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十三章 黃金之丘
    法國的革命者是詩意的,他們給十二個月取了新的名字,葡月、霧月、霜月、雪月、雨月、風月、芽月、花月、牧月、獲月、熱月、果月,然而詩意不能填飽肚子,共和國三年芽月,巴黎羣衆舉行集會喊出了“要麪包”的市民起義。

    



    資本主義是唯利是圖,什麼緊缺就什麼漲價,即便是糧食這種生活必須品照漲不誤。

    



    熱月黨人在剛上臺的時候還穩定了一段時間物價,1794年12月23日,也就是平安夜前一天,熱月黨政府宣佈廢止“最高限價法”,取消了對投機者的限制,這些政策使人民羣衆的處境急劇惡化。

    



    神已經死了,教會被趕走了,以前在災難降臨時教會會負責社會救濟,教士們被趕走後社會救濟就基本上沒有了。

    



    芽月12日的羣衆示威衝進了國民公會,但是他們只是在會上高呼麪包,要社會救濟等口號,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最終他們被熱月黨人調集的軍隊鎮壓下去。

    



    亂世時候誰的命都朝不保夕,法國是歐洲主要的糧食產地,如果法國都開始鬧饑荒,英國就更不可能從他們那裏進口了,再加上當時英美正在打第一次獨立戰爭,印度的小麥是保障英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來源。

    



    英國人喫小麥、麪包的習慣源自於羅馬,尤其是英格蘭,但是英國多雨的氣候不適合種植小麥,同樣也不適合種水稻,島上的積溫不夠,水稻需要溫暖的氣候。

    



    巴黎盆地氣候溫暖,熱量條件較好,土地肥沃,可以種植小麥。

    



    然而城鎮化後,城市佔用了耕地,再加上糧食減產,法國饑荒在天氣和人禍的雙重作用下發生了。

    



    法國葡萄酒聞名世界,葡萄產區主要分佈在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北方和東部是小麥的產區,路易十六從巴黎出逃是朝着東北跑的,他和教會的關係在復活節慶典上一目瞭然。

    



    食物短缺,物價飛漲,革命黨並沒有讓平民感覺自己過上了好日子,總會有人思念國王統治時期的好處的。

    



    拿破崙.波拿巴1794年入侵意大利,在翻越阿爾卑斯山時對士兵的演講中將這次行動和漢尼拔做比較。

    



    拿破崙毫無疑問是個軍事天才,但是在內政方面他依舊把教會放在一邊。

    



    文藝復興的好處就是人們獲得接受教育的資格,不像過去一樣知識壟斷在教會學校手中。

    



    教士將其他學者都歸爲異端,那麼國王和貴族就只能依靠他們了。

    



    東羅馬的牧首一直處於王權之下,而非西羅馬神職人員這般平等、甚至凌駕於王權之上。

    



    教宗號召發動十字軍東征,國王們必須聽從號令,就連英國人也要跨過英吉利海峽,穿過歐洲大陸,到一個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世界打仗。

    



    神權凌駕於世俗,教會在法國北方的權力根深蒂固,那邊並不適合巫師生活。

    



    從巴黎出發後,歐洲專列中途停靠的站點就多了起來,這些小站都是巫師的村莊。

    



    一開始波莫娜還動過去看望芙蓉的祖母的念頭,但現在她不那麼想了,她需要搞明白爲什麼這麼着急出走的原因。

    



    路易十六成功逃出了巴黎,但他並沒有跑到北方,中途就被人“請”了回去,然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巴黎了。

    



    她可不想這次旅行是他們最後的旅程,中途被傲羅抓回去,然後關進阿茲卡班。

    



    狼人的可憐之處就在於沒有任何救濟機構可以幫助他們,他們被整個巫師及麻瓜社會排擠,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狼人康復計劃。

    



    這個計劃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存在了,但是歷任魔法部長都對推行設個計劃興趣不大,赫準斯托斯戈爾更願意把費用花在翻新並加固阿茲卡班。

    



    走投無路又無計可施的人就會和那些狼人以及衝進國民公會的人一樣,除了製造騷亂以外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沒有有良心的人爲他們指着一條明路,他們就還會跟困獸一樣繼續掙扎。

    



    金斯萊沙克爾頂着壓力,不讓攝魂怪繼續擔當阿茲卡班的守衛了,這些攝魂怪就到處遊蕩,不是每個人都會呼神護衛的,他要面對國內和國際輿論的質疑,指望他再逆着民意實行狼人康復計劃幾乎是不可能了。

    



    芬里爾製造了那麼多狼人,這些狼人小孩以前也是巫師的孩子,他們是紛爭的製造者,也是戰爭的犧牲品,這和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伏地魔的縱容有直接關聯,純血至少還有馬爾福在接濟,那些狼人除了搶劫外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果,狼人真的能像洛哈特書裏寫的一樣,可以用變形術變成人就好了。

    



    火車離開巴黎後沒多久,天開始下雨了,離開居爾吉之後火車將駛入勃肯第大區,火車停靠的第一站就是博訥附近,名爲科特德爾的巫師村莊。

    



    法國住了咖啡和法國菜,還有葡萄酒也很出名,莎士比亞會在李爾王中曾經寫到“羅馬帝國征服世界,博訥征服羅馬帝國”。相傳羅馬軍隊帶着葡萄的種子到達位於高盧的博訥時,發現這裏充沛的陽光與豐厚肥沃的礫石土地特別適合葡萄的種植,於是他們便和當地農民一樣邊種植葡萄邊釀酒。

    



    誰知三年後,當軍隊要開拔時,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來,他們寧可留下來當酒農業不願意再去南征北戰,拓展帝國的疆土了。爲此查理曼大帝后來還不得不頒佈法令,禁止軍隊經過博訥。甚至在臨終前,他還說過這樣的話:“羅馬帝國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毀於一旦。”

    



    法國政府軍在正面戰場上坑了英國人一把,很快就投降了,但是法國的人民在被德國人佔領後卻一直沒有放棄抵抗。

    



    法國人的風格就是這樣,如果有那麼一個人,他要奴役自由法國,那他就要時刻盯着他們,睡覺的時候都要睜着一隻眼睛,並甘願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麻煩之中。