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二百零六章 “小伎倆”(五)
    就像中世紀許多城市一樣,漢堡也有高聳的城牆,然而隨着商業的發展和人們在城牆外擴張,漢堡已經不復昔日堡壘的樣子,看起來如同漂亮的英式花園。

    儘管它依舊保持着黃昏時分關閉城門,但已經失去軍事意義,更像是一種習俗,爲了不打斷市民的娛樂,到了星期日還會遲關45分鐘。

    自從酒館裏有了刺殺拿破崙的刺客皮什格魯可能窩藏在漢堡的傳言後,不止星期日遲關45分鐘沒有了,城中肅殺的氣氛連過聖誕節的氣氛都受到了影響,非必要的事市民們會選擇足不出戶,呆在家裏烤火。

    這間接引起了木柴的價格上漲,又偏偏冰封住了河面。以前腓特烈大帝曾經說過,一國之內的道路交通越是發達,這個國家就越是容易被敵人佔領。

    法國大革命時北方戰線沿着路易十四所修建的驛路推進,好幾場重要的會戰也是圍繞着幾座要塞城市進行的,這已經和古代戰爭模式不一樣了。

    古代戰爭遇到城市會選擇強攻,一定要攻下後再繼續進攻下一個城市,很少有繞道的。因爲一旦繞路,沒有攻陷的城市會前後夾擊,切斷與後方的補給線,也就是糧道一類,稍有不慎就會因爲深入敵後被人合圍。

    法國人是因爲饑荒革命,餓着肚子翻過阿爾卑斯山的,他們幾乎沒有後勤補給,靠的是以戰養戰或就地補給的辦法,杜姆裏埃在比利時花了不少錢。元朝蒙古人使用紙幣,也不盡然全是學習的宋代,元朝的陸地疆界那麼廣闊,如果運送金屬貨幣不僅麻煩,還產生高額成本,紙幣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但這樣就意味着需要搭建一個龐大的銀行系統,這一點在元帝國是通過官府管理的,而歐洲幾乎全是民間自己組織。

    即便是美第奇家族也是用的教皇的資金才讓托斯卡納的金融和銀行業發展起來,銀行家們在封建時代是爲貴族和國王服務的,三十年戰爭時期不盡給中歐帶來嚴重破壞,還要面對政治權力的再分配。

    普魯士陸軍起源於勃蘭登堡侯國三十年戰爭期間的僱傭軍,選帝侯腓特烈創建了一小支常備軍,到了腓特烈大帝時,這支軍隊已經成了精銳參加了西里西亞戰爭。

    拿破崙早就感覺到普魯士陸軍已經落伍了,不論是訓練方法還是裝備比起腓特烈大帝時期並沒有什麼進步。又加上前代國王的施政,導致普魯士國庫空虛,法國要認真對付普魯士的話,就算不像某位詩人所寫的那樣吹一口氣就倒了,但就這次刺殺事件,迪洛克對普魯士大使的態度是安撫,大使的處境就無比難受了。

    拿破崙深知他的到來會產生的效果,所以每次打了勝仗後總愛到新佔領的城市,在人民中間露面,不只是對拿破崙,對所有勝利者來說這都是一種愉悅的旅程。

    幸好這次刺客並不是當地青年,而且拿破崙也安然無恙。

    不過這也不代表就那麼算了,除開那些對所謂刺客的懲罰,他還到了亞琛,並且一路向東,看起來像是要到“自然邊界”上轉一轉。

    夏多布里昂說只要將拿破崙的灰色大衣和三腳帽掛在杆子上,插在海岸邊,整個歐洲都會陷入警戒。

    普魯士國王據說和他通信了,不過說了什麼只有他們知道。

    即便腓特烈·威廉三世是個平庸的人,他也是個被時代推着前進的庸人。那封被容克貴族利用的密信實際上是王弟寫給施泰因的,施泰因本人並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武裝起義。

    在第二次反法同盟中,腓特烈·威廉三世選擇中立的立場讓他在歐洲政壇的威望下降,可是他在北德搞的武裝中立同盟卻在民間有不同的評價。

    雖然漢薩同盟17世紀就結束了,漢薩地區的概念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腦海裏,而這片區域基本上已經通過加盟《巴塞爾和約》及瓜分奧地利的方式納入普魯士保護、統治範圍裏了。

    漢堡、呂貝克,還有本想在法奧談判中擔任協調人,卻被拿破崙稱爲已經落爲三流國家的瑞典。普魯士人依舊依從腓特烈大帝的話,不修路到內陸,也就是說他們還是很看重沿海地區的商業城市,彷彿他們要代替條頓騎士,成爲“新漢薩同盟”的靠山。

    這個傳聞不只是法國人不高興,英國人同樣也不高興,這其實是酒客們的醉話,只有三流間諜纔會聽酒館裏的傳言。不過拿破崙取消了去荷蘭的行程,從安特衛普到荷蘭要多久呢?跨過河就到了,即便爲了不耽擱時間,聖誕節前回國,至於節省那麼點時間麼?

    奧熱羅解散了荷蘭議會被撤職,接任者依舊是處理普魯士問題的,雖然現在被圍起來,失去人身自由的是英國大使,但矛頭好像都是指向普魯士的。

    在施泰因實行改革前,普魯士實行的是莊園農奴制度,農民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不能去工廠裏工作,也就別提發展經濟了。

    容克貴族賺錢的主要方式還是打仗,第一次反法同盟英國支付了1060萬英鎊,合計2.6億法郎給盟友們,說好了普魯士出兵6.2萬人,實際出動的只有4萬人,而且這些人還按兵不動。

    那是當然的,沒人會爲了幾個子兒玩命,英國算的軍餉和普魯士士兵實際拿到的軍餉存在“比較大”差距,何況負責指揮的將軍一定要看到國王的收條才下命令。

    就這樣普魯士還中途脫離了同盟,因爲奧地利人被儒爾當擊敗了,戰後奧地利爲了彌補財政赤字成了英國的特別盟友,倫敦承諾提供460萬英鎊的借款,奧地利需要保持17萬的軍隊。

    但是這個計劃以失敗告終了,尤其是馬倫戈之戰後,按照條約奧地利要支付所有戰爭國債,它本來該是一團廢紙,塔列朗提前得到了內幕消息,賺得盆滿鉢盈。

    至於英格蘭自己擴招軍隊,第一,兵源難找,工場毀了一代人的健康,連海軍都是從美國商船上抓的。第二,按照馬爾薩斯人口論,需要通過飢餓、繁重的勞動、限制結婚以及戰爭的手段來消滅社會“下層”才能讓算數級增長的生產資料滿足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所需,即便不限制“下層”讓他們現在馬上生育,也要等至少17年才能成丁,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有一波嬰兒潮,再過幾年這些孩子都長大了。

    如果從殖民地抽士兵,殖民地誰來守?何況歐洲制海權的發展受人口稀少的制約,以中世紀末巴洛克時代的葡萄牙、熱那亞、威尼斯和荷蘭爲例,他們的貿易線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不過因爲天氣、各種疾病、衛生條件,移民往往難逃厄運。高死亡率讓本土人望而卻步,只有將囚犯流放到那些地方去。

    德國人知道要搞錢找英國人,拿破崙知道打敗了德國人可以獲得戰爭賠款,也就把英國人給德國人的錢放進了自己的口袋,等他下臺的時候法國這麼連年征戰財政也沒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