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三十九章 變奏的魔笛(上)
    只要心裏不想着去偷,哪怕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就這麼放在那兒也不會有人去動它的,當人們明白了什麼是罪,才知道什麼事不該去做,這比任何先進的防盜措施都好用。

    反而防盜措施越先進,人們越躍躍欲試,想要挑戰“不可能”。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最終教堂裏的名畫還是失竊了,神父們根據照片複製了一副放在了牆上,並將它的遭遇寫了個牌子立在了一旁。

    這是一種無聲的譴責,當然,偷畫的人也可以充耳不聞,享受賣掉偷來的名畫後得到的大額財富,買畫的人也可以當作什麼都不知道,將之放在自己的私人收藏裏。

    比起證明神是否存在,人類更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過去的倫理崩塌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再管用的問題,人們不再懼怕死後會下地獄,因爲這世界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人們不再懼怕死後接受永恆的懲罰,活着的時候也就肆無忌憚了。

    上流社會有很多人想要擠進去,可是能留下的很少,很多家庭都無法擺脫“富不過三代”的“詛咒”,誰會花心思在這種呆不長久的人身上呢?

    如果有人認同了這個“規則”,那他就“理解”舊貴族不能容忍新貴族、不和他們平起平坐了。

    只要參加的人全部都同意的事,對每個人來說就不是不公正的,努力讓自己的家族延續4代以上,成爲名門望族,美第奇家族就是這麼做的,爲了成爲“真正的”貴族,他們甚至拋棄了爲教皇打理產業的銀行家身份。這項業務被富格爾接手了,而富格爾能左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競選不只是因爲手裏的金幣。

    貝多芬的曾祖父在梅赫倫是開面包鋪的,欠了一大筆債跑到了波恩,從貝多芬的祖父開始他們家就是音樂世家了。

    貝多芬的父親約翰想要將他培養成第二個莫扎特,而約翰不僅是個醉鬼,還時運不濟,1784年時對約翰一家還算友善的選帝侯和內閣相繼去世,在新上任的選帝侯宮廷中,約翰完全失去了依靠,又加上他犯了欺詐罪,是選帝侯一時心軟,纔沒有將他逐出宮廷。

    父親不能幫他什麼,貝多芬前往維也納,見到了31歲的莫扎特,然後他認識了華爾斯坦伯爵,有了藝術事業和經濟上的支持。1790年他認識了海頓,並拜他爲師,到了1792年,22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支持和鼓勵下離開了波恩,開始定居在維也納,從某個意義上來說算是自立門戶了。但無拘無束的生活讓他也惹上了一些壞毛病,導致耳聾,他和父親約翰誰纔是更需要誰的包容和諒解的“浪子”呢?

    明明迪波爾的音樂不能給她帶來愉悅,她還是願意聽,她這是怎麼了?

    是因爲他是名人?她聽不懂會顯得自己很沒水平?

    治療並不總是讓身體舒服的,矯正和手術都會帶來痛苦,可是她需要矯正什麼呢?

    她想不明白,萬幸的是迪波爾要舉行巡迴演出,第一站是法國巴黎,他正好與她同路。

    在路上她可能會弄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