此以後日本開始全面禁教。

    豐臣秀吉死後他的兒子繼續完成他未完的工程,新鑄造的大佛全部用的唐銅,風格則是東大寺,不論是佛還是寺都要比東大寺大一些。然而在大佛快要完成的時候,鑄工不小心引起了火災,大佛和大殿都燒燬了,但秀賴還是不死心,用豐臣秀吉留給他的幾萬兩黃金全部投進去,鑄成了19米高的巨大佛像,後來又鑄造了巨大的鐘,不久就發生了銘文事件。

    大佛後來成了寬永通寶的材料,尼克去看的時候大殿裏空空如也,只有幾個僧人還在守着無信徒、無佛,只有一口大鐘的寺廟。

    不論是水路、海路、還是陸路都被豐臣秀吉的人控制着,尤其是大津和琵琶湖,那裏有糧食、修建大阪城的木材,可以用來修攻城的工具,也是京都的咽喉要道。除非這些人全部反悔了,改爲支持德川家康,否則德川家康要獲得補給必須打下大津。

    豐臣秀吉確實保證了日本前往海外貿易的利益,讓人們在他的管轄之下盡情做生意、積累財富,這也是他夢想的體制的一部分。等德川家康得到了政權,這些在豐臣秀吉時代風光無限的人們的處境又會如何呢?

    大阪城之戰德川家康沒有獲得本土商人的支持,反而從英國人和荷蘭人那裏購買他想要的一切,不論是糧食還是彈藥,這導致他最終對豐臣秀吉的後代趕盡殺絕。

    本能寺之變發生時豐臣秀吉正在攻打高松城,柴田勝家和前田利家在城中與其對峙,修大阪城的時機也是在豐臣秀吉消滅了柴田勝家之後。

    至於爲什麼明智光秀背叛織田信長,人們分析了很多原因,就像有人說織田信長的正室齋藤歸蝶是明智光秀的表妹,她是作爲間諜嫁給織田信長的。

    歸蝶意思是綺麗的蝴蝶,而她的父親則是有名的“美濃蝮蛇”,原來的齋藤道三不過是個賣油商人,依靠高明的權謀術獲得了重用。

    她沒有給織田信長留下子嗣,因此這位傳說中的美人並沒有留下多少經歷,她的後半生依然是個謎團。

    但不論如何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同時開啓了另一個時代。

    這次來“剿滅”海盜的30艘緝私艇護衛着提督所在的“旗艦”,看着規模不小了,再加上和姚船長這種“搭順風車”的民船,無論如何看起來都不像是個可以輕易招惹的對象。

    尼克因爲醉酒,錯過了提督的歡送儀式,廣州的百姓給他製作了萬民傘,這說明他在他們眼裏是個不錯的官。

    “報應”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尼克不會像船上的士兵那樣念“阿彌陀佛”,希望菩薩保佑,但他還是希望他們能平安渡過這片水域。

    他擡頭看着藍天,爲什麼剛纔那個夢裏給他啓示的是和尚,而不是上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