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三十二章 “歸來記”(二)
    赫敏格蘭傑是個很聰明的女巫,但在她還是新生的時候卻形單影隻,甚至萬聖節宴會時躲在女生盥洗室一個人哭,和桃金娘一樣遇到了怪物,雖然巨怪沒有蛇怪那麼有致命的毒液和眼睛,他們其實還是很危險的。

    除了“萬事通”之外,她還很喜歡糾正別人。年長者總是會忍不住批評年輕人,試圖“糾正”他們,雖然赫敏年紀輕輕的,總之要控制住糾正別人的慾望不是輕易的事。

    誰不想“三十不到探花郎”?誰又不想和道林格雷那樣,既有不老的美貌,又有萬貫家財,可以無憂地過完一生?

    就連年輕時兢兢業業經營生意的寡婦博爾斯基夫人都忍不住向巫師們購買可以讓容貌重新恢復年輕的魔藥——她年輕的時候就挺美的,只是老了而已——爲此她甚至願意將雄厚的財力投入看似無望的比利時工業促進銀行。

    麻瓜們崇拜吸血鬼,將以前黑白恐怖電影中的怪物,賦予了悲情迷人的身份,並幻想他們有“初擁”的方式將這種永生之力分給自己,心甘情願地奉上自己的鮮血和金錢供養他們。直到這種幻覺被拆穿,他們拋棄了吸血鬼們,就像他們不再迷信青春之泉、賢者之石,將“希望”寄託在別的“更加可信地方”。

    首先美國的信託業是1818年從英國引進的,儘管美國的信託業務由個人受託轉變爲法人受託要比英國早50年,但英國最早有關信託的法律《慈善用益法》是1601年頒佈的,當時英格蘭的統治者是都鐸時代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傳說那位愛過女王的馬爾福祖先擁有一些她的私人手稿,她翻譯或者摘抄了西塞羅的文獻。

    當時統治者懂拉丁語是基礎,在皇家圖書館裏還有伊麗莎白女王翻譯的希臘語手稿,可惜西弗勒斯當時在白金漢宮當保安,沒有權限進入溫莎城堡,不過他還是看到了阿爾伯特親王簽署的“歸化文件”。

    在西塞羅之前,自然法並非羅馬法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西塞羅將法律分爲了自然法和實在法。當時隨着羅馬的征服,有許多地中海沿岸國家納入了羅馬版圖,這就導致了有許多不同習俗的人需要遵守羅馬法。

    而羅馬法,或者說是羅馬市民法是僅限於羅馬市民的,西塞羅認爲“市民法不可能同時是萬民法,但萬民法同時是市民法”。當然羅馬人不願意承認適用於外邦人和非羅馬公民的法律與市民法等量齊觀,於是藉助了“衡平”的概念,萬民法和市民法之間獲得了融合的可能。

    《慈善用益法》是衡平院受理的,在劍橋大學圖書館還保留着弗朗西斯·摩爾寫的關於用益法的解釋和案例,該手稿的第七章有這樣一個案子。

    一塊位於倫敦的地產有兩個共同繼承人,一個年紀較輕、體弱多病,一個年紀較大,但身體健壯,然後年紀較大的那個繼承人,就強佔了不動產,並且通過定立多方契約的方式,將地產租賃,地產租金由其中以爲自由繼承地產保有人用以爲7歲至17歲的未成年人提供弓箭。

    ….

    儘管伊麗莎白一世女王賣了自己的珠寶建設英國海軍,但是當時長弓兵纔是英國軍隊的主力。英法百年戰爭雖然結束了,西班牙的艦隊卻乘風破浪而來,雖然他們被海軍阻截了。

    “自由繼承地產保有人”就不是維蘭,雖然這時維蘭制已經差不多瓦解,改爲公薄持有制,圈地運動已經開始了。這位“自由繼承地產保有人”可以理解爲隨着騎士們一起參戰的自由農、低等貴族等等,按照當時的習慣,將資產捐給軍隊也算是慈善。

    此外這個強佔地產的長者與他人簽訂了終身地產租賃,將自由繼承的剩餘地產權轉讓給受讓人,他計劃等年輕的病秧子死了,將地產出售後所獲金錢遺贈,受贈人系他的親屬中最窮的20個。

    不過計劃跟不上變化,強壯的長者先死了,病秧子通過領主,向領主支付了轉讓費,將轉讓地產和自己繼承的那份地產給自己的繼承人,可是他去世時也沒有子嗣,接着這個案子就轉到衡平院判決了。

    “慈善用益”本來該是教會法庭判決,不過15世紀開始信徒們就不向教會法院控訴遺囑案件了,除了教會法院存在的訴訟費用高、程序拖沓等問題,教會的“絕罰”沒有實際執行力,有鑑於此控訴者們才轉向衡平院大法官。

    建築承包商向木材商人訂購木材,約定在工程結束和投保後結款,但是他中途停工了,這也算佔有了木材商人的財產。

    在一定條件下,比如不知情的情況下佔有,承包商也不知道他拿不到工程款,仍不失爲誠信,如果木材商人想要結款,要等完工之後。

    英國法律體系裏有“效果取向”,摩爾在解釋這個案例時沒提誠信的問題,而是根據《慈善用益法》的慈善用益,分爲租金和地產設立。

    邏輯和政策是法官手裏的兩把劍,或者說是不同的裁判路徑,邏輯方法和政策方法都可以用來解釋正當性。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說過,“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比如阿提卡之夜中那個師生之間的案子,古希臘的法官判處了無限延期。

    把土地賣了,分給20個窮人,那麼會不會影響租金,導致未成年人練習用的弓箭變少呢?

    不論是時代的需求還是別的原因,所有這些“規則”作用都要大於邏輯。當教會退出,管轄權出現空白時,都鐸王朝的君主們需要用脆弱的官僚系統彌補控制力不足,世俗法學家要頂上,摩爾解釋這部法律時是在律師協會,人手不足時律師也一樣可以搖身一變成法官。

    其次要確定社會的統治目的,並由此衡量各種解釋帶來的社會效果。

    衡平法不能鼓勵人們捐款,像教皇提出的“虔誠事業”讓人們前仆後繼,以遺贈換取救贖。但就像培根爵士說的,一次犯罪不過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卻是污染了水源。

    ….

    如果實現該目的的負面效果抵消甚至超過該目的之有益性,就要避免該解釋,也就是說要顧及社會效果、需求和後果。

    不論是強壯的長者還是病秧子年輕人,都沒有想着“誠信”,在阿金庫爾之戰時,法國俘虜們遵守了和亨利五世的約定,沒有在英國長弓兵射擊時偷襲。當然他們也可以假意同意和亨利五世的約定,再尋機和友軍裏應外合,反正在戰爭中欺騙是一種策略。

    “誠信原則”是羅馬萬民法生成的,隨着羅馬公民逐漸接受萬民法,這些“誠信”、“善意”等術語也被引入了市民法中。

    charity和philonthropy都代表慈善,但charity源自拉丁語“caritas”,意爲向他人的愛,強調個體的幫助與援助。philonthropy則是古希臘語phinthropos,意思是對全人類的愛和增加福利的努力,多用於科學研究、公共建築、水利設施等,胡佛總統不只是修了一個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