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四章 憧憬
    如果對女人來說,選擇是一種難事,那麼對男人來說,有的時候他們不得不被各種外力逼迫着去面對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有一個統稱,名叫“責任”。

    和女孩子鬼混的時候很開心,如果她懷孕了他就要負責;在一片土地上享受和平安逸的生活很開心,當這片土地遭到威脅的時候他就要負責守護這片領土。

    男人隨着年齡增長,往往會變得越來越沉默,需要休養時沉默,需要療傷時沉默,需要專心思考時沉默,又偏偏女人喜歡用聽覺戀愛,因此女人非常容易誤解男人的沉默。

    語言不只是會用來說情話,也有可能是用甜言蜜語掩飾的謊言,拉文克勞的幽靈海蓮娜也被伏地魔給騙了。她母親的冕冠被黑魔法玷污,簡直就像是智慧本身被侮辱了。

    所以,波莫娜對洛哈特那種有漂亮外表、誇誇其談的男人沒什麼興趣。

    她的年齡比西弗勒斯大,因此格外難以接受一個年紀比她小的人心智比她更成熟的事實。

    就一般人而言,年紀越大越成熟,但有那麼一些人,即便年齡不大,只要閱歷夠多,也會比年紀大閱歷少的成熟。

    女人教男孩成爲男人和男人教男孩成男人的方式差很多,可怕的老師纔不會和阿不思一樣“循循善誘”,可憐的納威,他又惹着老蝙蝠了。

    魔法即強權,這是新校長先生的風格,他纔不會搞什麼民主和平等,哈利可以叫西里斯名字,德拉科敢這麼叫他的教父試試。

    強勢的人給人的感覺通常是很不好惹,每次西弗勒斯在學校裏出沒,學生們遠遠看到他,就跟摩西分紅海一樣自動閃開一條路,也就哈利波特敢跟他對着幹。

    孔子的教學方式是言傳身教,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行和其他同學的言行記錄下來組成了論語。

    蘇格拉底用提問來進行教學,他並不把結論直接教給別人,而是指出問題所在,並一步步引導人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

    他認爲,在學生的腦子裏“正確”的答案已經存在,只需要問正確的問題就能將它們給啓發出來。

    例如一位青年,一心想當政治家,爲幫助這位青年認清正義與非正義問題,蘇格拉底運用啓發式方法和這位青年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蘇問:虛僞應歸於哪一類?

    青年答:應歸入非正義類。

    蘇問:偷盜、欺騙、奴役等應歸入哪一類?

    青年答:非正義類。

    蘇問:如果一個將軍懲罰哪些極大地損害了其國家利益的敵人,並對他們加以奴役這能說是非正義嗎?

    青年答:不能。

    蘇問:如果他偷走了敵人的財物或在作戰中欺騙了敵人,這種行爲該怎麼看呢?

    青年答:這當然正確,但我指的是欺騙朋友。

    蘇問:那好吧,我們就專門討論朋友間的問題。假如一位將軍所統帥的軍隊已經喪失了士氣,精神面臨崩潰,他欺騙自己士兵說援軍馬上就到,從而鼓舞起鬥志取得勝利,這種行爲該如何理解?

    青年答:應算是正義的

    蘇問:如果一個孩子有病不肯吃藥,父親騙他說藥不苦、很好喫,哄他喫下去了,結果治好了病,這種行爲該屬於哪一類呢?

    青年答:應屬於正義類。

    蘇問:如果一個人發了瘋,他的朋友怕他自殺,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這種偷盜行爲是正義的嗎?

    青年答:是,他們也應屬於這一類。

    蘇問:你不是認爲朋友之間不能欺騙嗎?

    青年答:請允許我收回我剛纔說過的話。

    從這一段對話可以看出,蘇格拉底啓發式教學的特點是:抓住學生思維過程中的矛盾,啓發誘導,層層分析,步步深入。

    在無間道里,韓琛用殺人放火的錢修橋鋪路,這是正義還是非正義的?如果是非正義的,那麼不將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那個人和梅洛普一樣死於貧困,讓一個孩子在缺失愛的環境里長大,成爲伏地魔那樣的人,這又是正義的行爲嗎?

    再例如:蘇格拉底與一個士兵討論“什麼是勇敢”時這樣提問:

    蘇:什麼是勇敢?

    兵:勇敢就是在情況變得艱難時能堅守陣地。

    蘇:但是,假如戰略要求撤退呢?

    兵:假如這樣的話,就不要使事情變得愚蠢。

    蘇:那麼,你同意勇敢既不是堅守陣地也不是撤退

    兵:我猜是這樣,但是,我不知道。

    蘇:我也不知道。或許它正好可以開動你的腦筋。對此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兵:是的,可以開動我的腦筋,這就是我要說的。

    蘇: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嘗試地說,勇敢是在艱難困苦的時候的鎮定和正確的判斷。

    有很多人將魯莽和勇敢混爲一談,一如有很多人將消費主義帶來的狂歡和真切的美德混爲一談。

    人人都追求幸福,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幸福。另一方面人們也願意自己是一個品德良好的人,很少有人願意別人說自己是個缺德的人。

    哦,親愛的,你家裏什麼都有,有華麗的傢俱、豪華的燈飾以及漂亮的窗簾,唯獨你們家缺德,這種話是沒人愛聽的。

    但是像韋斯萊家一樣家裏陳設簡陋,品德高尚、一家人其樂融融也是不行的,羅恩開着那輛安格利亞車惹了禍,他的爸爸甚至連50個金加隆都拿不出來。亞瑟被納吉尼襲擊,如果不是因爲德拉科的爸爸捐了一大筆錢給聖芒戈,亞瑟一樣因爲缺乏藥物治療而死。

    買一樣東西,你能獲得幸福感,哈利在破釜酒吧住的時候,曾經很想要火弩箭,可是他剋制了自己的慾望,直到西里斯將它作爲禮物送給自己的教子。

    在送這份禮物的過程中,西里斯獲得了幸福感,作爲久別重逢的見面禮,貴重一點沒什麼問題。

    那些成功人士,那些過得不錯的人,他們身上往往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品質。而那些懶惰的人,放任自己的人,做事不講規矩的人,往往也沒有過上什麼好生活。

    那些被“美國夢”騙了的麻瓜,放任自己想要住好房子、過舒適生活的慾望,沒有確切的理財計劃,想要什麼就買什麼,買不起就分期付款,這是美國人的習慣,他們習慣了浪費。

    美國人平均每天會浪費掉餐桌上四分之一的食物,且食物浪費已引發環境問題,這是和中國文化裏的節儉完全不同的。

    同樣,中國人愛國可以愛到不顧生死,連自己的愛情和家人都能捨棄,美國則是保護那些“燒燬星條旗的人”,個人的言論自由高於國家榮譽感,這是兩個徹徹底底不同價值觀的國家,連巫師都是不一樣的,中國巫師是融入普通人之中給予幫助,而西方巫師則是與麻瓜各過各的,強行將自己千百年來融入骨血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給扭轉過來肯定會覺得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